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的糖耐量化得到了这么多关于体温的咨询。
来,今天我们就聊聊人体体温这个事儿。人是恒温动物,人体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与变温动物如青蛙、蛇等相区别,这种恒定对我们的生存很有意义。尤其是恒温动物可以在任何外界温度下,保持较高的运动水平,从而能适应更复杂的环境;而变温动物的行动能力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很大,在低温时还需要进行休眠。甚至有研究表明恒温动物或许具有应对现阶段全球变暖的进化韧性。
但是,对于人类来说,在环境温度一定的情况下, 平均体温增加,会消耗掉更多的能量;平均体温降低,则机体的反应速度和运动能力也会大大降低,而真菌感染的几率也会增加。于是就存在一个最佳温度,使得这两方面达到最优值——对,这个温度就是37℃。主管体温的“智能芯片”——体温调节中枢存在于下丘脑,它就相当于电脑测温软件。由于它的正常运作,我们在夏天时会满头大汗,在冬天时会瑟瑟发抖,这一系列生理反应都是为了保持体温的稳定。
人的体温也并非一成不变,它受昼夜变化、环境温度、性别、年龄、情绪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躺着的你、运动的你体温不同,小时候的你、现在的你体温不同,温和的你、暴躁的你体温不同,男性、女性体温也有别。一般来说:
早上体温低,下午体温高(约0.5℃);
进餐和运动后,体温高(一般不超过1℃);
婴幼儿体温高,老年人体温低;
女性排卵期、妊娠期体温高(约0.6℃);
气温低则体温低,气温高则体温高(一般不超过0.5℃)。
人体正常温度到底是多少?
说起来,在相同环境条件下,不同种类的体温计在同一部位的测量结果可能不同,同一种体温计在同一个体不同部位的测量结果也可能不同。通常定义的正常体温范围在36~37℃左右。根据《诊断学》 及 UTD 参考文献,我们整理了一份相对全面的“人体温度表”:
来源:丁香园
那么,只有达到相应的发热标准才算发烧么?不,还是你的感受说了算。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和美国家庭医师学会(AAFP)将发烧的最低标准定在了38℃;但他们同时也认同,发烧的体温标准也是有弹性的,人们应当注重自己的感受。而人们通过触碰额头或自己有“发烧了”的感觉,那很可能你真的是在发烧。
听说,人类体温“凉凉”了?
1851年,德国内科医生卡尔·温德利希(Carl Wunderlich)收集了2.5万人的体温数据,确定人体正常体温为37℃。
1992年,美国马里兰大学的医学教授菲利普·麦科维亚克(Philip Mackowiak)招募了148位健康受试者,连续3天、每天1到4次使用电子温度计测量受试者的舌下温度得到结论:正常人的平均体温是36.8℃。
从2000年起,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开始测量人的体温,并与19世纪南北战争时期的士兵体温记录进行比较。直到2020年,他们发现结果很令人惊奇:现代男性体温下降了0.58℃,现代女性体温下降了0.32℃。
2017年英国开展的一项研究也与上述结果遥相呼应。这项英国研究分析了超过3.5万名患者的25万条体温记录,结果发现英国人的平均体温为36.6℃。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在现代生活中,人类在冬暖夏凉的空调房里度过的时间很长,很少需要通过出汗来散热或者颤抖来御寒;同时久坐时间更长,运动更少,代谢低,产热自然减少。随着卫生条件的提高,使人类接触微生物机会变少,且由于时代进步,生病时也有抗生素和消炎药可以使用,使发热的机会急剧减少。所以人类体温降低也是我们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社会进步还真是让人类“凉凉”了啊!
不过,也有其它国家居民的体温与英美两国的研究结果大相径庭。例如,2008年的一项研究指出,巴基斯坦国民的平均体温仍然在37℃上下浮动。但是,不同人群体温的微小差别并不会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
来源:江苏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