2015年2月28日,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东营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的称号,跨入文明之城的行列。
我们等“文明城市”这个称号很久了。不要讶异,东营早就为此持续努力着。河海交汇,大河息壤,黄河三角洲的这片盐碱地,曾经是山东的“北大荒”,是贫穷和贫瘠的代名词。白云苍狗,32年倏尔。在东营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因石油而建的东营完成华丽蜕变。勤劳智慧的东营人围绕着实施黄蓝两大国家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开拓经济发展新篇章。这座城市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兼收并蓄的胸怀,用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生态宜居去触摸现代文明。历史的辉煌与现实的繁荣,在这里交替并存。
今日之东营,正在实现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整合和重构。
我们回头探寻“文明”二字缘何在东营开花结果,发现培育文明的土壤早已存在:
盐碱滩上矗立起一座生态新城,幢幢居民楼拔地而起,商超写字楼林立,滩涂地上转眼间就是街市兴隆,人来客往;城市每时每刻都在讲述着有关感动与奉献的故事,让你相信这座城市温情脉脉,愿意为了弱者俯下身来;东营每一步迈向文明的脚步都踏实而有力,你仿佛能听到东营跨步的心跳声,真正充满了无限可能。
“全国文明城市”这一荣誉称号,属于敢想敢干、实干朴实的东营人,必将鼓舞东营人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城市建设中来,打响经济的攻坚战,生态的环保战,社会的发展仗,让东营以更挺拔的姿态昂立在世人面前。
我们将镜头对准这座文明新城的建设者、守护者,用我们的视角,从细微处入手,记录这座城市的文明变迁,告诉世人,东营的发展是怎样发于无声,却完成于必然。 (孙娟)
一个摄影师眼中的城市变迁
最无法改变是时光。
有些人甚至来不及挥手作别,就湮没在时代的洪流中。人尚且如此,每分钟都在发生变化的城市,记忆谁来守护?
1985年,王维清按下了在东营的第一声快门,记录下了当时东营的最高建筑物——油田通讯公司办公楼。胜利广场、西四路、市政府、清风湖,三十年的时间,他用镜头记录下这座城市的肖像。透过他的影像,我们看到三十年来这座年轻城市的改变,承载生活在其中的我们的集体记忆,构成这座城市的变迁史。
府前大街与东三路路口的十八年变迁,分别摄于1992年、2010年。
定格
城市记忆的影集
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市委、市政府还在基地的三所办公。整个基地只有两条像样的马路,就是现在的济南路和泰山路(现西四路)。不少当地人曾戏谑东营“三多三少”:电线杆子多树少,汽车多行人少,马路多街道少。确实是一片荒芜的盐碱地。
这是1984年,王维清来到东营时见到的场景。让小伙子没想到的是,第二年他被分配到牛庄工作,用相机开始了一段长达三十年的记录之旅。
1980年,就读军校的王维清跟舍友凑了66元钱买了一台海鸥胶片机。买回相机后,王维清开始钻研摄影。没有暗房,王维清就钻到床底下,用被子遮住光;没有定影、显影设备,王维清就用手电筒、脸盆充当。看着影像在胶片上成形的那刻,王维清说那种心情难以用语言描述。
