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6月12日电:长江加快释放独特的文化魅力。
新华社记者赵宇飞,东方,冯源
今年3月,1986年震惊世界的三星堆遗址以辉煌的新发现“再次惊天”。
截至5月底,三星堆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已累计出土重要文物一千余件,包括青铜顶尊人像、大型青铜面具、黄金树叶、象牙精雕等。
这是本次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发掘出土的鸟型金饰片。新华社发
“它们既昭示着古蜀文明的辉煌灿烂,也彰显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雷雨说。
三星堆地处长江上游,是长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第三长河、中国第一长河,长江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滋养出厚重的长江文化。
“三星堆等重大考古发现实证,长江与黄河一样,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新伟说,两条大河的文明交汇在一起,最终形成了中华文明。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说,长江孕育出独特的稻作文明,也在文学、哲学、史学、书画艺术、科技等方面为中华文明发展和繁荣作出突出贡献。
长江正向世界释放出独特的文化魅力,而且,这个进程正明显加速。
去年11月14日在江苏南京召开的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提出,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要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深入研究长江文化内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也明确规定,要保护长江流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加强长江流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继承和弘扬长江流域优秀特色文化。
就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的同一天,在距离三星堆近2000公里的浙江浦江,专家学者们宣布:约1万年前的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文化源头,也是中华文明形成过程的重要起点。
在长江下游的上山考古遗址公园,一粒已炭化的“万年米”,是世界稻作文化在这里起源的实物见证。
“运用农作物植物硅酸体鉴定方法,中国学者在上山遗址找到了约1万年前具有驯化特征的水稻植硅体,说明当时的先民已在驯化野生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吕厚远说。
近年来,长江流域考古发掘力度正不断加大,除三星堆外,重庆合川钓鱼城范家堰南宋衙署遗址、浙江宁波余姚井头山遗址等也获评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多项考古成果填补全国乃至世界空白。
长江文化遗产不仅得到保护,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正在加速。
在长江上游的重庆涪陵区,参观者可乘自动扶梯深入长江40米深处,观赏保护罩内的白鹤梁题刻。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白鹤梁题刻记录了长江涪陵段1200余年间的枯水水文,被誉为“世界最古老的水文站”。三峡工程建设期间,为避免其淹没江底,中国文物保护工作者在原址建成水下遗址博物馆,成功实现水下文物原址科学保护。
如今,白鹤梁文化元素也已创造性融入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中。
在中国农民丰收节期间,涪陵以白鹤梁“石鱼出水兆丰年”古谚为文化载体,组织一系列主题活动,既让活动更有文化内涵,也助推白鹤梁文化的推广传承。
白鹤梁题刻是得到抢救性保护的三峡文物之一。三峡工程建设期间,共1100余处文物得到保护、约25万件(套)文物安全出土,是中国迄今规模最大、保护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文物保护工程。
越来越多的三峡文物正在“活起来”。三峡考古遗址公园群正加快建设,奉节白帝城、云阳磐石城等考古遗址将联合打造成旅游区;《归来三峡》《巫山神女》等文艺演出,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世界大河歌会等品牌活动,充分展现三峡文化的厚重……
沿江省市已纷纷采取行动,加速释放长江文化魅力。
这是在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内透过观景窗拍摄的白鹤梁。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重庆市在开展三峡历史文化资源摸底调查,推动三峡文物资源活化利用的同时,正在打造长江文化艺术湾区,并于近期举办长江文化艺术周,将长江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
湖北省则创新文物“活化”形式,将甜点做成曾侯乙编钟、勾践剑、虎座鸟架鼓等珍贵文物的形式,让游客“品尝”历史感和文化感;同时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以文旅融合的方式,向世界传播长江文化魅力。
“长江充分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未来其文化魅力将源源不断释放出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韩建业说。
来源: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