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很多旅游景点都增加了书法作品。
有些书法作品,总让人怀疑,它是不是写错了?
比如泰山有一块石头,很多人在看到它的第一眼,都会把它读作“二虫”。
翻阅字典,“䖝”确实是虫的异体字,但这两个字一般读作“风月无边”。
原来,这是个字谜,而古人习惯从右往左读。
所谓“風月无边”就是把“風月”两字的边去掉,于是就有了“䖝二”。
不过,不是所有“错别字”都可以作字谜解读,虽然导游们很爱这样干。
比如,这是晚清重臣刘坤一给扬州大明寺平山堂题写的“风流宛在”。
和今天的标准字相比,“流”字少一点,“在”字多一点。
导游说,刘坤一是故意的,他想说的是“风流少一点,实在多一点”。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里的【流】
北魏《元桢墓志》里的【在】
其实吧,这两个错别字压根不需要解释。
多看些传世碑帖,你就会发现,
古人写“流”总是没点,“在”字有点的情况也并不少。
古人的标准字意识不如今人,所以一个字常有多种写法。
很多景区里的“错别字”都是这种状况,但导游们特别爱破译这里的文化密码。
比如康熙给承德避暑山庄题字,避字多了一横,
导游就解释说——这是康熙皇帝想强调,他是来避暑的,不是避难的,不是逃避,所以故意多加了一横。
颜真卿《李玄靖碑》
赵孟頫《三清殿记》中的【避】
其实吧,避字多一横,实在是古代碑帖里的常规操作。
比如颜真卿的《李玄靖碑》、赵孟頫的《三清殿记》都是这么写的。
又有一次,康熙去杭州西湖溜达,留下“花港观鱼”四个字,这里的鱼少了一点,导游就解释说——四点底是火的意思,康熙仁慈,不想把鱼放在火上烤,就少写了一点。
这回,导游倒没完全胡说。
楷书里的四点底,确实多由火而来,所以煎、熬、熏、煮、照、热等字的意思都和火有关。
欧阳通《道因法师碑》中的【鱼】
颜真卿《郭虚己墓志》中的【鱼】
而且古人也确实有把“鱼”字底下的四点底写作“火”的。
比如欧阳通的《道因法师碑》、颜真卿的《郭虚己墓志》都是这么处理的。
《毛公鼎》中的【鱼】
隋《杨景墓志》中的【鱼】
不过,就文字学而言,此“火”非彼“火”,
鱼字底下的火,追溯起来其实是尾巴的象形。
康熙把它处理成三点确实少见,但也绝非没有先例,比如隋《杨景墓志》中的“鱼”也只有三点。
所以,康熙这两处题字其实都算不上错别字。
不过,康熙的五世孙咸丰,在给天津报恩院题字时,可能真写了一个错别字。
目力所及,院字并没有这种写法,
导游们为这个错别字提供了一个说法——
原来,咸丰是故意写错的,他想表达的是,恩是报不完的,所以院右边的“完”不能写全。
这个说法,也不知出自何处,保不齐是导游们编的。
但编也编得好啊,你觉得呢?
文字 | 沉迷工作咸鱼癸
排版 | 无心旅游明月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