东营给初识摄影的青年人提供了一方广阔的摄影天地。1985年,他依次记录下有拖拉机奔驰的宽阔的西四路,当时的东营第一高楼,遍布荆条和滩涂的东城;1989年东赵村的土房变成了瓦房……每张影像都是成立之初的这座新兴城市最原始且稚嫩的画面。王维清为了拍到好照片经常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甚至有时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单纯的拍摄、定格无法让王维清满足。一次工作调动,王维清看着改变后的办公室猛然一惊:曾有的记忆如何保留呢?王维清有了妙招。
变迁
城市照片的时空之旅
“曾经的第一高楼,如今已被淹没在西城的高楼里了;东三路的转盘,矗立了三十来年,如今已被拆除了……”2月28日,王维清指着自己的摄影作品挨着介绍。
保留城市记忆,王维清的妙招是什么?因其侦查排长的工作性质使然,王维清善于从变化中寻找规律。为记录同一景点摄影的历史感,王维清尝试“时空拍照”:他在同一地点记录不同时间下的影像,用对比产生时间的纵深感与历史的延续感。
1992年,王维清背着相机来到东城。那时教育局的办公楼刚封顶。王维清爬上教育局。那时所能看到的就是财政局一座办公大楼,大楼往北全是稻田,东边是土路和建筑队的小平房,没有马路,没有绿化。他在这留下了第一张照片。2002年他再次来到教育局爬上楼顶拍照,那时财政局大楼后面已是高楼林立,绿树成荫。仅仅10年,这一方水土已彻底改变。
那些曾伴随感受和气味清晰存在的私人记忆,属于城市的独特印象,曾被记载在许多人眼里。当这些记忆汇聚到一处时,就是城市独特的文化底蕴,诉说着一座城市的过去与曾经,成为城市的记忆。
那些曾影响我们每个人的城市的记忆,应该被保留。我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当有一天对城市的巨变进行总结,当我们回顾一代人的努力时,能在时空的长河中清晰看到,改变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它曾经历过怎样的过程和演变,是怎样发于无声,却完成于巨变。
而记录这一切的王维清说,最大的改变不是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是理念。
改变
从“移民”到“居民”
一组客厅的特写,200多张,王维清用全画幅将客厅的装修、摆设每个细节呈现。一位外国记者提问,“您拍摄的是总统家,还是领导家?”王维清笑着摇头,“是百姓家。”
这是自2007年开始,王维清走进500多个家庭拍摄而来的系列作品《客厅》。作品获得业内高度评价,并走上了平遥国际摄影节,被清华大学专题刊载,获第二届徐肖冰杯影像探索佳作奖。王维清把镜头聚焦客厅这一较私密又开放的场所,用客厅的多年变化来展示东营人生活理念的变化。这恰是王维清认为自己的作品所折射的城市最大改变,可能不是城市面貌,而是理念——“曾经的移民变居民,曾经的村民成市民。”
东营是一座移民城市。王维清曾感受到最初来东营时,生活在其中的“移民者”的思想。“打一枪换一炮,很少有人会关注生活、教育,是那种大篷车的生活方式。”而如今王维清记录下的,是异乡人精心挑选客厅茶几、护送子女上校车的画面。曾经的异乡人已与城市休戚相关,东营正用自己的魅力让每个“移民者”成为“东营人”。
这是王维清用自己的镜头语言、全新的视角去解读的城市变迁。王维清难以用语言去形容东营32年来的巨变,只能用图片展示如今作为一座宜居城市的东营,让您看到它在经济腾飞、生态绿化、人文建设的方面的巨变:镜头下的城市全景美轮美奂,宛若欧洲城堡;清风湖碧波荡漾,绿水将居民楼围绕;雪莲大剧院流光溢彩,在夜色中熠熠发光……
王维清对自己的作品不解释、不评判,现任东营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的他,其拍摄手法越来越老练,视角越来越独特。目前,王维清手头正策划的题材是全景拍摄《湿地之城》,他想挖掘出这座生态之城的无与伦比的美,将东营之美带给全世界。 (记者 孙娟)
东营村:一个特殊村庄的文明进程
在东营市,和她差不多的村庄有一千七百多个,却都没有她的名字响亮。
在东营市,比她有历史的村子数量不少,却都没有她渊源深厚。
