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口袋在网上看到一个问题,很有趣。
家长应该告诉孩子家里的实际财政情况吗?身边很多朋友都说没必要,说孩子也不一定懂,有什么可说的?
但事实上,这项工作很有必要。
故意瞒着孩子,可能对他的成长产生危害;开诚布公地告诉孩子,反而能培养他的财商。
隐瞒家境有哪些坏处?
1. 不懂价值
现在的孩子,往往都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因为在财商教育上的缺失,不懂得正确衡量自己和金钱之间的价值。
就像之前南京一个9岁的男孩,砸坏了教室里的玻璃,老师让他找家长赔偿,他却选择了自杀。
一块玻璃能值多少钱,怎么能让孩子拿命来偿还?
但对不懂得金钱价值的孩子来说,玻璃的价格就足够压垮他了。
还有孩子们为了钱去“裸贷”、卖身的行为,明明身体是无价的,他们却要贱卖,都是不懂价值。
2. 故意装富的问题
有些家庭,条件确实不太好,反而打肿脸充胖子,告诉孩子家里不穷。
兜妈有对朋友,两个人收入不高,每月还要还房贷车贷,基本上剩不下钱。
女儿要上各种兴趣班,钢琴、国画、舞蹈,哪一样不是在烧钱?
有次兜妈和他们聊天时说道,学钢琴确实太贵了,换成电子琴之类的乐器也挺好。
他们女儿听到了,吵着说:不!我就要学钢琴,我还要买钢琴呢!
朋友偷偷跟兜妈说,他们都不敢在女儿面前说家里穷这个事,怕女儿自卑。
兜妈就问,那你们还要送女儿去学钢琴吗?
朋友无奈地说:确实学不起了,已经跟老师说要停课了。
其实让孩子知道家里的真实情况,并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父母的对孩子的爱,永远比那些物质上的东西要宝贵得多。
3. 故意哭穷的问题
很多时候,家长怕孩子养成奢侈浪费的习惯,就向孩子隐瞒家里的真实情况,说家里穷。
这种刻意的穷养孩子,最终只会把孩子养穷。
家长的每一次对孩子哭穷,都是在给孩子强化自卑和懦弱的印记。
这样长大的孩子,很容易被一点蝇头小利就给欺骗了。
公布家境有什么好处?
家庭的经济状况关系到每一位家庭成员,也包括孩子,告诉孩子真相,能让孩子更安心,对金钱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兜妈有个朋友,是单亲家庭,全靠妈妈的工资支撑两人的生活。
朋友说,每个月妈妈发工资时,都会在纸上写下:买菜xx元,电费xx元,水费xx元,存钱xx元……
要是有剩余的,就给朋友一点,当零花钱;要是没有了,就告诉朋友:这个月没钱了,没你的啦。
在这样的熏陶下,朋友知道,妈妈每个月辛辛苦苦能挣多少,家里一个月开销是多少,又存了了多少钱(存起来的钱只有发生大事时才能用)。
有时朋友想买什么贵一点的东西,妈妈就和她一起研究那张纸,算算能从哪里挤出来,要是真挤不出来,也就算了。
就这样,朋友的金钱观一直很正,对钱很清醒,不乱花,也不抠门;别人有什么好东西,她虽然会羡慕,也不会觉得自己一定要有。
怎么跟孩子谈家里的财政状况?
这其实是件复杂的事情,比如家庭的收入和支出,都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如果家长只知道说自己挣了多少,其实意义不大,可能让孩子感到困惑。
那么该怎么和孩子谈家里的财政状况呢?家长可以循序渐进地展开。
1. 钱是怎么来的?
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自己是怎么挣钱的?
有些是每天辛苦工作,创造了一定的价值,而拿到的一笔薪水;进而可以告诉孩子,付出努力才有回报;
有些是投资理财,购买基金,从而获得稳定的回报;进而可以告诉孩子,发现有投资价值的渠道,能让钱生钱;
总之,除了给孩子一个具体的数字外,还要让孩子看到收入背后是父母的努力,这样的教育更有意义。
2. 钱是怎么花的?
很多时候父母隐瞒家里的财政状况,就是怕孩子大手大脚地花钱。
与其担心这一点,不如告诉孩子,家里的钱都是怎么花出去的,也就是家庭支出。
一般来说,支出可以分为这几种:
日常开支:每天的菜钱、水电燃气、日常用品等;
额外支出:偶尔的家庭旅行,出门聚餐,孩子的兴趣班等;
预留支出:每个月存一笔钱在银行,防止生病等意外等,也可作为投资;
父母可以给孩子画一个饼图,代表总收入,再一块一块地切开,让孩子看看支出了多少。
3. 钱是谁的?
在谈论这个话题时,一定要划分好所谓的“边界”。
父母的钱就是父母的,孩子的钱也就是孩子的。
很多家庭里,父母都控制着孩子的钱,就算给了孩子零花钱,也要监控用途,只要不合父母的心意,就马上出来干涉。
哪怕孩子长大,自己开始工作了,父母也对孩子怎么花钱指手画脚。
这样本质上,还是父母把孩子的钱当成是自己的。
还有些家庭认为,父母的钱就是孩子的钱。
这可能对孩子的心理产生误导,让孩子不知道赚钱的艰辛,花钱大手大脚。
要是父母想给自己花点钱,旅旅游买买东西,孩子就跳出来干涉,坚决不同意,因为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所以说,关于“钱是谁的”这个问题,还是要划分清楚。
父母的钱就是父母的,孩子不必过问;孩子的钱就是孩子的,家长也不要干涉。
告诉孩子家里真实的财政情况,其实真的很有必要,家长们可不要隐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