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晋到现在一直说洛阳纸贵,怎么一张好纸贵?价格是因为什么而上涨,为什么贵,纸店在抢购,还是在纸厂削减店员,然后纸浆的原料价格上涨。
唉,真实替古人担忧,好在现在的工商局管不了西晋的店铺。说起“洛阳纸贵”的起始缘由,得从《晋书·文苑·左思传》里的一句记载说起,这本书上说:“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您瞧,就这么一句话,十来个字,就把当时纸张价格上涨的时说了几千年。别烦,听我往下说:既然,这本书名里有“左思”这俩字儿,那么洛阳的纸和价格无疑的与这位左爷有关。话说西晋的太康年间,社会上出了位叫左思的文学家,说起此人,宋丹丹讲话,那可是相当的有才,就是因为这位左爷写的一本叫《三都赋》的书,受人欢迎,那欢迎的程度和销量,可能不比而今的韩寒、王朔之流差多少。想必这位左思先生的版税也没少交。闲话不提,这本《三都赋》大卖之后,在京城洛阳是铺天盖地的流传,什么正版、盗版、手抄版,估计当时没电脑,要是有的话,还得有电子版、网络版、手机版啥的。这个版、那个版的一闹腾,可了不得了,一下子这纸张的价码是蹦着高儿的往上涨,快赶上当今的房价了。原来每刀千八百文的纸,一下子涨到两、三千文,就这,还得天不亮就得排队、拿号才能买到。到后来纸张竟然销售一空;还有好多的人骑马、坐轿的跑到外地买纸,印刷、抄写这篇千古名赋。
再说这位左思,打小起,他爹就看不惯他,一直看不起他:这生的什么儿子啊,身材矮小不说,长的还呆头傻脑的,整个一弱智,仍街上都分不出穷、富来。最让他爹生气的是这小子说话还是个结巴。而人家左思可不管别人怎么看自己个儿,打小发奋学习博览群书。在左思眼里,东汉的斑固和张衡是他的偶像,对这二位崇拜的程度如“粉丝”一般。不为别的,就因为他看了这二位写的《西都赋》和《两京赋》,喜欢、崇拜的不得了。决心要象他们那样也写有一篇。据说为写《三都赋》,他收集大量的历史、地理、物产、风俗人情的资料。而且闭门谢客,苦写不止。居然用了十年的工夫,把这《三都赋》写成了!
你道这皇甫谧是何人,皇甫谧,字士安。生于公元215年,也就是东汉建安二十年,于公元282年,即西晋太康三年去世。他可是当时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闻名的大家。著有《针灸甲乙经》,还编撰了《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多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