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小叶又和她丈夫吵架了。
原因是遥控器。小叶想看电视,但找不到遥控器,问在旁边玩手机的丈夫:
“遥控器在哪里?”
“在那儿。也许吧。"
“你为什么总是扔东西?单击
“好吧,我知道我错了。”
「你的错是什么?你说得对。"
“那就好。”
“你在说话吗?气死我了!”
“……”
小叶心里愁苦。找这个老公,一开始觉得他老实,觉得木讷,什么事都自己闷,和他吵架就像打了一拳棉花,无声无息,真的很烦。
萧烨和丈夫性格迥异,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因为他的性格很差。
找不到小遥控器,找不到与无所谓的伴侣无缝沟通的“钥匙”,真的很急。
不同的家庭,不同的规则
对夫妻的适合性进行了心理测试,这是从考虑双方原生家庭的角度切入的。(莎士比亚)。
自己的父亲和对方的母亲能成为好夫妻吗?
自己的母亲和对方的父亲能成为好夫妻吗?
自己的父亲和对方的父亲能成为好兄弟吗?
自己的母亲和对方的母亲能成为好姐妹吗?
参加者要通过对各自父母的理解,进行想象力匹配和评分。如果打得好,就记录5分;如果这种组合会变得一团糟,就记录负5分。根据匹配程度在5 ~ 5 ~ 5区间随机得分。
最后,将这四个值相加,可以得到最终数字。
分数越高,适用性越高。分数越低,差距越大。
在评分过程中,有人说:“当我要完成这项测试时,我感到不安,不想继续下去。”
有人这样喊。“我终于明白我和TA的矛盾是怎么回事了!我爸爸和他妈妈吵架了,真像!”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掌握父母的生存模式、互动模式、爱和爱的价值观,并深深铭刻在我们的人格和行动中。
有人说一对夫妇的床上躺着六个人。
也就是说,婚姻实际上是两个原始家庭的结合,很多问题往往衍生自原始家庭,但仅仅出现在我们的伴侣关系中。
《亲密关系》一书提到:
"开始和维持亲密关系的真正动机其实在于需求。"
“我们需要陪伴、照顾、理解、支持、接受、感谢、抚摸和拥抱睡觉,所以我们追求或吸引别人。”
所谓夫妻冲突是指夫妻双方有两种不同的要求,想要满足各自要求的沟通冲突。(莎士比亚)。
强迫性重复
我们内心深处的需求是如何产生的?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一辈子为爱情飞蛾扑火,她执着、倔强、愚蠢,努力讨男人欢心,乐在其中。
不能疲倦的作家对她的家庭暴力;
有夫之妇利用她来满足成就感。
搭档男友强迫她成为浴室女人。
理发师男朋友在她离开后立即和妻子生了孩子……。
但她说:
“这里是地狱,出去也是地狱,如果两边都是地狱,不如两个人在一起。”
“打我也没关系,总比一个人孤独地生活要好。”
但不巧的是,所有男人最终都离开了她。松子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那种“爱”。
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强迫性重复”,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人小时候形成的关系模式的不断复制。
松子的一生在不知不觉中,不断重复着与被迫无法正常恋爱的男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行为。
这种模式给她带来了不幸,但熟悉使她感到安全。因为——正是她小时候形成的模式。
松子的妹妹天生虚弱
多病,长年卧病在床。出于对小女儿的愧疚与怜悯,父亲把所有的爱和关注都给了妹妹,面对大女儿松子的时候,他总是板着阴沉的脸。松子偶然间做了的一个鬼脸,成功让父亲对她展露了笑颜,这是她童年生活中,第一次感受到父亲的爱与关注。
小小的松子记在心里,以为自己找到了可以获得“爱”的钥匙——“只要我做鬼脸,就能得到爱。”
后来,在爱情方面,松子不由自主地与父亲这种类型的人发生或爱或恨的强烈互动关系。
她一次次将自己置身于和小时候一样的“不被爱”的关系中。
又一次次笨拙地用逗笑别人的鬼脸,极力取悦她遇到的每一个像父亲一样无法让她感受到被爱的男人。
松子一次次让自己身处痛苦的关系,是潜意识中希望获得“修改童年”的机会。
她希望得到和父亲曾给她的不一样的回应,从而疗愈过去所受的心理创伤,满足小时候对自己特别重要却未能得偿的心理需求。
《亲密关系》一书中指出,孩童的两大主要需求是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儿时的绝大多数行为,也都以此为出发点。
年幼时,松子把她所有的注意力、所有对爱的需要寄托在无心关注她的父亲身上。
多年后,内心荒芜的松子,如同粘贴复制一般,迫切把对父亲的期望转移到其他男人身上。
残酷的是,就像昨天射出的子弹不可能打中今天的人;今天的人也不可能去满足我们昨天的缺失。
原来小叶的叽叽喳喳,甚至喜欢找茬吵架,是因为小时候家里比较宠弟弟,为了让爸爸妈妈注意到她,年幼的小叶总是通过大喊大叫、生气、摔东西等方式来吸引大人的注意。
而小叶的丈夫沉默寡言,是因为他小时候,在一次家庭聚会上,被地上的虫子吓到,却被大人误会是无端大呼小叫,被训了一顿,大冬天被罚站到门外。
类似这样不被照顾者看见,却遭受严厉惩罚的事情,在他的童年经常发生,所以长大之后,大小事情,他也宁愿自己扛着,不表达,不辩解。
他们性格迥异,却又彼此吸引。
因为对方带给他们的感受,正是他们小时候与照顾者的关系中所熟悉的。跟对方相处,就像童年亲子关系模式的不断复现。
最终,双方都要承受期望落空带来的压力、失望、愤恨......
