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十年代,人们记忆最深的应该是自行车。1988年,一张名为《上班时间的交通》的照片记录了广州海珠桥的自行车潮,一度震惊世界媒体,甚至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观”。
那天我们站在五羊自行车厂的顶楼,
货船很慢很慢滑过江面,
历史好像凝滞不前。
我们身后,
是从1960年创立,
辉煌了几个年代的广州五羊自行车厂,
也是曾经的全国五大自行车生产厂家之一。
1986年:广州自行车工业公司生产的五羊牌24寸男女轻便自行车,造型美观,性能优良,骑行轻快。去年荣获轻工部优秀新产品一等奖,经国家轻工部检查验收,被评为一类产品,在市场十分畅销。(轻工业产品满目琳琅86083-2)
巨兽已经停止了呼吸,
产自计划经济时代的庞然大物,
曾经解决了许多家庭的生计问题。
偌大的楼顶空空荡荡,
午后的太阳很沉默。
人去楼空,
一栋凋敝的石屎大楼。
别说一台五羊自行车,
连一个脚踏,一根轴承我们也没看见。
这里真的生产过自行车吗?
我怀疑父母的记忆。
1982年:广州市自行车工业公司最近试制成功了三种五羊牌女式轻便自行车,其中QF—03型变速高档轻便车,根据女同志夏季穿裙子的情况,车身进行了改革,造型美观,灵活轻巧。
在几人高的通风管下,
我们仰望过去,
抚摸地上车床的痕迹。
尽力想像忙碌的身影,
一台五羊自行车市怎么被研发生产出来的?
1984年:广州市自行车工业研究所重视知识的利用和开发,最近与华南工学院合作,创造出铝合金车圈闪光对焊新工艺,解决了铝合金车圈焊接难的问题,为五羊牌半铝合金自行车的投产铺平了道路。图为有关人员在检查铝合金车圈焊接后的质量。(争优质 创名牌 84021-18)
车间工人从来都是个危险工种
“开工大吉”是精神必需品
1989年:广州自行车鞍座厂引进西德德司玛公司制造的年产50万个自行车座垫的聚氨脂(PU)结皮鞍面生产线,最近通过技术鉴定并投入生产。该生产线不仅可以生产自行车座垫,而且还可以生产摩托车、汽车座垫。(《新闻之窗90-10》90023-10)
“事故教训是镜子,
安全经验是明灯。”
墙上的标语依然尽责,
在看得到的地方,
却只有吊机还在工作。
贴花班组员还记得操作手册吗?
设备责任人现在何处?
如果说主楼记录着所有历史和荣光,
中部露台以下的地方,
就见证着五羊自行车厂,彻底的衰败。
木柜只剩下骨架子,
铁丝网锈成花,
掉在地上溅起尘烟,
窗用久了会不会也有灵性?
绿色的眼泪留住时间,
这里永远停在了1998年。
正是在机动车猛增的90年代,
也随着更多自行车品牌涌入广州,
五羊自行车厂减产。
在比拼耐力和速度的较量中,
这堵墙同样落了下风。
烈阳也敌不过老化的玻璃,
弱化为一朵光晕。
丢弃了杂物的酸洗缸,
已经不需要防护靴、面具、手套。
斑驳的墙面和扶手,
潮湿的霉味扑鼻,
静下来能听到呼吸声,
它成为了《辐射》中的废土世界。
头上是随时会塌下的天花板,
脚下是散落一地的玻璃窗架,
破败的天与地。
时代巨轮肯定是无情的,
它把这家工厂淘汰到番禺南村的一个角落,
留下这处旧厂区独自面对珠江。
幸运的是现在又多了一个你,
知道它曾经辉煌的过去。
80年代中期,一个工人的工资是60元,一辆自行车要一百多块,而且需要凭票购买。
1989年:广州市第三届五羊自行车公路大奖赛于3月18日在广州市广从公路举行。来自上海、香港、广州等九个地区的250名男女车手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广东新闻之三》89027-10)
今天,自行车已经成为相对小众的生活方式,
一个家庭至少一辆的日子永不复返。
时光易逝,一切凋敝,
但这个厂区收纳了五羊自行车的全部记忆。
人去楼空也带不走。
广州五羊自行车厂旧址
广州市海珠区南石西总站(江边)
配图 | 二明、兜
更多精采内容请关注:gzm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