她看似平常,却很特殊。说她特殊,不是因为她的名字与所在城市的名字相同,而是因为这个村庄的名字在先,所在城市的名字在后——东营市,这个因油而生的年轻城市,是因这个村庄而命名。她的名字,就是东营村。
一段并不久远的历史征尘
在历史的浩浩长河中,千年时光不过恍如一梦。
2015年,初春,驻足东营村。凝眸,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整洁村居;侧耳,依稀可辨1300多年前那猎猎旌旗下的唐军声威。
历史与现实,就这样穿越千年,在新时代的拐点又一次重叠又延续,书写传奇。
1300多年前,唐太宗李世民亲自率兵东征高丽,大队人马沿当年秦始皇到渤海之路浩荡东行,行至此处,只见北面烟波浩渺,便令大部队驻扎,派一队人马去探东进之路。这队千人兵马行至东营村荒滩时,海上大潮正起,只好就地安营扎寨,待机行事。
不久,接到留守驻扎的命令,分东西两个营驻守,种粮种菜,熬盐牧马,数年也没接到李世民的调令,军士们便相继成家立业,衍繁至今,便有了今天的东营村、西营村。
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千年岁月悠悠而过,如今的东营村,没有了征尘中的兵威赫赫,没有了戍兵农垦的简单粗陋,有的,是一排排整齐的别墅区,一条条宽敞的柏油路,一家家富裕的村居生活,一张张满足的朴实笑脸……唐太宗治下的东营、西营,虽然已有了村落的雏形,但真正的东营村,却是在明洪武二年(1369年)正式建立的,之后,这个村庄和她的子民像鲁北平原上千万个村庄一样,在日出日落里繁衍生息。直到1960年,地下黑金的喷涌打破了她原有的平静。
一个静谧又跃动的村居样板
1961年4月,华北石油勘探处在东营村附近打成第一口勘探井——华八井,获日产8.1吨工业油流。从此,拉开了华北石油会战的序幕。随着石油勘探开发会战的深入发展,东营村一带逐步形成由会战指挥部和一些二级单位机关及后勤单位组成的矿区城镇,人们称之为“基地”。
为了适应胜利油田发展和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的需要,1982年8月,山东省政府向国务院请示成立省辖地级市——东营市,1983年8月30日,国务院以〔83〕国函字175号文件批复了山东省政府请示。
1983年10月15日,东营市成立庆祝大会,东营市委、市政府正式挂牌办公。东营村,依然是东营市辖区一个有着一丝不同寻常的村落。1998年,东营村改为东营社区,并成立了东营社区居委会,这是随着东营市成立和发展形成的村转社区。如今,位于文汇街道办事处北部的东营社区南依广利河,北接潍坊路,常住人口3600人,现有住户1350户。
现如今,走在东营村,想寻一寻老一辈嘴里说的“走的是宽宽道,听的是鸭兰子叫,吃的是草种子,喝的是驴马尿”场景,已经成了难事儿,因为随着时代的进步,东营村村志中“秫秸顶子蓑积墙”、“秫秸顶子弯弯梁”的村居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早就是宽敞的砖瓦房、高耸的楼房和成排的别墅区了。
虽然还自称村民,但东营社区的居民早已不种庄稼很多年,外出打工、自主经商已成为他们日常的主旋律。现在,村里的900多户居民都搬进了别墅区和分别于2008年、2011年建成的汇鑫小区、营馨小区,舞蹈队、太极拳队等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着村民们的精神生活,连每天的垃圾也有专门的物业公司负责清运回收,村民们的生活,与城里人早就没啥两样。
已有近千年历史的东营村从历史中走来,在新世纪抖落一身征尘,在历史与现实的开合衔接里,跃步前行。
一首沐浴文明的嬗变诗篇
在村里当了32年支部书记的王树林说,他家的红瓦房是在1983年建成的,那时候,自己家就是村委会的办公室。
1987年,村集体经济有了一些收益,村里在“华八井”边上盖起了第一幢办公楼。现在的社区办公楼已经几次搬迁,坐落在西二路边上。
