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龙嘉的ADV踏板发布(其内部型号称XDV),我一时兴起,统计了一下目前国内市售的ADV踏板车型,看到统计结果,心中油然而生一个时下的流行词:“内卷”。
今天我就围绕ADV踏板车市场的“内卷”议一议行业“内卷”这个事儿。
好了,我先通报一下我对目前国内ADV踏板车的两个统计结果:
1、目前市售的ADV踏板车型总数达到了10款之多,分别是:
(1)本田X-ADV750,售价158900元
(2)大阳ADV150,售价15990元
(3)大阳ADV350,售价27990元
(4)力帆KPV150,售价13280元
(5)光阳赛艇S 350,售价36800元
(6)光阳Racing X150,售价18800元
(7)布雷斯通极宙150,售价12980元
(8)三阳HUSKY150,售价23800元
(9)龙嘉XDV250SI,售价22980元
(10)阿普利亚SR GT200,售价29900元
2、据称今年还会陆续有4款ADV踏板车型上市,分别是:
(1)赛科龙RT2
(2)光阳S250
(3)力刻 戈壁150
(4)QJ150T
综上,可以看出目前ADV踏板车型总数已经达到了14个之多(含将要上市的),而且这10多个车型均是在近两三年时间内集中冒出来的。
2021年全行业摩托车(含电摩)产销量号称过2000万辆,其中国内总量在600万辆上下,与以往历史数据相比,其实国内总量是明显下滑的。
当然了,超过500万辆的年度总量你也不能说这个规模就不行了,基础体量还是摆在那里的。
而其中踏板车(主要是以通路踏板车为主)的增长在近几年非常明显,大有占据半壁江山之势。
但问题来了,就我个人拍脑袋极其乐观地胡乱估计,上述所有ADV踏板的目前市场年度总量,也就小几万辆(可能还更少),顶天了!
那么在相对小众的非通路踏板车型里更加小众的ADV踏板车型,何以引得众车厂争相密集投入呢?
难道,ADV踏板车型也进入“内卷”阶段吗?
好了,暂把ADV踏板车型是否进入“内卷”这一话题放一边,上个台阶,聊聊摩托车行业的内卷问题。
“内卷”是近几年来中文网络上特别流行一个词,一般用于形容某个领域中发生了过度的竞争,导致人们进入了互相倾轧、内耗的状态。
典型的内卷现象包括高考,大学录取的名额有限,家长又都希望孩子上好大学,大家只好没日没夜地备考,形成恶性竞争。
再比如说房价,世界其他地方的房子并没有那么贵,就是因为中国非得买房的人太多,把房价推到了离谱的程度。“内卷”这个词如此流行,以至于现在只要看起来是让人难受的竞争,就被称为内卷:程序员 996 加个班,也叫内卷。
而“内卷”这个词之所以能这么流行,主要是“键盘侠 ”的功劳。这些活跃在网上的国师们认为人多空间小是中国最大的问题,必然导致内卷。
我要说的是,别听这帮人胡说八道。这帮人辜负了“内卷”这么一个好词儿。“内卷”的本意,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是个很别致的观察,可惜被中国民间思想家给误读了。
“内卷”,英文叫 involution,最早的拉丁文写法还是康德发明的,跟它对应的词是 evolution,也就是演化。直观地说,内卷就是“向内演化”。
“内卷”作为一种现象,最早美国人类学家亚历山大·戈登威泽(Alexander Goldenweiser)从艺术角度提出来的。
比如你看下面这张图,这是新西兰毛利人的装饰艺术。它的特点是特别精细,看起来相当复杂,有各种细微的层次。这可是手绘的,你一看就知道花了很多功夫。但这个复杂是一种单调的复杂。精细倒是精细,但是精细得没有太多意思。它就是几种模式不断地重复,没有什么创造力和多样性。从事这门手艺的人,我们只能称之为“匠人”,不能叫“艺术家”。因为精细,你会觉得挺厉害,这钱花的值,但是这种艺术其实没有太多欣赏价值。对吧?
这就是内卷。向“内”演化,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复杂,其实都是几个固定模式的重复,没有能跳出模式的创造力。哥特式建筑艺术其实也是内卷 ——
乍一看很震撼,你们真是花了大功夫!越弄越复杂,每一个小地方都要精雕细刻,但是总是这么几下子。
简单说,内卷是低水平的复杂化。
再举个例子,微雕。正常的画家都是用正常尺寸的纸笔作画,不管是写意还是写实,你欣赏的是画作内容的风格和意义 —— 而微雕,却是形式的艺术。今天你能在鼻烟壶上写首诗,明天我就要在核桃上刻一艘船,后天他就能在头发丝上写一篇文章,完了大家都得拿放大镜看……这是自己跟自己较劲。
精细真是越来越精细,但是你这里只有时间花费和意志力消耗,没有创造力,你这是低水平的复杂。
内卷的关键不在于有竞争,而在于“向内演化”,是精细化,是低水平的复杂。
内耗是危机,内卷却是一种无声的悲哀。
陷入内卷的人很可能乐在其中,都不觉得那是悲哀。
好了,上面我花这么多笔墨来谈论“内卷”,其实主要目的并不是证明我个人对摩托车行业是否存在“内卷”这一问题的主观结论。而是想提醒大家(至少提醒车厂)要关注“内卷”这一现象。
上面所罗列的14款ADV踏板车型,除本田的X-ADV在排量、技术水准等方面遥遥领先其他所有13款车型外,国产的ADV踏板车型貌似就只有大阳的ADV产品还有一些诸如混动、TCS技术等核心技术差异。
其他大部分ADV踏板车型总体而言都是披着ADV外观的传统(技术)意义上的踏板车。
所以,我个人是认为摩托车行业发展到今天了,作为ADV踏板车这一细分市场领域,各车厂不仅要取ADV车型的外观,更要走技术创新的路子。
否则,仅仅同一类车型,各个品牌将自家产品定位在与竞品外观的不同(最多再加一些配置的不同),那么多少会让人心生“内卷”的感觉。
当然了,把外观和配置的不同作为一种竞争手段和产品创新的思路也是非常正常的,我们也不能就一杆子打死说其就是“内卷”。
但何时我们的国产ADV产品在技术上真正能做到与“ADV”(Adventure 探险车型)这个词语相匹配,即:名符其实、车如其名。可能这才是作为车厂之间真正良性竞争、螺旋上升地创新与发展的长久之道。也才能真正避免行业内部的内耗。
内耗是迫在眉睫的危机,内卷是更长期的忧患。
内卷给我们的教训是复杂不等于高级,更不等于先进。
不论是内卷还是内耗,真正的解决办法都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