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丹咨询:
我和老公结婚五年了,婚前恋爱的时候发现老公通过手机和别人说话,但是因为是陌生人,所以好像在瞎聊,所以我不在意。
后来换了工作,又发现他和单位女同事暧昧。他一方面不和我分手,一方面继续和那个女同事吃饭或上下班。我知道后冷处理,他也和女同事断绝来往来找我。当时我家有一些变故,心软,很容易原谅他,一直在一起。
恋爱时,丈夫经常在交流时情绪崩溃,歇斯底里、叫喊、嚎叫、摔倒。一直这样分手的话,我会改的。
爸爸的苛刻和冷膜,不仅对我妈妈不好,我也没有感受过他的关心和关心,非常讨厌他,我一直羡慕亲密的家庭关系。
丈夫的家庭就是这样。公婆关心他,百依百顺,不管生活工作如何,都是他坚强的后盾。(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我的家人)我认为这是我心中理想的家庭。所以他脾气暴躁、幼稚、不成熟,稀里糊涂地嫁了出去。
结婚后才知道他是典型的妈宝男。缺乏责任感,成熟,缺乏主见。一两年来,他做得还不错。第三年暴露本性,开始养成老毛病,一直和工作中认识的新人暧昧,甚至已经上床了。同学起床后我爆发了。
为了孩子,我没有离婚,但心理上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如果我说离婚,他会用思想离家出走,自残,但都是试探我。
两个人还在吵架,他还很情绪化,动不动歇斯底里的噪音把孩子吓哭了。我该怎么办?
婚姻心理咨询解读:
我们看到了“困”婚姻中的一个女人:被动、无助、纠缠、痛苦。
在恋爱和进入婚姻的过程中,丈夫多次暴露出各种问题,变得越来越糟,但你总是因为各种原因妥协,继续和他发展。(大卫亚设)。
作为旁观者,“为什么找这样的人结婚?”可能会想。面对劣迹斑斑的对象,到底是什么让你和他在一起?如果你想离婚,但被丈夫用过激的行为抓住,是什么使你处于这种被动状态?(莎士比亚)。
第一,不管怎样,选择权总是在你手上
婚姻中让你昏昏欲睡的不是外部、丈夫或孩子,而是与自己更相关的。
婚姻是你自己的,人生也是你自己的。你可以爱孩子爱家,但不能因为孩子而委屈地留在婚姻里。当你对婚姻充满很多怨恨和不满的时候,很难给孩子真爱。(莎士比亚)。
不能让他以孩子为由或以死亡绑架你。因为如果你真心不想留在婚姻中,争取幸福和自由的权利总是在你手里。(大卫亚设)。
第二,有可能挽救这段关系吗?
你看,丈夫是一个幼稚、顽皮、脾气不好、行为极端的“熊孩子”,只会增加太多烦恼和不好的心。
虽然你不在了,但最终你还是回到了他身边,进入了家庭,也许有一天你能改变他。
但是,20多岁还不成熟的人,即使年龄大了,也不会自然成熟。只有通过学习领悟,才能慢慢成长。(莎士比亚)。
结婚前发现性格或价值观不合适。不要用对方的一句话相信他。不管他是真心想改,还是敷衍了事,最终结果基本相同。不经过长期的学习领悟,他还是会回到他的本性。
与其在这种绝望的婚姻中筋疲力尽,不如及时止损,解放自己,开始新的生活。(莎士比亚)。
如果你一直幻想丈夫的缺点减少,本性可能会改变,就要审视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执念。阅读自己的时候,才能做出真正符合自己要求的选择。
="417"/>三、要走出困局,唯有修通自己
一个人童年没有被爱、被珍视,往往极度渴望爱和照顾;而一个孩子被过于控制、照顾或溺爱,则极度渴望自由。
无论是缺爱的人还是被溺爱环境下长大的人,共同点都不会爱己爱人,就像受冻和受热都容易感冒一样。
两者容易相互吸引,若进入婚姻,缺爱的一方会因为得不到想要的爱而报怨指责、痛苦不堪,而另一方为了逃避控制和追求自由,会游离于家庭之外。
你本希望改写过去,渴望在亲密的家庭关系中收获温暖和爱,却发现自己越跑越偏,找到父母般的伴侣想去改变他,陷入强迫性的重复中。
没有人愿意让自己一直重复体验那些痛苦的体验,但是潜意识会带领他们去再次重复体会那些痛苦,如果不努力觉察与成长,很难从这种强迫重复中走出。
心理学家荣格说过“除非你意识到你的潜意识,否则潜意识将主导你的人生,而你将其称为命运。”
如何不让所谓的“命运”主导我们的人生呢?建议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师的陪伴和帮助,审视自己,了解内心真实的想法和需要,也能够提升爱人爱己的能力和内心的力量。
当你学习成长修通了自己,无论是留在婚姻,还是选择一段新的关系,都能够有比以前更强的经营关系、过好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