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潮流时尚

【脾的作用】湿气说|脾在人体的作用,为什么祛湿要健脾?

脾脏由左腹腔上方、横隔膜下方、胃和膜相连,与“狗舌、鸡冠一样”和胃、肉、嘴唇、嘴等一起构成脾脏系统。

脾脏是外周免疫器官之一,脾脏主要功能:供血、过滤血、藏血、产生淋巴细胞免疫功能。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并有“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一说。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也提出“养生要以脾胃为先”的观点,并把脾胃称为身体的基础和轴心,其重要性可见一般。

脾是蕴化湿气的主要脏器。中医讲到,脾能“蕴化水谷、蕴化水湿”,意味着脾除了有消化功能,还肩负着“化湿”的重要职责。脾虚者容易湿气重,而湿气重常常有伤脾胃的表现,恶心、作呕,消化不良、胃口不振,大便稀烂小便黄。湿气重者还会感到四肢困倦、无精打采,全身酸痛、麻木。

脾喜欢燥,不喜欢湿。中医认为,脾具有“土”的特性,土很容易吸水,所以湿气进入体内最容易伤脾,而现代人大多都存在“脾湿”问题。

脾胃出了毛病,症状主要可概括成8个字:纳呆、腹胀、腹泻、便溏。即不想吃饭、吃饭不香;不吃不胀,吃一点东西就发胀;拉肚子,水和粪能分开叫“腹泻”,水和粪均匀混合叫“便溏”。如发现自己有这几种情况,就该怀疑脾胃是不是出了问题,需尽快就医。

由于湿气的根本原因在于脾胃的蕴化功能不足。因此,祛除湿气,关键还得养脾胃。

与脾胃相关的中医治法很多,如益气健脾、温中健脾、燥湿健脾等。所用的传统中医方剂也有多种,如参苓白术散、理中汤、苓桂术甘汤、二陈汤等,这些方剂的组成多是食疗药膳中常用的食品如陈皮、莲子、茯苓、党参、山药、桔梗、薏苡仁等,这些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药食兼用之品在纠正脾虚、调理脾胃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夏季,护脾胃的好时机

作为生命健康的基础,脾胃一直都在辛苦地为我们工作,因此,一年四季我们都需要呵护它们,尤其是夏季。这是因为,在中医理论里,脾与四时之长夏(夏季最后一个月,按照太阳高度计算,即7月7日至8月6日)相应,是养脾胃的好时机。另外,夏天气温高、气候湿热,人们容易出汗,损耗了大量体液和营养物质,适合养脾除湿。但养脾胃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有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保健常识。

规律饮食、定时定量、细嚼慢咽。特别是胃本来就不好的人,更要少吃辛辣、刺激以及生冷食物。另外,要注意定时吃饭,不要狼吞虎咽,更不要站着或边走边吃,吃饭时不要讨论问题或争吵。

揉鼻头。每次揉鼻头20分钟左右,能改善胃胀气等症状。

按摩足三里。足三里(膝眼直下3寸处)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每日按揉50~100次,能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脾胃病变。

吃对食物。在长夏这个养脾的关键时期,应该结合健脾、祛暑、化湿等方法进行调补,可以吃些绿豆、莲子、丝瓜、陈皮、鸭肉、鲫鱼等。另外,多吃薏仁、茯苓和粳米煮的粥,也能起到滋养脾胃的作用。容易便秘的人要减少久坐,多吃绿叶蔬菜,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另外,脾胃差的人,不妨试试“四君子汤”,即用党参或人参10~15克、炒白术10克、茯苓30克、甘草3~5克,熬在一起,补益脾胃的效果很好,且药性平和。

常读“呼”字音。可以培养脾气,对缓解脾虚、腹胀、脾胃不和、食欲不振都有好处。

揉肚脐。一手掌心或掌根贴脐部,另一手按手背,顺时针方向旋转揉动,每次约5分钟,每日1~2次。此法能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或者两手分别紧贴肚脐两侧,上下来回搓动,搓至发热为止,胃胀、腹痛的人可以试试,每日2~5次。

饭后慢慢走。中医有“以动助脾”的养生观念,饭后散步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但“饭后”并非指吃完饭立刻就开始散步,而是要休息至少10分钟再进行,若吃得过饱则需适当延长休息时间,并且饭后半小时内不能做剧烈运动。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