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跑车,是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的大玩具。但动辄几百万的价格却距离我们这些普通人太过遥远。每每看到一台大排量跑车怒吼着呼啸而过的时候,我们总是流露出羡慕的目光,还有掉在地上的口水。
虽然买不起,但没人阻止我们去观察了解它,从理论层面剖析它,比如我们从超跑的正面,或者后面来看,你会发现???
没错,这些超跑都有个共同特点,他们的轮胎超级宽。下面这张看的更清楚一些。
这是为何?只是为了好看?不对,对于超跑这种技术密集型的产品,任何一个特征都有它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附着力?好像关系也不大啊!因为F=uXN 理论上增加轮胎宽度并不能提高轮胎和地面之间的附着系数,况且早期的赛车还用了很窄的轮胎呢,如下图。
底盘工程师,我们就是来解决力学问题的。超跑对什么最敏感?肯定是各种力,所以还是那句话,今天我们就来从力学角度来解释分析一下,为何超跑都特喜欢用款轮胎。
转向响应
我们总说中置发动机的车在转向响应上有先天的优势。通常的解释是“由于发动机放置在车的中间,质心靠近中心。所以更容易实现前后50/50的重量分配,换句话说,这辆车更平衡。”但严格意义上说这句话并不严谨。因为如下图,背包客背40kg 和大妈肩挑20+20kg,他们的重量分布没问题啊!质心都在中间位置。
背包客和大妈的直线速度可能会一样,但让他们连续绕个障碍试试看。
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汽车,同样实现50/50的重量分配,但如果质量分布在前后轴而不是质心,那么这辆车的Z轴转动惯量势必很大。而Z轴转动惯量才是影响转向响应的真正因素。
经过百年的发展,在汽车上对于转动惯量的追求,控制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这颗大树枝干已经足够强壮,剩下的就是如何让这颗大树更加枝繁叶茂。就像百米飞人博尔特实力已经足够强,现在是需要一双好的跑鞋。汽车也一样,整车动力、重量分配都已经很完美了,是时候给它来一双好的鞋子了。
轮胎侧偏角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个概念,叫轮胎侧偏角(Side slip angle )。当轮胎有侧向力存在(车辆入弯),所有的轮胎都相对于地面转动。由于轮胎的弹性,以及橡胶与路面之间产生摩擦,轮胎接地面会抵抗转向作用。轮胎接地面被扭曲,其方向总是滞后于车轮的前进方向(见下图)。我们称接地面与车轮方向的角度差为侧偏角。
很显然,车辆的实际行进轨迹是沿着Path of rolling Tire 的,也就是与轮胎实际的转角有一个滞后,这实际上降低了车辆的转向响应。所以工程师们拼命的减小轮胎侧偏角,其中一条就是用扁平率更低的轮胎,也就是轮胎更薄。
轮胎的减薄带来侧向刚度的增加,但也带来的一个负面的影响,那就是垂向刚度也会增加,整车舒适性的降低。所以坐在这些超级跑车里的人们,虽然享受着别人羡慕的目光,但车子本身并没带给他们多少舒适性(恩,这就是我一直没买的主要原因)
轮胎宽度
前面我们讨论的是轮胎在单纯侧向力的作用下产生了侧偏角。如果此时轮胎是驱动轮,在承受侧向力产生了侧偏角的基础上再加上纵向力,那又是一种什么情况呢?
如下图所示。左图是没有纵向驱动力的侧偏情况,如果增加了纵向驱动力,由于侧偏角的存在,所以接地面中心已经不在轮胎的正中心,所以纵向力的作用中心与轮胎中心会有一个偏距。同时纵向力的作用会使得接地面前移,结果就是轮胎的侧偏角进一步增大了。如果此时的驱动路是后轮,很显然车辆尾部的响应会很滞后,模糊。
如果我们增加轮胎的宽度,看看会有什么结果
效果是明显的。当施加相同的纵向驱动力,侧偏角在较宽的轮胎中增加的比窄胎要小。这完美的解释了为什么超跑越来越多的使用宽胎,尤其对于驱动轮,目的只有一个,较小由于驱动力造成的轮胎侧偏角增加。
当然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宽胎带来的最大一个问题恐怕是布置空间上的牺牲,要么牺牲内部空间(发动机布置空间),要么牺牲外部空间(轮距的增加),所以纵观这些超跑,无一不是在轮距极致的前提下内部空间见缝插针。
前言
跑车,是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的大玩具。但动辄几百万的价格却距离我们这些普通人太过遥远。每每看到一台大排量跑车怒吼着呼啸而过的时候,我们总是流露出羡慕的目光,还有掉在地上的口水。
虽然买不起,但没人阻止我们去观察了解它,从理论层面剖析它,比如我们从超跑的正面,或者后面来看,你会发现???
