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中国文化中,渔樵,尤其是白发渔樵,成为常用的符号和意象?
01
明代有个大才子杨慎,并不以诗词闻名,但他的词《临江仙》意境之深远,可谓中国诗词的登峰造极之作,并且,因为被《三国演义》选为开篇词,后来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也拿来做主题曲,《临江仙》脍炙人口,老幼皆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在这首著名的词中,有一句“白发渔樵江渚上”,指明了后面“惯看”“喝酒”“笑谈”的主语——白发渔樵,也就是打渔和砍柴的白发苍苍的老头子。
“白发渔樵”好像是中国文化独有的符号和意象。在诗词和绘画中,经常能看到“渔樵”的形象。
比如著名的《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局部
再比如这幅《渔樵耕读》
诗词中,就更常见了。
渔父醒,春江午,梦断落花飞絮。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今古。(苏轼《渔父醒》)
渔父,渔父,江上微风细雨。青蓑黄箬裳衣,红酒白鱼暮归。归暮,归暮,长笛一声何处。(苏轼《调笑令·渔父》)
今夜只扁舟,追千古,怀往事,渔樵侣。曾共醉,松江渚。(范成大《满江红》)
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张昪《离亭燕》)
樵担斜阳下,渔歌静夜闻。(陆游《生涯》)
暮龄喜共樵夫语,懒与诸儒论异同。(刘克庄《再和宿囊山三首》其一)
今天的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们,往往也乐于摆拍“渔夫”的形象。樵夫比较少见,因为砍柴比较少见。
为什么在中国文化中,渔樵,尤其是白发渔樵,成为常用的符号和意象?
对如此常见的渔樵形象,做出解释的,反倒不多。大家好像已经习以为常,不觉得有什么可说的。其实,这里面很有深意。不久前,读到赵汀阳专门分析这个问题的书《历史·山水·渔樵》,就很有意思。
02
在渔樵这个符号中,至少包含着三层意思。
第一层是白发渔樵的身份。渔夫和樵夫往往在山野中活动,远离喧闹的人群。这就创造出一种和现实生活的疏离感和距离感。渔樵也因此成为社会边缘人物。尤其是白发渔樵,自带历史感,和变来变去的社会进程,有所区别。
第二层意思是,渔樵对应着“山水”,而“山水”在中国文化中也有独特的含义,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山和水,而是带有超然物外、和社会有距离、亘古不变的意思。
第三层意思则是白发渔樵的讲述,也就是“一笑人间今古”“追千古,怀往事”。“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伴随着渔樵形象的,是他们多半在探论人间往事、古今兴替、谈古论今。渔樵的核心社会功能是历史的讲述者。
这三层意思构成了渔樵的完整含义。诗人、词人、画家在使用渔樵形象时,往往正是想要部分或者全部表达这三层意思。
03
对应这三层含义,深入分析,就窥探到中国文化很多深层含义。这些深层含义,我们作为中国人,往往“习用而不察”,反倒忽略了其中的独特之处。赵汀阳来一番抽丝剥茧,揭示了中国文化很多饶有趣味之处。
首先,中国文化以历史为本。这就区别于其他文化以神学或者哲学为本。因为以历史为本,所以中国文化的符号,都带有强烈的历史感。白发渔樵的形象就是如此。他们仿佛能穿越历史,纵贯古今,不管世事如何变幻,他们一直在那里旁观,时而谈论一番。白发渔樵就是历史老人的化身和具象。
樵夫这个形象,还因此演变出“烂柯”的意象。就是在表达穿越历史、贯穿古今的意境和感觉。
其次,山水是中国人的精神超越所在。在宗教文化中,精神的超越体现为超自然的神。而在中国文化中,则体现为俗世喧嚣以外的、大自然的山水。中国国画中,山水画是最常见的品类。这就是因为,中国人描绘山水,其实是在抒发精神的超越之感。摆脱繁琐、平庸的日常生活,寄情于山水之中。而山水之中的人物,当然就是渔樵。
最有意思的一点则是白发渔樵对历史的讲述。
中国文化以历史为本,这“落实”在哪里呢?就“落实”在一代代中国人对历史反反复复的讲来讲去。当我们无事闲聊时,聊的不是神和天使的奇迹,也不是高深的哲理,聊的就是过往的历史。
白发渔樵,简直就是最好的历史讲述者形象。他们有大把大把的闲暇时间,他们远离尘世,不受其他人的干扰,在深山老林里,在水边湖岸,“一壶浊酒喜相逢”,有一搭没一搭地谈古论今。
他们不是专业历史学家,再怎么聊,也聊不出论文或者什么新观点来。他们就是为了聊而聊,没有目的,水平不高,就是絮絮叨叨地聊来聊去。“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但就是这样,历史意识才深入中国文化的核心,中国文化才成为以历史为本的精神世界。
赵汀阳:《历史·山水·渔樵》,三联书店,2019年10月。
更多精彩,请关注公众号“李子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