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风靡一时的“速度狂魔”,15年面世的川崎H2,往日经典数不胜数,川崎H2配置一款直列四缸16气门水冷机械增压电喷发动机四缸发动机,发动机实测排量高达998cc,官方给出210ps最大马力输出,154KW最大功率,140N.m最大扭矩并配合六档变速箱,由此成为近几年较为热门的“超级猛兽”机车。
而今天摩托旅游分享的一款搭载40多年前的,并列三缸二冲程机车猛兽,车友们一起来欣赏一番。
1960年,也就是60年代初期,日本摩托车并未树立一个摩托车强国的形象,当时摩托车行业具有主流的日本小排量代步摩托,而日本大排量摩托车对欧美等市场并没有威胁力,因为欧美车迷对凯旋、哈雷、诺顿、BSA等重型摩托车尤为钟爱。
在1968-1970年初,日本摩托车市场树立新格局,新形象。那款1968年本田品牌推出的CB750摩托车,革新了车型笨重、操作迟钝的传统重型摩托车形象,引领了奔驰轻盈、灵活操作、强大功率的现代型摩托车时代。
川崎Z1在1972年横空出世,配置DOHC 16气门并列四缸发动机,理想超速过200km/h,川崎Z1引起了一场“超级旋风”的波浪。
值得留意的是,上面两款机车搭载的都是四冲程发动机,1972年的川崎H2则搭载并列三缸二冲程发动机,通过简单粗暴的改良设计,H2拥有很强的输出动力,高达55kW的功率输出,H2动力输出方面比当时英国竞争对手凯旋Trident高12kW;77.4N·m的最大扭矩,爆发时间缩小至6600r/min;配合轻盈车身的特点,任何摩友飙起了都有惊人的体验。
而在1972年,速度成为了H2的“最大硬核”,因此油耗、尾气排放、噪音、车身,甚至机车操作也将服从这个“最大硬核”。
在同一时代,还有一款与H2对标的“机车猛兽”,铃木GT750(同样三缸),最大运动旅行的一款机车,搭载液冷散热系统,最大输出功率在50kW(6500r/min),相对H2定位有所差别,因此在加速、运动、车型等性能都略逊色于H2。
由于拥有出色动力,但川崎H2车架结构设计的支撑效果并不理想,因为配备的轻盈的钢管摇篮式车架,在750mL排量并列三缸二冲程发动机来说,显得力不从心,无法完全驾驭这股强劲的动力;驾驶时过弯猛烈,川崎H2车架非常容易产生弹性变形,随后发生不稳定现象;在路况不平时,高速飚弛,H2车架颤抖较为明显,车友准确过弯或保持利息路线相对困难,川崎H2“速度狂魔”的别称也由此而来。
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川崎H2配置上两个转向阻力器,来弥补车架结构的先天不足,但实际效果并没想象中那么理想。
所以,川崎H2横空出世后,迎来了两种不同风格的口碑,第一种,技术丰富、高超且胆大的狂飙摩托车爱好者,对他们来说H2是一款非常棒的竞速利器,在途中可以高效捕猎对手;另外一种,就是绝大部分普通摩托车爱好者,人车结合并很好地驾驭H2的难度系数相对较大,危险系数也成倍放大,总体感觉与魔鬼同行不相上下。
横空出世后的数年内,川崎对此系列做出相应的调整,增强车架稳定性、降低调整并列三缸二冲程发动机的马力等,但H2依旧是摩托车爱好者既爱又怕的“速度狂魔”。而到了1975年,由于发展环境在油耗、尾气污染、噪音污染等严格管控下,大缸二冲程发动机受到制约,冒蓝烟的“速度狂魔”也由此告一段落,直到如今才浮水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