没错,这些超跑都有个共同特点,他们的轮胎超级宽。下面这张看的更清楚一些。
这是为何?只是为了好看?不对,对于超跑这种技术密集型的产品,任何一个特征都有它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附着力?好像关系也不大啊!因为F=uXN 理论上增加轮胎宽度并不能提高轮胎和地面之间的附着系数,况且早期的赛车还用了很窄的轮胎呢,如下图。
底盘工程师,我们就是来解决力学问题的。超跑对什么最敏感?肯定是各种力,所以还是那句话,今天我们就来从力学角度来解释分析一下,为何超跑都特喜欢用款轮胎。
转向响应
我们总说中置发动机的车在转向响应上有先天的优势。通常的解释是“由于发动机放置在车的中间,质心靠近中心。所以更容易实现前后50/50的重量分配,换句话说,这辆车更平衡。”但严格意义上说这句话并不严谨。因为如下图,背包客背40kg 和大妈肩挑20+20kg,他们的重量分布没问题啊!质心都在中间位置。
背包客和大妈的直线速度可能会一样,但让他们连续绕个障碍试试看。
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汽车,同样实现50/50的重量分配,但如果质量分布在前后轴而不是质心,那么这辆车的Z轴转动惯量势必很大。而Z轴转动惯量才是影响转向响应的真正因素。
经过百年的发展,在汽车上对于转动惯量的追求,控制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这颗大树枝干已经足够强壮,剩下的就是如何让这颗大树更加枝繁叶茂。就像百米飞人博尔特实力已经足够强,现在是需要一双好的跑鞋。汽车也一样,整车动力、重量分配都已经很完美了,是时候给它来一双好的鞋子了。
轮胎侧偏角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个概念,叫轮胎侧偏角(Side slip angle )。当轮胎有侧向力存在(车辆入弯),所有的轮胎都相对于地面转动。由于轮胎的弹性,以及橡胶与路面之间产生摩擦,轮胎接地面会抵抗转向作用。轮胎接地面被扭曲,其方向总是滞后于车轮的前进方向(见下图)。我们称接地面与车轮方向的角度差为侧偏角。
很显然,车辆的实际行进轨迹是沿着Path of rolling Tire 的,也就是与轮胎实际的转角有一个滞后,这实际上降低了车辆的转向响应。所以工程师们拼命的减小轮胎侧偏角,其中一条就是用扁平率更低的轮胎,也就是轮胎更薄。
轮胎的减薄带来侧向刚度的增加,但也带来的一个负面的影响,那就是垂向刚度也会增加,整车舒适性的降低。所以坐在这些超级跑车里的人们,虽然享受着别人羡慕的目光,但车子本身并没带给他们多少舒适性(恩,这就是我一直没买的主要原因)
轮胎宽度
前面我们讨论的是轮胎在单纯侧向力的作用下产生了侧偏角。如果此时轮胎是驱动轮,在承受侧向力产生了侧偏角的基础上再加上纵向力,那又是一种什么情况呢?
如下图所示。左图是没有纵向驱动力的侧偏情况,如果增加了纵向驱动力,由于侧偏角的存在,所以接地面中心已经不在轮胎的正中心,所以纵向力的作用中心与轮胎中心会有一个偏距。同时纵向力的作用会使得接地面前移,结果就是轮胎的侧偏角进一步增大了。如果此时的驱动路是后轮,很显然车辆尾部的响应会很滞后,模糊。
如果我们增加轮胎的宽度,看看会有什么结果
效果是明显的。当施加相同的纵向驱动力,侧偏角在较宽的轮胎中增加的比窄胎要小。这完美的解释了为什么超跑越来越多的使用宽胎,尤其对于驱动轮,目的只有一个,较小由于驱动力造成的轮胎侧偏角增加。
当然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宽胎带来的最大一个问题恐怕是布置空间上的牺牲,要么牺牲内部空间(发动机布置空间),要么牺牲外部空间(轮距的增加),所以纵观这些超跑,无一不是在轮距极致的前提下内部空间见缝插针。
声明:本平台只提供分享和交流不作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