1987年,王树林家里装上了电话,村里的王金文第一个用上了大哥大,“那么厚的一块‘半头砖’,很气派!”王树林说,王金文是村里的能人,村里的第一部电视机和电冰箱、冰柜都是他自己制作的。1992年,他制作了一辆小轿车,挂名“东营”,通过了鉴定,成了轰动一时的名人。
时隔三十年后,村里不少年轻人重又拿着“半头砖”大小的手机划来划去,只不过,比原先的“大哥大”薄了许多,功能多了许多,“现在的年轻人时兴玩‘触摸屏’,一不小心,咱却成了‘老古董’。”王金文看着村里新一代青年人的成长,心里欢喜,嘴上示着弱。
1997年,王树三第一批搬进了东营新规划区里的别墅,过上了那时候城里人也不一定能过上的生活。王树三是现在社区支部书记,也是一个起步很早的致富能手。
都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富了更要富教育。东营村最好的建筑,依然是村里的学校。这是2001年投资240余万元盖起的2169平方米的高标准的教学楼,附近几个村居的孩子都来这里上学。
现在,村里的孤寡老人都在老年公寓实行集中供养,吃喝住全包,还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为他们服务。这个老年公寓是2004年由文汇街道和东营社区共同建设的,就在新一号路南侧,是紧挨着别墅区的一幢新楼,现在,老年公寓已成为惠及中心城区老年人的养老之所。
经济富足、教学相长、尊老敬老,这或许就是一个村居文明的起点,更是腾飞的根基。
即便是微时代的刷屏快手,也未必能刷得出东营村如此的动感巨变。东营村就是一个升级版的“触摸屏”,轻触点开——文明新风,斑斓尽现…… (记者 李静)
一个幸福家庭的生活记录
从城市到乡村,这座城的30年,变化无处不在。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楼房越来越高,车辆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开阔,更体现在东营每个家庭的生活琐碎之处。
今天,我们把目光投向一个普通而幸福的家庭——李弘兵和周淑清夫妇一家,透过他们的讲述,感受东营市民三十年来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
全家福
1978年春节,李弘兵一家四口在照相馆拍下全家福。
2013年春节,李弘兵一家十几口人在家中聚餐。生活条件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出行
1986年,李弘兵一家出行要靠自行车。
在更换过四辆摩托车之后,2013年,李弘兵购买了新能源汽车,五口之家拥有了3辆汽车。
文娱生活
李弘兵年轻时闲暇的娱乐方式是唱歌。
退休后李弘兵爱上了旅行、摄影、钓鱼。他和老伴在出门旅行的同时总不忘宣传东营。
家庭档案
1986年,李弘兵携妻子、一儿一女从东北举家迁至东营。他曾在市公路建设指挥办公室工作,2003年退休,东营至青州、五干桥、大王、东营港的公路都有他和同事参与建设的身影。从一穷二白到小康家庭,72岁的李弘兵见证了这座城市从建市伊始到成为“全国文明城市”的发展过程。
◆从“修路服”到“名牌装”
李弘兵在市公路局工作,一年四季穿“修路服”,是上个世纪的他最常见的装束。在他和妻子口中,“这已经算好衣服”,因为当年上学时他们甚至背不起书包,每件衣服都有补丁。
如今,孩子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给老两口买名牌衣服,大衣柜已经装不下了。
◆从“天天盼过年”到“天天过年”
当年肉是稀罕物,天天盼过年。如今想吃什么打开冰箱都有,天天像过年。
◆从“出租屋”到“大房子”
1986年,李弘兵一家四口租住在五干桥附近一处4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里,仅有一个客厅和半间厨房。一年后拥有了第一台泰山牌彩电。
如今,儿女都已经各自成家,老两口住在安居工程150平方米的大房子里,家电一应俱全。李弘兵爱好摄影,光相机就有3台。
