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潮流时尚

【女人不听话可以打吗】如果你有女儿,别让她太“听话”

几天前,松春为青霉素乐队的主唱张哲轩拍摄了新的浪漫故事。


一时间,网友的反应都是:马思纯,快跑!



原因无他,摇滚圈内,张哲轩的私生活是出了名的混乱。


其实,这并不是马思纯的第一个“渣”男友,两年前,她就因为欧豪而加重抑郁症,现在和张哲轩的恋情,又被说成“在垃圾堆里找男人”。


这个看起来挺乖的姑娘,不止一次为糟糕的对象奋不顾身。


难道,乖女孩真的都是为渣男准备的?



马思纯是个纯正的乖乖女。


她成长在一个中产家庭,家境优渥,父亲是公务员,母亲精明能干,还有一个偏爱她的小姨蒋雯丽。


可以说,她从小都被保护得很好,一路考上中传,进入娱乐圈,顺风顺水。


但是近几年,我听到马思纯的消息,都绕不开“抑郁症”和“胖”,拿过金马影后的她,最近过得并不顺。


这种不顺,刚好来自她的乖。


她说,家里从小的教育就是让她懂事,要听话,要让着别人,不能自我。




于是,她养成了讨好型人格,总是怕别人不喜欢自己,怕别人难过,以别人为中心,把自己放得很低,怕这怕那。


在高速公路上,她甚至不敢上厕所,只因害怕给司机添麻烦。


关于如何做一个不惹事的乖女孩,她说过一个细节:


高中时,她被同学霸凌,告诉家里人后,他们却说“好好学习,不要在意这些事。”


言下之意是,你听话了、变优秀了,乖乖的,就好了。


成长在这种家庭里的马思纯,习惯了服从、讨好,也压抑了真实的自我。


在家庭的压力下,她不得不乖,只等着有一天叛逆成反面的自己,或者把反叛投射在朋友、恋人身上。


所以,听话又优秀的马思纯,最向往的就是自信、不驯、张扬的人——朋友,她选了周冬雨,男友,她选了欧豪和张哲轩。


迟来的叛逆,都源于最初乖巧下的压抑。


所谓乖女孩,大多像马思纯这样,长于单纯、有家教的家庭,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听话、懂事、得体。不可逾矩,不可反叛。


可一旦遇到和自己相反的人,她们就会不自觉被吸引,性格差异越大,引力越强。


所以,乖女孩们总是无法抗拒不羁的渣男。



在张爱玲的《第一炉香》里,葛薇龙爱得卑微,明知乔琪乔是个花花公子,却还是飞蛾扑火,宁愿卖身养他,也要和他在一起。


她一步步踏进深渊,其实和原生家庭的冷漠很有关系。


当葛薇龙决定投靠姑妈,母亲明知她姑妈名声不好,却没有多问;


父亲一听说她因奖学金留在香港,二话不问就信了,匆匆回了上海。


后来葛薇龙结婚,被姑妈和乔琪乔当成赚钱工具,他们也始终都没出现。


而葛薇龙深爱的渣男乔琪乔,内在其实和她父母一样冷漠。她只是想在渣男身上,寻找曾经的缺失。


女孩寻找爱情的方式,大多沿袭自父母爱自己的方式:冷漠,造就匮乏;压抑,造就叛逆;放纵,造就失控......


而所谓找另一半,找的就是童年和青春期时,父母给自己的那种熟悉感。这种熟悉,让人觉得安全。


亦舒笔下的喜宝,从小缺爱,一直想找一个真心爱自己的男人,但因为家境贫寒,母亲总是跟她强调,在钱面前,自尊不值一提:


“女儿,如果有人用钞票扔你,跪下来,一张张拾起,不要紧,与你温饱有关的时候,一点点自尊不算什么。”


所以,受尽缺钱之苦的喜宝,即使想要爱,最后还是为钱出卖身体,只能说:


“我想要得到很多爱,如果没有爱,很多钱也是好的。”


