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长虫山下,植物园旁,这里坐落的昆明重机厂,于1958年建厂,昆重曾位居全国“八小重工”之首。
鼎盛时期的昆重,赢得过无数殊荣:1990年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1994年列为原国家机械工业局技术进步百家示范企业,1998年通过IS09001质量体系认证等等。那时的昆重经济效益好,工人工资待遇高,养育着一大批昆重人。
作为昆明老牌国企之一,上世纪70年代-90年代是昆重最辉煌的时期。2000年后,昆重开始衰落。如今这里厂房破旧,没有一个工人,冷冷清清。站在宽大的厂房里,环顾四周,我们可以回忆起它当年的辉煌,那时候车间里工人热火朝天工作的场景。
2016年9月18日,我们网易新闻客户端小编来到昆重。在厂房里,只有一台重型机器在不停的工作,将厂房里破旧的东西进行拆除。
他叫刘云顺,负责拆迁厂房里的电路维修与检查。现在的厂房存在线路老化的问题,因要施工,有些地方依然还要通电,每天他都得去巡查这些电路是否安全。
这几天昆明连续下雨,漏电的地方很多,需要不停的巡查并维修,以保证进入厂房人员的安全。
“当年的昆重可牛了,几乎养活着昆明北市区这一大片地方的人,这些厂房当年都是参照俄罗斯的建筑风格,属于欧式建筑。厂房旁边还有一个防空洞,今天9.18还可以发出防空警报”,刘云顺边走边讲述当年的荣光。
但昆重的历史还将延续。2016年,昆重依托自身优势,从传统“机械制造企业”向“871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
不过辉煌的只是当年。据了解,因为效益不好,一些昆重工人目前一个月的收入还不到2000元。
在文化强国、文化强省、文化强市政策的感召下,昆重的基础条件为转向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提供了基础和未来发展的空间。
它即将以自己特有的文化底蕴与特色建筑重新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
这也是现在还留在昆重的工人的梦想,他们见证了昆重的兴衰,又将陪着昆重转型,对明天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