◆从“凤凰牌自行车”到“3辆汽车”
一台六成新凤凰牌自行车,从东北老家寄到东营,陪伴李弘兵一家多年。
此后,凤凰牌自行车被淘汰,李弘兵先后换过嘉陵小摩托、慧芳木兰、钱江踏板、豪爵银豹4辆摩托车,一代更比一代新。
2013年5月,年逾古稀的老两口买了新能源电动汽车,和儿子一家五口拥有三辆汽车,“东营每4人有一辆车,是全国的2.5倍,我们则超过了东营平均水平。”
退休后的两位老人培养了很多爱好:旅游、摄影、钓鱼、骑行,经常背上相机周游各地。他们先后到过香港、广西、云南甚至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每到一处就盛情宣传东营。
李弘兵拍摄的“黄河口湿地”在摄影网站位列首页,拍摄的东营环卫工笑脸登上美国纽约学院中国区优秀学员作品集,这都是东营的名片。
坐在窗明几净的家中,他们说:“东营是全国文明城市,我们一定要做东营的文明市民,用余生走遍中国,把东营介绍给更多的人。” (记者 李晓琳)
一条道路的文明规范
道路,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前行的足迹。从高处俯瞰一座城市,一条条或长或短的道路,犹如一根根线路,连接成为一张活力无限的城市交通网。
在东营这座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城市里,这张“网”中有贯穿东西城的大动脉,如黄河路、北一路;有宽阔笔直的迎宾大道,如胜利大街、府前大街;还有点缀在中心城的景观大道和生活干道,如西四路、商河路等。而这其中浓墨重彩描绘的必将是一条承载着油地共建成就、展现着城市历史变迁、代表着全市人民精神文明风貌的主干道——济南路。
济南路今昔对比
历史 50年的成长之路
“那时济南路只有短短的一段,宽不到十米。”回忆最初的济南路,参加过石油会战的居民王女士告诉记者,“全长大约有一千多米。”正如王女士所言,初建于1965年的济南路西起玉山路,东到西四路,全长仅1380米,宽9米。在这之后,济南路经过了多次改建,道路逐渐变宽、变长,道路两侧的绿化也在不断提升。“1995年,济南路改造天山路至云门山路段,全长1300米,路宽38米,有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并设置了两侧隔离绿化带,改造了排污管道和路灯等。”记者从资料中获悉,在这之后的第二年,济南路又向东延伸1500米到太行山路。
随着济南路的拓宽及人流、车流的增加,其作为商业街的功能日益凸显,道路两侧的商家愈聚愈多,渐渐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商业产业集群,吸引了大型商场、酒店、银行、通讯公司等汇集,随之而来的其他小型商户也纷纷在此扎根。最终,经过油地建设者50年的智慧和奉献,这条东至太行山路,西至西五路的主干道成为了贯穿西城的最繁华商业街区。
提升 细节打造“人性化”
“成型”并不是一条道路提升的终结。随着济南路功能的完善,其交通压力自然也跟着加大,如何让其更好地为居民出行服务,成为了建设者在“西城改造”中所考虑的。自2011年开始,我市开始大力实施西城改造工程,近两年来尤为重视对道路的提升和改造,通过细节提升了人性化。对济南路来说,最受市民关注的莫过于两座天桥的出现,“天桥犹如一道空中走廊,成为了西城尤其是夜晚中的一道风景,更重要的是它让市民避开了拥挤的车流,养成了好的安全出行习惯。”西城居民李先生感慨。
除了新增的天桥和绿化,改造提升后的济南路路面环境也大大提升,济南路两侧增加了景观庭院灯、停车位、座椅、坐凳、垃圾桶、街头小品雕塑等便民服务设施,细节设置更加人性化。对商铺而言,统一的立面改造更是大大提升了商家的形象,成为了东营商业街道对外的一张闪亮名片。
保畅 “良方”提高道路通行力
这几日,对在济南路某商场上班的小张来说,有一个他“不想传播又忍不住传播”的好消息:“工益集团片区停车场地面施工、门禁设备安装已经完工,现已投入使用,且于3月7日(正月十七)前免费对外开放。”这项西城改造的举措缓解了济南路停车位不足的问题,也避免了因难停车可能造成的拥堵问题。
