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潮流时尚

【黄梅戏起源于哪个省】黄梅戏究竟起源于何地?

黄梅戏到底起源于哪里?与安徽黄梅戏专家及人民日报张夏一起讨论(石雪峰)

《人民日报》 2017年1月12日,第19版记者张霞以《黄梅戏发源有新说》为主题发表文章,武断地得出结论。" ".最近安徽省专家通过田野考察和资料研究,提出了黄梅戏起源于安庆地区的新见解。

此说推翻了流传较广的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县的传统说法。”

记得1996年9月1日,《中国青年报》也是以《黄梅戏发源有新说》为题登载此类消息,说是经过安徽省太湖县农民作家宋海明研究,著名黄梅戏的发源地不是湖北省黄梅县,而是安徽省太湖县,其重要佐证是生于清同治年间的安徽省太湖女子胡普伢是登台最早的黄梅戏演员,她14岁上台献艺时,湖北黄梅的那位女演员(邢秀娘,本文作者推断)才刚刚出世。

其实,关于黄梅戏的起源早有定论,不知为何有人总要时不时拿出来炒作。黄梅戏起源至今有3到4百来年历史,明末以来能够找得到的史料很多,而前人给黄梅戏起源定义几乎是在他们亲历亲见亲闻的情况下进行的,真实可信,这些人中既有湖北黄梅的黄梅戏艺人,亦有安徽安庆的黄梅戏艺人,这些都是有据可查的。所以,我觉得记者张贺先生以“安徽省专家通过田野考察和资料研究”“成果”提出黄梅戏发源新说,多有牵强附会的因素。说句不该的话,以这样的研究“成果”做命题,似乎有不懂历史、地理和戏剧常识之嫌。

所谓发源,即源头,黄梅戏的前身是黄梅采茶戏,或曰黄梅采茶调,萌芽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前后)距今有400来年历史。黄梅采茶戏是由黄梅民歌小调和鄂东地区流行的山歌畈腔揉合而成的,由于黄梅是长江中下游著名的水乡,素有“十年九灾”之称,故在水荒年景里,人们便借助黄梅采茶戏为谋生手段,三五结成班社四处沿门乞唱,因而,黄梅采茶戏便流传到鄂皖赣三省周边广大地区。这已是众所周知的。张贺在报道中说:“安徽学者认为,湖北黄梅县发大水的时候,地处下游、地势更为低洼的安庆地区也是汪洋一片,难民想经过皖河流域各县进入安庆城内是不可能的,因此假定灾民沿途传播采茶音乐的路线图不能成立。”这段话偷换了黄梅灾民传播黄梅戏路线之概念。黄梅灾民是到皖西、赣北和皖南各地去乞讨并且传播了黄梅戏,为什么就一定要到安庆城里去呢?安庆地区地势比黄梅低洼不错,那是指江湖流域,但皖西属大别山余脉,皖南同样有高地和山区,安庆不是所有人都生活在船上。黄梅人从北路沿宿松到太湖、岳西、潜山、桐城,南路过鄱阳湖经江西湖口、彭泽到安徽东至、贵池、石台、东流、繁昌等地唱戏谋生是在情理之中的,通过上述地区,或陆路或水路进入安庆城是完全可能的,即便发大水时,安庆城也不是一座孤岛。这个连小学生都知道的浅显地理常识,作为黄梅戏研究的专家学者和《人民日报》记者编辑,应该是略知一二的。

