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丽云夏良通讯员李天彪
第一个
2014年以来,中国水力发电机容量和发电功率居世界首位,水能资源成为我国第二大能源主体。
2020年,中国水电发电量1.35万亿千瓦时,水电装机容量3.7亿千瓦,超过全球水电装机总容量的30%。建党百年前夕,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安全准点投产发电,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指出,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
1951年,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电集团)研制出新中国第一台800千瓦水轮机组,结束了我国不能自行生产发电设备的历史。2021年,由哈电集团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单机容量最大的白鹤滩百万千瓦水电机组,让中国水电技术登上世界最高峰。
70年时光,哈电集团数以万计的发电设备源源不断地把“光明”输送到全国各地和世界相关国家。哈电集团的装机量占全国装机总量的三分之一,水电装机占有率世界领先,为我国和相关国家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澎湃不竭的动力。
中国水电装机容量世界第一
白鹤滩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100万千瓦,比三峡的70万千瓦还要高。更值得骄傲的是,水轮机组全部由我国自主研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中国大型水电项目连续落成的高光时刻,并不能掩盖曾经技术落后的历史,中国水电工程师历经近70年的求索,才实现中国水电机组屡破纪录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电力装备制造从零起步,建立了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锅炉厂、哈尔滨汽轮机厂等。当时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仅为184.9万千瓦,不足哈电集团现在一个月发电设备设计制造的容量。
1951年哈尔滨电机厂接到中央指示,“抢制一台800千瓦立式水轮发电机组,能够尽快发电”。原机械部从全国各地调集了最优秀的技术人员来到哈尔滨电机厂,开始组织抢制发电机组,从此拉开了中国水电从无到有的序幕。
这台机组的水轮机高1.5米、底座直径1米,虽在今天的“巨无霸”面前是个“小个子”,但在当时却创造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奇迹。该机组于1951年12月22日完成转子超速总装试验,随后被安装在四川龙溪河下硐水电站,1959年迁到四川苏雄水电站,一直服役了近60年,为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70年后的今天,与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发电装机总容量相比,我国发电装机总容量增长了近1200倍。仅哈电集团生产的水电设备装机容量就占全国水电装机容量二分之一以上。
开创巨型水轮机组新纪元
从龙溪河下硐水电站的800千瓦,到白鹤滩水电站的100万千瓦,中国自主研制的水轮机组装机容量实现了1250倍的跨越。
40年前,葛洲坝水利枢纽正式投产发电,与这座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坝”的水利工程一起,由哈电集团制造的12台12.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正式开始工作,这也是当时我国首次完全自主研发设计的大型水电机组。
1997年,三峡工程从引进技术、合作生产到自主制造特大型水轮发动机组,迅速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技术的差距。在三峡左岸电站机组采购中,第一次有了实质性的核心技术转让。
以此为契机,哈电集团投入巨资进行技术改造,派遣数百人次赴海外取经,攻关70万千瓦机组核心技术,消化吸收后实现了赶超。
2004年,哈电集团等中国水电机组设备制造厂商与外企同台竞技,赢得了三峡右岸4台发电机组合约,掀开了巨型机组国产化的篇章。
从参与三峡左岸建设到三峡右岸自主设计、制造、安装,只用了短短6年时间,中国水电机组设备制造厂商完成了角色转变,走出了一条技术创新的成功之路,开创了中国巨型水轮机组设计制造的新纪元。
2008年8月28日,金沙江向家坝、溪洛渡水电站26台机组招标采购合同尘埃落定,这次大手笔采购,巩固了三峡水电机组国产化的成果,“中国制造”首次成为大赢家。其中,哈电集团中标10台,合同金额达44.27亿元。
溪洛渡水电站单机容量为77万千瓦,向家坝电站单机容量提高至80万千瓦,不断超越三峡机组。与此同时,由哈电集团承建的10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的研发也被提上日程,此后,更是被首批应用于白鹤滩水电站。
“100万千瓦”意味着能量密度极大,白鹤滩水轮发电机每个磁极容量是三峡水轮发电机的2倍,使其电压和电流超过了极限,带来极大的挑战。但最终,中国工程师不仅成功攻破技术堡垒,还把损耗降到了最低,电能转化率高达96.7%,每一滴水都不浪费,达到了世界大型混流式机组最高水平。
站在白鹤滩水电站发电机组的心脏——全球首台“零配重”通过验收的巨型长短叶片水轮发电机组转轮旁,哈电集团电机公司副总工程师覃大清说,自己见证了“中国智慧”以创新引领世界标准的全过程。
中国能源装备“走出去”
与国家能源需求同频共振,70年来,哈电集团不但研究制造出了第一台国产水电机组,还制造了第一台电站锅炉、第一台电站汽轮机、第一台汽轮发电机、第一台舰船主动力装置等200多项共和国第一乃至世界第一的装备。
1986年建成投产的巴基斯坦古杜电站,是哈电集团承接的第一个国际工程总承包(EPC)项目,也是我国首个走出国门的大型发电机组。
该项目开创了中国电站设备成套出口的先河,让世界为之惊叹,中国电力装备企业迅速成为世界动力装备行业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
由此,哈电集团相继开辟了越南、乌兹别克斯坦、印尼、苏丹、厄瓜多尔、土耳其、阿联酋等国际市场,中国能源装备大步走向世界。
今年1月底,哈电集团提供核心动力的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这也标志着我国核电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跻身世界第一方阵,向建设核工业强国迈出了坚实一步。
当前,世界正经历能源革命,绿色、低碳、清洁成为能源发展的主导趋势,风电、光电、核电、氢能等新能源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能源结构加快转型调整,以能源设备研发制造为主营业务的哈电集团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哈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斯泽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四五”期间,哈电集团要全力开拓风电、光电、氢能、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产业领域,实现由传统能源产品为主向新能源产品和产业方向转型,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来源: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