对于主干道来说,治堵保畅是长久的话题。而对济南路来说,近几年的多个“良方”大大提高了道路的通行力,使其在道路功能不断完善的同时,交通秩序较为良好。这其中,“良方”之一便是隔离护栏的安装,2012年年底,济南路安装道路中央隔离护栏和路两侧的机动车、非机动车隔离护栏,分离了车流、非机动车流和人流,从而有效地提升了道路通行的质量。除了硬件的“良方”,东营市交警部门和城市管理部门也采取了多项措施,向占道经营和不文明停车说“不”,及时清理了违规摊点和违规营运车辆,让道路更加好走,让路面变得干净整洁。
在智能交通建设方面,东营也走在了前列。东营交警部门在东西城的主干道启用了绿波带,通过控制智能交通信号灯,实现低峰期减少车辆等待时间、高峰期快速有序通行的目的,创造了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观念 文明规范深入人心
再过几天,放寒假的中小学生就要陆续回到校园,而直属二大队女子护卫队的女民警们就要回到“助学岗”,守护孩子们的平安。对她们而言,多数私家车主早已养成了在校门口自觉停车避让孩子的习惯。
今年1月份,东营公安发起“避让校车关爱孩子”活动,倡议车辆避让校车,保障孩子安全。根据学校校车司机的反馈,大部分私家车已经很好地践行了这一倡议,尤其在胜利一中校门口,车辆都十分自觉,保证了孩子的平安出行。
车辆驾驶者的文明意识在提升,行人的规范意识也在提升。在济南路执勤的一位民警向记者感慨道,“随着济南路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提升,市民对于文明出行的观念也记在了心中,与以往相比,冲闯红灯的少了,乱停车的少了,翻越护栏的人也越来越少,大家形成了一种互相监督、互相提示的习惯,出行文明深入人心。”
道路设施完善,绿化景观提升,交通秩序井然,市民文明出行……作为道路代表之一的济南路,已然成为了展示城市经济发展、彰显社会文明的标志区域,成为了浓缩历史文化、体现地域特征的集中亮点,成为了反映城市风貌、体现油地建设成果的一流综合性商业大街。
我们也期待着,它与城市一起,愈来愈好! (记者 赵尔靖)
一条河的生态文明
广利河,一条由西北向东南贯穿了整个东营城市的“母亲河”;顺流而下,从黄河南展王营闸,穿东营市东、西城区,经广利港入海。如果将一条河流的变迁看成是一个城市某段历史的陈列,那么在东营,这条河非广利河莫属。
东营是一座新兴的现代石油城,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就驻扎在这;东营又是一座年轻的城市,黄河与大海在这里相汇,广利河无声地浸润着这片年轻而又不断长大的土地。这条横亘了半个世纪的河流,从清澈到混浊,从混浊再到清澈,迎来了一个科学发展的时代,而曾经饱受广利河污染之苦的广大市民群众成为了最直接的受益者。
曾经的“苦难”
广利河西起黄河南展大坝垦利县王营闸,向东南流经东营中心城区,经广利港入海,全长约60公里,流域面积510平方公里,在供水、排水、防洪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广利河流经城区段26.5公里,是贯穿东营市中心城区的主要河道。
广利河作为一条连接河海、贯穿城区的主要河流,理应成为一条美化环境、造福群众的靓丽风景线。经济的快速发展不能与环境保护完美结合,全国上下都出现这一现象。东营的发展,同样经历了这个阵痛,广利河未能幸免。
由于流域内工业企业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大量未经处理的生产废水、生活污水排入河内,加之沿岸企业、居民随意倾倒垃圾,致使河道水质污染日趋严重,居民群众怨声载道。家住辛店村盖先生回忆道,“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经常到离家不远的广利河玩,那时候水里还有小鱼游动,手往水里伸,就能摸到一把蛤喇。等到上中学时,广利河河水黑臭,别说去摸鱼捉虾,就连靠近她都不敢,还有大量垃圾以及漂浮着大量泄露的原油。” “那是20多年前的事了。”盖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回想起来,那就是一片荒凉的景象。“河水散发出臭味,河边不远处就是低矮、破旧的农村土房子。”