由此说来,安徽一地通过《人民日报》和连前的《中国青年报》两次以同样的标题,抛出黄梅戏发源地有新说,至少有五个方面不能自圆其说,亦即混淆了视听。

第一,两次新说中都没有准确回答黄梅戏剧种名由来问题。我们知道,以行政区划命名剧种是戏剧命名的一个最重要元素,最浅显的常识,切不可忽视,否则便会误入岐途,钻进牛角尖。纵观全国大小剧种,大多以发源地行政区划名为剧种名,如京剧、豫剧、越剧、沪剧、汉剧、楚剧、锡剧、川剧、河北梆子、苏州评弹、东北二人转、安徽青阳腔等。由此可判断黄梅戏发源地是湖北黄梅县。据考证,黄梅戏名第一次正式出现是在安徽省《宿营松县志》上,民国九年(1920年)版《宿松县志》记载有“邑境西南,与黄梅接壤,梅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安徽黄梅戏研究专家们称,安徽太湖县石牌镇那儿有黄梅山,他们常在黄梅山上唱黄梅戏因而命名,又说他们常在黄梅雨季里唱黄梅戏因此命名。这两种说法都不靠谱,尤其是后者,更难让人相信,试想,黄梅雨季节里,江河横溢,人们都防洪防汛去了,谁还会静下心来唱戏,唱了又有谁去看呢?黄梅戏这样有影响,为何不叫皖剧、徽剧呢?为何不叫黄山(黄山名气亦很大)戏呢?安徽人是最讲究将地方的名产打上地方印记的,如徽墨(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宣纸(原产于安徽省宣城泾县,以府治宣城为名)、皖酒等。为何不叫黄梅戏为安庆戏呢?以徽商之精明,怎么会以近在咫尺的湖北省黄梅县命名剧种,那不是帮黄梅人做广告扬名,白白让黄梅人占了便宜吗?以精于生意之道的安徽人怎么会在这个问题上突然犯糊涂将自己独创的宝贝拱手相让呢?由此可推知黄梅戏是由湖北黄梅人民首创的历史说法比较准确。安徽省著名黄梅戏研究专家陆洪非先生在他的《黄梅戏源流》(安徽文艺出版社1985年9月第1版)一书中说:“水有源,树有根。”追根究底,黄梅戏起源于黄梅采茶调的说法,比较符合其形成的客观实际。至于安徽黄梅戏研究者王秋贵说,“黄梅戏的语言以安庆方言为基础,声腔以安庆民歌为基调”,是不足为据的。黄梅人唱黄梅戏,早年也是说黄梅方言的,只是近三四十年来才逐渐被安庆方言所感染。而安庆与黄梅毗邻,许多方言本身是共有的,不分你我,如“么事啊?”(什么事啊),两地说法就一模一样。语言这东西是相互交流的,史料记载,至少在清咸丰(1851)年间以前,安庆人唱黄梅戏就是咬黄梅县方言,正如何元炳诗中所咏:“为何不唱江南曲,都作黄梅县里腔”。“OK”是西方语,因为简洁好听,现在中国人也常说,你能据此说“OK”一语起源于中国吗?

第二,从剧种的关键发展过程定论黄梅戏起源地。湖北、安徽两地戏剧界和理论界一致认定,黄梅戏来源于黄梅采茶戏。黄梅采茶戏开始时是以一人独唱为主的独角戏,主要道具是渔鼓筒子,或花鼓、连厢等。清乾隆年间(1736—1795),黄梅中部地区孔垄镇邢家大屋出了一个天才女演员邢绣娘(生于乾隆九年,卒于嘉庆16年,即元公1744—1811年),她貌若天仙,聪敏伶俐,颇有“改革”胆识,她在前人基础上,将黄梅采茶小戏向前推进一大步,使之成为真正的高台大戏——黄梅戏,并从黄梅一路唱到京城,乾隆帝看了邢绣娘的戏后,被其婉转动听的曲调和生动的表演艺术所感动,还为其亲笔题写“采茶名伶”(此时黄梅戏概念还未完全形成)四个字,以示褒奖。黄梅戏从开始萌芽到后来成熟,主要经历了“道情和独角戏”(一个演员)、“两小”(两个演员)及“三小戏”(三个演员)、“三打七唱”(三个人执掌乐器,七个人出任剧中角色唱做念打)、“表演创新与管弦乐伴奏”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形成于明万历年间,第二阶段则是明万历后期至清康熙年间的事,第三阶段兴于清乾隆年间,止于民国14年(1925年),第四阶段起于1925年,成熟于解放后。上述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都是在黄梅完成的,而最重要最关键的又是第三个阶段,即“三打七唱”阶段,可以这样说,没有“三打七唱,便没有黄梅戏”。“三打七唱”的关键时期在乾隆年间,关键人物就是邢绣娘(以上见《湖北通志》和《黄梅县志》)。邢绣娘之后,便开始了组团外出,这样,黄梅戏便大规模地流传到与湖北黄梅接壤的江西、安徽等省周边地区,流传到安徽省安庆地区的那支定名为黄梅戏,而留在黄梅本土和传入赣东北、鄂南的那一支仍叫“采茶戏”。由此可见,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如果说,严凤英(1930—1968年)是黄梅戏皇后的话,那么,邢绣娘便是黄梅戏皇太后了。

