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问题《水浒传》到底是施奈德写的还是罗贯中写的?
这几天我在看CCTV版《水浒传》。字幕的原作是施耐庵和罗贯中。以前我不在乎原作是谁。从教科书中学到的原作是施耐庵。所以视频一直是施耐庵的《水浒传》。
我后来也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水浒传》在后世的传本中确实有施耐庵和罗贯中都存在的情况,只不过提到的施耐庵版本的《水浒传》多一些,而罗贯中的主要著作是《三国演义》。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呢?那么《水浒传》到底是出于谁之手呢?据史料记载,施耐庵和罗贯中是师徒关系,而且《水浒传》前期并不是这本小说的名字,而是《江湖豪客传》,在施耐庵写《水浒传》的时候,他的学生给予了很多宝贵的建议,特别是小说名称首先是罗贯中提出来用《水浒传》的。
史料是这么记载的,施耐庵由于厌恶尔虞我诈的官场,他只做了两年的官,最后辞官回到老家,一边教书,一边写小说,而且小说的名称起初叫做《江湖豪客传》。书写完以后,施耐庵对书中的情节都很满意,只是觉得书名有点欠佳。当时还是施耐庵学生的罗贯中建议书名为《水浒传》,施耐庵一听,高兴得连声说:“好,好!这个书名太好了!‘水浒’,即水边的意思,有‘在野’的含义,且合《诗经》里‘古公檀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的典故,妙哉!”于是将《江湖豪客传》正式改名为《水浒传》。
所以这也是罗贯中与《水浒传》的一段渊源,那么为什么流传在后世中的《水浒传》作者中有出现过罗贯中的名字呢?这个或许让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
《水浒传》这部小说有一定的历史来源,实际参与创作者跨越了从宋元到明末的数百年,其中包括了民间说书人、文人、书商等,是一部世代累积型的长篇文学作品。生于元末明初施耐庵将所有的内容整理出来后形成了小说的题材,罗贯中做了协助参与其中加以润色及编排。
从早期刊本的署名上看,明朝万历二十二年福建建阳余象斗双峰堂刊本《京本增补校正全像忠义水浒志传评林》题罗贯中编集,明万历四十二年袁无涯刊《忠义水浒全传》一百二十回本署名是“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与之相近的还有明万历三十年前后容与堂刻本《水浒传》署名是“施耐庵撰,罗贯中纂修”。然而从其他文献中的记载看,郎瑛的《七修类稿》中曾经说过:“《三国》,《宋江》二书,乃杭人罗贯中所编。所以将罗贯中列于《水浒传》的作者之中也不为过。
而且《水浒传》面世后,对明末和清末的农民运动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很多农民起义效仿了《水浒传》中的部分人名或诨号,甚至打着《水浒传》的旗号也屡见不鲜。从而造成了《水浒传》这本小说在历史流传路上路途坎坷,曾几度被列为“禁书”的范围。然而,因为官方禁止印刷,后世流传的很多版本都是手抄版,或者说民间对于作者的流传存在错误也有可能,当然这只是小编个人的猜测。
对于《水浒传》的作者你有哪些见闻呢?说说你的经历!
文|原创、图|网络,欢迎点评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