摆脱“强迫性重复”的魔咒
潜意识的行为,或许曾在人生中某一阶段帮助,甚至保护了我们。
比如,松子就是靠着相信她只要足够努力就一定能赢得父亲的关注,才回避掉儿童难以消化的不被爱的痛苦,生存下来。
比如,小叶就是靠着相信她只要足够吵闹、足够“作”就能吸引父母的注意,才生存下来。而小叶的丈夫则相信,只有他隐藏起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不去与人争辩,才能天下太平。
最终,松子是努力了一生,也被嫌弃了一生。小叶和丈夫呢?也都没意识到,他们面对的已不是童年的父母,而是全新的人际关系,与人互动的方式也该换换了。
我们每个人也都或多或少带着来自童年的某些不符合现实的信念,和错误信念关联的行为模式。
当生活环境改变时,过去的保护性行为在新的环境里,反而变成了获得幸福的阻碍。
该如何化解与调整?我们看看《奇葩说》辩手傅首尔的启发性做法。
前不久,傅首尔与丈夫老刘参加了综艺《婚前21天》。
在节目里,傅首尔与辩论时“一言不合就开怼,一怼就没完没了”的形象不同,我们看到了她坚硬背后柔软的一面。
面对被自己不断吐槽的“咸鱼”老刘,傅首尔说:“这就是我的顶配婚姻,我不可能再跟另外一个人,拥有更好的婚姻了。”
傅首尔还在微博发长文感谢丈夫多年的陪伴,调侃两人老夫老妻早已是刎颈之交、患难与共的一生朋友。
“世界曾经薄待我,还好将你赐予我”这是强势惯了的傅首尔说的为数不多的情话。
傅首尔喜欢吵架,言辞锋利,一针见血。
这样的性格养成,得从她幼年说起。
傅首尔出生后不久,爸妈就离婚了,她跟着妈妈生活。
没钱、没房子,娘儿俩只得住进一个放米的仓库里。米仓里老鼠出没,吓得首尔哇哇大叫。
3岁时,妈妈再婚了,傅首尔被托付给外婆照料。
幼年的她,眼巴巴看着别人家的孩子有零食吃,有玩具玩,有妈妈疼惜......
为了尝一尝泡泡糖的味道,她让别人把吃得没味的泡泡糖给她,她接着嚼。
有一次,年幼的傅首尔喝下洗洁精,希望自己生病.....只为了让妈妈回来看看她。
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傅首尔,内心非常敏感、脆弱、自卑,警惕又充满“攻击性”是她的保护壳。
傅首尔25岁之前,跟学霸谈过恋爱,跟才子谈过恋爱,跟摇滚青年谈过恋爱,但最后都没办法相处。
童年的不幸让她不敢相信任何人,每每在与伴侣相处时,都“自动化”地出现和小时候类似的行为反应。她曾一度觉得“自己不大可能会结婚”。
后来,傅首尔通过相亲认识了老刘。
老刘与傅首尔的性格相反,他沉默寡言,生性散淡,无欲无求,颇有些“咸鱼”气质。
老刘跟傅首尔交往一段时间后,也发现了她的暴脾气。而当时的傅首尔长相普通,身材也一般般,工资也不高。
这样的女孩,满大街都是。但老刘没有选择离开,在了解首尔的童年经历后,他对傅首尔说了一句:“从今以后,我不会再让你受委屈。”
老刘真的做到了,哪怕傅首尔再尖酸、再刻薄、再小性子、再“作”,他也包容她的一百零八种坏脾气。
傅首尔也慢慢意识到老刘生性散漫的外表下,是善良温暖的内心。
昔日的针锋相对、咄咄逼人,不过是不断唤起儿时的自我防御机制,这种人际互动模式一度阻碍她通向幸福之路。
如今,需要做的是在大脑中按下“强迫性重复”的暂停键,尝试新的关系模式。
当我们看到自己在用什么样的方式,使自己不断地陷入同样的伤害时,便可以去思考,自己还能够用哪些与之前不同的,或者更合适的方式,去面对今天的事。
而一旦循环被打破,也就意味着,我们可以不再重复之前的不幸。
你是孩子的原生家庭
我们在原生家庭里成长,有喜乐,也有悲欢......
那些没有疗愈的创伤,如果我们没有发现和纠正,就会一直复制给我们的下一代。
如今我们也为人父母,此时的我们就是子女的原生家庭!
我们该如何让孩子避免开启不幸行为的强迫性重复呢?
第一,给孩子树立积极正面的榜样
如同前面提到的,孩童的两大主要需求是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孩子会天生无条件的模仿父母,通过和父母做相同的事,让孩子可以感觉“我们是一起的”,这就是归属感的需求。
家长给孩子做好正面的榜样,孩子自然可以习得可以让自己一生幸福的心理品质。
第二,父母通过正面的回应,来满足孩子连接父母的需求。
比如称赞孩子“像爸爸”或者“像妈妈”的哪些优点,给予孩子正面的回应和强化,孩子也就会朝着积极暗示的方向与爸妈连接,心中对归属感的渴望也会得到满足。
第三,尊重我们的另一半,并允许孩子和对方连接。
无论孩子像爸爸或者像妈妈,父母都需要全然接纳并为此而高兴。
当孩子连接的渴望被看见、被允许了,就不会那么强烈地在暗地里连接那些被否认的缺点。
也不要因为另一半的行为,否定他们是孩子父母的身份,因为事实不会因为隐瞒而改变,否认或隐瞒只会令孩子在潜意识里接收到他自身被否定的感觉。
愿天下的夫妻能够和和美美,同时也能够给孩子营造幸福美满的家!
延伸阅读
作者介绍
碎碎,尹建莉父母学堂原创内容编辑,记录我与这个世界的天马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