第三,从知名演员登台献艺时间迟早亦可证实起源属地问题。当年《中国青年报·黄梅戏发源有新说》一文(作者晓荷、黄勇)称,“生于清同治年间的安徽省太湖女子胡普伢是登台最早的黄梅戏演员,她14岁上台献艺时,湖北黄梅的那位女演员(邢秀娘,本文作者推断)才刚刚出世。”这说明研究者和报道者占有资料不多,对邢绣娘其人不了解。邢绣娘是乾隆年间人,她登台演出(清乾隆年间)要比胡普伢(清同治年间)整整早一个世纪。黄梅县与邢绣娘前后的知名黄梅戏演员还有很多,如王耀文等,这都是清代以前《黄梅县志》上记载的。

第四,历史文献和教科书中有铁证。且不说《辞海》《辞源》《中国戏曲史》这些传统工具书、教科书中已有关于黄梅戏起源的权威定论,单从在安徽任地方官吏的官员书稿中也可找到证据。安徽专家普遍认为,黄梅戏历史约有200年,这比湖北记载的黄梅戏起源于黄梅采茶戏滞后100多年。如果安徽以胡普伢登台演出为黄梅戏起源的话,就更与历史不符了,清道光(1821)至咸丰(1851)年间,曾任过安徽省石台、东流、繁昌三县知县的何元炳(江西乐平人)经常埋怨安徽人,既不唱传遍北京、南京等地号称举世无双的“下河调”,也不唱悠扬的“江南曲”,却偏偏迷上了外地传来的黄梅戏,于是,在他的《樵桐别墅诗稿》里忧伤地叹道:“拣得新茶绮绿窗,下河调子赛无双,如何不唱江南曲,都作黄梅县里腔。”(以上见安徽地方志)。好一个“黄梅县里腔”,这一个“县”字真神,它不恰好说明黄梅戏源于湖北黄梅县么?还有。按年代推算,在何元炳官员对由黄梅县传过来的黄梅戏大发感慨时,胡普伢(同治年间人,1862年)还没有出世。还没有出世的人,何以创造出一个剧种,这不是咄咄怪事么?

第五,传统剧目是戏剧发源的最有说服力的实物佐证。黄梅县在清末就有“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黄梅戏剧目流传,到上世纪80年代,黄梅县黄梅戏理论家桂遇秋先生搜集整理的黄梅戏流传剧目多达近300出。如《王小六打豆腐》《毛子才滚烛》《瞿学富告坝费》等就是黄梅人写的黄梅戏剧本。《瞿学富告坝费》原名《三担谷》,反映的是清乾隆廿九年(1764)发生在黄梅县的一桩反腐败历史公案,曾一时轰动朝野。如果按安徽专家研究,黄梅戏历史只有200年的话,即黄梅戏起源于公元1820年前后,那么在此50多年前,黄梅人就在唱这出以真人真实为蓝本的黄梅戏,这又作何解释?安徽专家每次研究“成果”,只是拿一些当地流传的民歌来说事,并未能举证一些很有权威的剧本。至于后来由严凤英、王少舫等唱出名的《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都是解放前后根据黄梅流传的剧本改编的,那时安庆地区的黄梅戏剧工作者还经常到黄梅来采风,挖掘剧本,这都是不争的事实。