图源 | 电影《喜宝》


她的选择,离不开母亲的阴影。


无论是葛薇龙,还是喜宝,她们都已经够好够优秀,但在关键时刻,依旧选错人。


这,就是父母对女孩爱情观的刻骨影响。



让女孩乖,不如让她们情感独立。


否则,你教出来的乖女孩,都是给渣男准备的。


何谓情感独立?简单一句话,就是不讨好、不依赖、不纠缠。这甚至比经济独立更为重要。


现在都强调女孩要经济独立,但一个情感不独立的女孩,渣男的三言两语,就能收买她的心。


就算她再能赚钱,也如同一个身怀宝藏的孩子,无法自保和自我满足。


而一个情感独立的女孩,不依赖男人,不和男人纠缠,早晚都能靠自己拼出一番气象。



记得在《流金岁月》一书中,蒋南孙家破产时,男友章安仁不仅不帮忙,还一顿冷嘲热讽。


看清渣男真面目的蒋南孙,即使付出了五年的感情,也毫不拖泥带水,转身就走。


对她来说,为了不值得的男人浪费自己的精力,姿态难看,得不偿失。


与其做一株缠着男人的曼陀罗,不如自己长成一棵高大的树,不惧风雨。


所以,直到她升职宣告事业彻底独立的那天,她说:


“我一切所有,全靠自己双手赚来,没有人拿得走。没有人爱我也不要紧,我爱自己。”


语气里全是坦然和骄傲。我想,这就是情感独立的女孩,最好的样子。


而这样的女孩,从不会为男人吃苦,只会为自己蓄力。



每个女孩,都应该像花一样被温柔以待,而不是陷入苦情的泥潭。


所以,如果你有女儿,一定要记得给她这“三感”,让她成长为一个情感独立的人。


1.看见她,陪伴她,给她安全感


童年时遭受的忽视和冷漠,是很多女孩情路坎坷的重要原因。


不被看见,她仿佛可有可无,不被陪伴,内心孤独。


因为觉得“我不重要”,所以长大后她们会为另一半拼命付出,刷存在感,只求被看见。


只有让她知道自己是重要的、是被关注的,她才能获得踏实的安全感。而不是疑神疑鬼,患得患失。


2.认同她,鼓励她,给她价值感


长时间被否定、打压的女孩,对自己的认知大多是“我不好”、“我不值得”。


这种低价值感,让她们既无法选择好的,也无法离开坏的。最终只能忍耐糟糕的人,蹉跎一生。


我一个朋友就是这样。


她从小被重男轻女的父亲嫌弃:


个子高,被骂吃白饭长成傻大个;


长得漂亮,被骂一肚子花花肠子不守本分;


好不容易离开老家去了大城市,被骂翅膀硬了不听话不孝。


她明明那么优秀,有更好的选择,最终还是回老家嫁了个配不上她的人。


问她后不后悔,她只说:“我就这个条件,哪轮得到我挑三拣四?”


所以,多认可、鼓励女孩吧,肯定和掌声,才能把她们推往更光亮的方向。


3.爱她,给予她,给她满足感


我认识的那些一心扑在男人身上,几乎放弃自己的好女孩,还有一个共同点:缺爱。


她们匮乏得像从没吃饱过的孩子,终其一生,都在寻找那个爱自己的人,弥补缺失。


所以,她们总是用卑微的姿态索取爱,却因为长时间的缺失,过度索取而不知足,伤人伤己。



女孩,是用爱来探索世界的。


只有拥有一个内在满足的灵魂,她们才不会向外去索取,盲目在男人身上寄托自己的下半生。


《养育女孩》里有这样一句话:


当你的女儿长大,你能看到你给她的教育,与她如今拥有的力量和品质之间的关联。


当你离开,一个优秀的女人会继续生活,她还把你教给她的一切传给她的后代。



养育一个情感独立的女孩,对女孩自己来说,甚至对一个家庭、一代人来说,都是一件幸事。


当女孩在安全感、价值感、满足感中长大,她们就明白:爱别人之前,先爱自己。


点一个【在看】,愿所有女孩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成长为更好的样子。


作者 | 芭那那

图片 | 视觉中国,电影《喜宝》剧照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