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粮食南下,南方的货物北上,冬天是营口港集装箱码头最繁忙的季节。
作为管理者,营口新世纪集装箱码头公司总经理王彪却不经常守在现场,而是远走上海、广州,一出差就是半个月。其间,与中海、中远两大航运巨头敲定营口港至广州港航线新运行模式。 13条班轮、单程航行4天、中间不停,这条我国南北运距最长的集装箱“天天班”航线,进入与公路运输比效率的新阶段。
“十二五”期间,凭借区位、硬件、航线优势和多年来强烈的“速度情结”,营口港内贸集装箱货运量排名全国第一,进入成熟期和回报期。 “半个月里没跟公司通过一次电话,说明管码头的不是我这个总经理,而是先进的码头营运系统、智能化的信息系统,保障生产组织的实时、准确、高效和安全”,王彪说,需要他做的是四处“跑码头”揽货源,把能看到、能想到的都装进集装箱,送上自家的航线。
营口港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建立十几个陆港场站,2010年前后,时任通辽陆港总经理的王彪力推“散改集”,将散玉米、煤炭等在客户看来根本不适合装箱的货物装进了集装箱。带来的变化是,物流成本低了、货物损耗少了、环境污染小了、资金周转快了。原来大宗仓储的货运方式转向多批次、小批量、零库存。
2013年,王彪出任营口新世纪集装箱码头公司总经理,这是一家营口港与中国海运集团联合组建的国有合资企业,营口港占股60%。
这几年,营口港务集团谋求集装箱码头从单一的装卸服务向综合物流供应商的转型,王彪是见证者和践行者,发展的思维不再局限于“我们的腹地就是东三省和内蒙古东四盟”,而是向北将出海口上溯至欧亚腹地,向南与各港口深度对接,为日后营口港海铁联运和多条入欧班列的成功开行埋下伏笔。
今年,包括新世纪公司在内的营口港3个集装箱码头公司,内贸集装箱运量预计达到535万标准箱。
春夏秋冬,王彪外出“跑码头”的频率更高了,谈航线规划,谈口岸环境,把港口的服务“吆喝”出去。东北的粮食大批量装箱南运,南方货源同样充足,让海铁联运和1万多台集卡车辆能够“重去重回”,形成低成本高效率的循环物流链。□本报记者/张继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