综上所述,《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作为全国最有影响的大报,随意发布缺乏历史根据的所谓考证消息,有碍于视听,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当然,黄梅戏这个苦命的丫头,在随黄梅艺人逃水荒下嫁到安徽省安庆地区,并在那里经历第四个成长阶段,即表演创新与管弦乐伴奏阶段,特别是西洋乐器的引用和伟大艺术家严凤英、王少舫等的深刻造诣,将黄梅艺术推向一个高峰,黄梅戏故乡的人们是非常感激的。不过,安徽黄梅戏之能登上艺术高峰,本身与黄梅人也有极大关系。解放后,安庆第一任地委书记桂林栖,后担任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长、安徽省委副书记等要职。他就是黄梅县杉木乡桂家畈人,他从小耳濡目染黄梅戏,并酷爱发源于家乡的这个剧种。他在任上大力发展黄梅戏,如安庆一解放,他就指示文化部门召集散落在民间的黄梅戏艺人,组建黄梅戏剧班社,从而有了严凤英、潘景俐等一代黄梅戏名流;他倡导创办黄梅戏校,大力培养黄梅戏后备人才,等等。对这些,安徽人至今念念不忘,称他“一个人救活了一个剧种”。而今,湖北省委和黄梅县委决定把黄梅戏请回娘家来,并开始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近一二十年来,湖北的黄梅戏出了不少的人才和剧本,省黄梅戏剧团在台湾献艺,受到宝岛人们的热烈欢迎,黄梅县和英山县黄梅戏剧院(团)分别带上自编的剧目晋京献演,轰动了京城。这都说明,黄梅戏回娘家后正在蓬蓬勃勃地发展,我们相信,黄梅戏定能在娘家焕发出更大的光彩来。

现在摆在两省人民和戏剧工作者面前的是:如何将黄梅戏推向更高的艺术高峰,而其发源地究竟在哪里,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没有必要纠住不放,更没必要时不时拿出来说事。何况在2006年申报“非遗”时,两地如同兄弟共同捆绑申报这个剧种,这就说明国家已承认两地都属发源地了,两地人民也都认可了。再说,历史早有结论,谁是真正发源地,不是一两篇文章就能改变事实的,尤其是不能仅凭一两点研究成果就轻言推翻前人的权威结论。例如,造纸、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这四大发明源于中国,后来在西方得到了极大发展,并且远远超过了中国,但西方人并未因此强词说四大发明源于西方,而仍然沿袭四大发明源于中国的定论。黄梅戏源于湖北黄梅,发展于安徽安庆,这是不争的事实,不正如四大发明源于中国而发展于西方是一个道理么?再说,在黄梅戏“申遗”时,将发源地称为两地共有,黄梅县已作出了很大让步,显示了黄梅戏故乡人民的高姿态,其发展地安徽应该感到满足了。而如今,安徽一些黄梅戏专家却想甩开真正的发源地黄梅县,而贪天功归一已私有,这作派不禁使人想到数典忘祖,想到站在巨人肩膀上独唱歌颂自己的赞歌的不道德行为,有辱于梨园之祖,如果已故安徽黄梅戏老艺人丁永泉等大师在世,是不会同意这种无端说法的。还有让人费解的是,新闻媒体猎奇报道,并且用上“推翻”等结论式语言,为一面之词推波助澜,客观上起到了伤害两地人民感情的极大副作用,令人惋惜。

不过,坏事亦可变成好事,因为安徽专家的刻意炒作,再次给了黄梅戏故乡人民一次澄清事实的绝佳机会,即广大受众可从中看到黄梅戏起源的真实面目。黄梅戏真正起源地在哪里,历史和事实胜于雄辩。

惟楚有才,黄梅县是一个善于创造大文化的县份,国家级“非遗”岜止黄梅戏一个?还有如雷贯耳的“禅宗文化”、“黄梅挑花”和“岳家拳”等。一个县拥有四大“非遗”,这在全国二千多县中是少有企及的。这是黄梅人民的骄傲!

作者为湖北省作协会员、黄梅县作协主席、黄梅戏研究专家。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