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当天北半球白天最短,晚上最长。
早在约3000年前,周公就用土圭法测影,测得了冬至日,同时也是第一个被测出来的节气,因此冬至也被看做是二十四节气之首。
自古以来,冬至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节气,它也是一个盛大的节日,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可是冬至距离传统春节明明还有一个多月时间,这种说法从何而来呢?
实际上,冬至原本就是过年。
一元复始
在形容新年的时候,我们常用“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其实,一元复始这个成语就出自《易经》,复卦的卦象,对应到历法上,就是十一月,从卦象上来看,阳气从最下面开始产生,正代表着新一轮阴阳循环的开始(下图):
殷周时期所采用的历法,以夏历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日为岁首,古人认为,自冬至日开始,天地之间阳气开始汇聚,代表着下一个循环的开始,是大吉之日。皇帝在冬至祭天,百姓在冬至祭祖,君民一心,共同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数九寒冬
虽然前面说了,冬至日天地之间阳气开始汇聚,但这并不意味着天气转暖,正好相反,冬至日之后,才真正进入“数九寒冬”。
从冬至起,每九天算一“九”,古人通过观察,得出要九九八十一天之后,九尽桃花开,天气才真正转暖,也就是春分前后。其中最冷的,便是三九天,因此俗话有云:“夏有三伏,冬有三九”。
在我小时候,每到数九天,家中老人还会带着小辈们一起唱《数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来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我们不免要问,为什么偏偏是数九,而不是其他数字呢?
因为在中国传统认知中,九是最大的数,也是至阳之数,自冬至起,阳气渐长,经历九九八十一天,阳气充盈,天气自然转暖。
将近3个月的寒冬,也不能下地耕种,也没有互联网消磨时光,想约朋友出门也需要莫大的勇气,可总不能天天窝在床上等天气变暖吧,于是,聪明的古人便发明了九九消寒图。
画九和写九
九九消寒图是一种很有趣、而且颇具传统特色的岁时风俗,从冬至起,人们便用消寒图作为进九之后的日历,漫长而严酷的冬天,在写写画画之间,似乎也得到了很好的消遣。甚至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数九,还被视为一种逍遥。
画九,就是画一枝素梅,上有九朵梅花,每朵梅花有九个花瓣,共八十一瓣,代表着数九的八十一天,每朵梅花代表一九,每个花瓣代表一天,每过一天就用颜色染上一瓣儿,染完一朵花,就过了一个九,染完整枝花,就出九了,春也暖了。
写九的道理和画九是一样的,选九个九画的字,再用描红的方式,每天写一笔,每写好一个字,代表过去一个九,填完九个字,数九结束,春暖花开。当然了,中国人讲究风雅,虽说是选择九个字,但也不能随便写,要求九个字要连成一句话,并且要应景,比如: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風)。
饺子传说
中国人的节日,向来离不开美食。
冬至这天,中国各地的美食也不尽相同,姑苏人非常重视冬至,他们会为冬至准备特制的冬酿酒,加入桂花,香气逼人,还能御寒;在合肥人,冬至如果不吃面,就不算完整的冬至,有“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的说法;潮汕人把冬至当做团圆节,所以一定要吃汤圆……
在众多美食中,最有趣的还要数饺子,这是中国北方的习俗:
北方人的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呢?因为传统饺子的形状像人的耳朵,人们吃了之后就暖和了,不会冻耳朵了——相传,东汉时期的医圣张仲景,有一年发现很多人都冻烂了耳朵,医者父母心,张仲景看了之后非常心痛,于是就命令徒弟把羊肉和驱寒药物一起下锅,煮熟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形状,连同热汤一起发给病人,因其功效是祛寒,形状又像耳朵,所以取名叫“祛寒娇耳汤”。
原本冻烂耳朵的人,吃了张仲景的“娇耳”后,双耳生热,再也没有烂过耳朵。
据说,张仲景为人们发放祛寒娇耳汤那天,正是冬至日,后来张仲景去世,也是冬至日,人们为了纪念医圣,从此便有了在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时至今日,饺子经过上千年发展,早已不只是最初的“耳朵”形状,馅儿也不再是羊肉加药物,吃法也不仅限于水煮,特别是西安的饺子宴堪称一绝,造型美观、用料多样、味道各异,根据不同的口味,又有蒸、煮、煎、炸等不同的烹制方法,因此有“百饺百味”之说。
小结
冬至作为中国人的年,一直持续到汉武帝时期,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修改历法,剥落了冬至岁首地位,但丝毫没有改变人们对冬至的感情,反而,从汉代起,冬至成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节日,当官儿的要放假、老百姓要走亲访友,在外地的人也要准备着回乡。
冬至虽然名义上不再是过年,却和过年一样热闹隆重,因此有着“亚岁”或“小年”的美称。
在寒冷的冬天,冬至让人感受到热烈,勤劳智慧的中国先民,创造出许多有趣好玩的风俗习惯,也发明出许多美味可口的冬至美食,直到今天,依然被我们传承着,也将永远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