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胎这个名字其实并不太确切,更准确的应该叫无内胎轮胎(Tubeless)。1911年,美国哈德门轮胎和橡胶制品公司的财务管理员菲利普,在亚历山大.施特劳斯的文件中发现了一项发明,即可织物在一个方向上拉伸而在另一个方向上却不变,于是公司利用这一发明,推出了成套的内外胎,即用橡胶和织物制成耐磨性、抓地性强的外胎,而里面则装上橡胶内胎。内外胎的模式由于其结构合理性,一直保留了下来,直到现在,自行车、农用车和重型卡车上使用的还大多是内外胎。
1903年,美国固特异轮胎公司的里奇菲尔德获得了无内胎车轮的专利,这个专利就是把空心的内胎和起到保护作用的外胎合并成一个整体。但直到1949年,固特异才将这项发明推向市场,很快这种无内胎轮胎,即真空胎获得了巨大成功,并成为轿车的主流。从1955年直到今天,所有的轿车使用的轮胎均为真空胎。
优点
1、安全真空胎表面是一层优质的橡胶,充气后外表张力增大,在内表面形成一定的压力,提高了对破口的自封能力,一旦扎破,不像自行车那样瞬间瘪下去。遇到钉子之类的,真空轮胎坚持跑个一两百公里问题不大。而内外胎一旦被扎破内胎,里面气体将很快泄漏,尤其是在高速行驶中,发生事故的几率非常高。2、耐磨
真空轮胎轮圈比普通轮圈直径大,在行驶中不会受到刹车鼓热量的影响。由于没有内胎和衬带,轮胎与车轮圈密封为一体,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由轮胎和路面摩擦产生的高温,在内部(热空气)经钢圈直接散热快速降低胎温,从而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而内外胎在行驶中由于车轮一直在经历变形-恢复-变形-恢复的过程,内外胎由于不是一个整体,所以相互之间会产生摩擦。在行驶速度较低时问题不大,但对于轿车80-120km/h的行驶速度,将必可避免的产生热量和高温,会影响轮胎的各方面性能,同时也会降低轮胎的寿命。3、舒适和操控真空轮胎没有内胎,减少了摩擦,易于降低胎噪,而且在行驶中前进变化量小,能保持行驶稳定性。相对于内外胎,真空轮胎尤其是子午线轮胎,侧向可形变度大,在转弯或轻微侧向坡度时,胎冠仍能保持与地面的良好接触,具有很好的抓地性和行驶稳定性。
4、节油无内胎比有内胎更省油,真空轮胎重量较小,而且无内外胎间的摩擦,减少了内耗,滚阻更小,更节省燃料。
缺点
虽然真空轮胎有上述优势,但真空轮胎承载力比较小,目前只能应用于轿车和轻型卡车,而重型卡车这种载重量比较大的只能用内外胎。从结构上来说,真空轮胎胎壁部分较为薄弱,侧面不能受太大冲击,较小的划伤就可能必须要进行修补,而内外胎的胎侧相对比较坚固。卡车载重较大,再加上有些路况比较恶劣,如果轮胎侧面受到冲击,轮毂边缘容易变形,如果是内外胎的话轻微变形影响不是特别大,换成真空轮胎的话,胎内气压会泄漏,失去行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