水是城市的灵魂,河是城市的血脉,有水就有了灵气,有河就有了神韵。广利河是东营人民珍贵的环境资源,把她打扮得俊秀靓丽、充满生机是所有东营人的心愿。随着我市城市化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加速推进,对广利河的综合治理已经刻不容缓。
“梳妆”展笑颜
广利河综合治理工程按照“截污、治污、清淤、引水、增绿、造景、建港、通航”的总体要求,以实施截污导污、河道整理、建源引水、景观塑造、疏航建港、流域综合开发等六项工程为重点。广利河逐渐建设成为“河海相连,水清岸绿,城水共生,人水相谐”的生态长廊、休闲长廊、发展长廊和文化长廊,成为中心城水系景观的“主动脉”,城市景观的“新亮点”、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城市活力的“新源头”。
近日,记者来到广利河济南路桥:跨河而立的济南路大桥,是广利河建设的亮点之一,造型新颖奇特,巧妙地在满足桥梁功能的同时,成为广利河的景观节点之一,提升了整个节点的现代感和趣味性。河段两岸是成排绿化植被,桥南侧是一个休闲区,通过观景河堤可直达休闲区,乘坐游船或在凉亭纳凉,十分惬意。
水的流量也很大,水质清澈,可见水波荡漾的景观。家住银座花园的石女士,原来并没有逛公园、游景观的习惯,但偶尔一次散步至此,立即被广利河岸的环境吸引。如今,晚饭后来广利河遛弯已经成为她每天必做的事。位于新区广利河旁的黄河公园每到夜晚灯光璀璨,成为城市新亮点,也是东营市民周末休闲的好去处。
一条河繁荣了一“片”城
经过几年的改造,广利河综合治理工程完成了截污导污、河道整理,实现了清水入城,一条环境优美、造福群众的城市景观长廊展现在东营人民面前。一条崭新的、美丽的沿河生态长廊、景观长廊和文化长廊,横穿东营城区,带着东营市民的热情与梦想流向大海。
如今,广利河这一条集娱乐、健身于一体的休闲长廊,从西至东两岸改造成多个公园式的休闲区。把人们的日常活动和河流尽可能地联系了起来,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游玩地。附近的人们已不再仅限于小区周边,广利河两侧也成了人们游玩的乐土,使得河流真正成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城市生活的一部分、人们记忆的一部分。
河水清了,城区美了,“城市氧吧”多了,河岸上高档小区多了,把大批市民吸引过来,人们的生活品位,因为水质的改变而不断提升。广利河东南端东营市的奥体中心、雪莲大剧院,同时又有科技馆、青少年宫等等,并建设了黄河三角洲动物园、森林公园、揽翠湖旅游度假区等。一幅城市发展的画卷正慢慢展开。广利河除了具备城市景观的功能外,同样也应该成为黄河三角洲特有的文化载体,并理应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广利河呈现河水湍湍、碧波闪闪的美丽景象,成为东营市的一处标志性景观、新的经济增长带和展示东营文化的有效载体。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感受到东营城市的魅力和文化的熏陶。
此外,沿河布置多样化的活动节点,以适应老年人、青年人和孩子各个不同年龄层次人们的需求。打造一些特别的空间,将这些空间和民俗节庆紧密地联系起来,让人们在特定的节日在广利河畔观赏花灯,使得河流真正成为人们记忆的一部分。 (记者 刘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