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战争,才有了战士;自从有了军人,才有了战友。战友,是军人相互之间的称呼,是在部队同一单位同一时期服役的人,是吃在一起、住在一起、训练在一起,生死之交的兄弟。
战友,是一棵深植大地,任凭风吹雨打,却依然屹立挺拔的大树,它绿荫如盖,体现着古朴的韵致。战友情,像是一坛浓浓的家乡米酒,让人回味无穷。
一
2018年3月16日,铜陵部分参战老兵合影留念
战友,是个抽象的名词,却是精神上的血亲,融入了生命的名字,要比每个人的名字更重要、更温馨、更具魅力。刚到军营的时候,战友帮助我学文化、学知识、学理论,在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中,举着红旗,唱着红歌,入团、入党,连年被评为“五好战士”,在红色道路上,克服重重困难,伴我一路前行。
2019年4月,172团2炮连战友在浙江省江山市聚会合影留念
上世纪60年代,伟大领袖毛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向解放军学习”的号召。正是在这个号召下,人民群众打心眼儿里热爱解放军、在实际行动中处处学习解放军。对军人的尊崇,便是发自内心的敬意。这是何等的荣誉啊!那个年代,军人的钱不多,但军人的威望和形象在人民群众中是不可估量的,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出生入死,为国家和民族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有过非凡的光荣历史和铁的纪律;同时军人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通过教育,训练和干部、骨干们的传、帮、带,锻造出优良品质和优良作风。这种优良品质和作风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光辉的形象,战友精神是一般普通百姓所不具备的。
2019年3月,纪念铜陵县入伍50周年战友会,58师172团战友合影留念
回首人生经历,最让我和我的战友引以为傲的是:我们曾经是军人,为保卫祖国奉献了青春年华。岁月虽然凝固了太多的酸甜苦辣,但眼前莺歌燕舞的新画卷,分明闪烁着军人的光彩。每当我和战友在一起 ,就会想起那无数个日日夜夜充满诗意的军旅生活:那严格的训练,那实战演习的激越场景,那抗震救灾、抗洪抢险、国防施工、军事野营拉练、技能考核时挑战极限的响亮呼喊,还有那上前线作战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奋勇拼搏。军旅生涯盛满了战友的汗水和辛劳,也飞扬着当代军人的欢笑和激情。
2018年5月26日172团2炮连战友在武汉聚会合影留念
二
穿过军装的人都忘不了生命中那一段当兵的历史,忘不了贮藏在记忆中的当兵岁月。那些曾经的岁月,铁马金戈,历历在目,叫人难以忘怀。我们怀念军营岁月,铭记战友情怀,共同追忆军旅生涯,战友精神和崇高品质倍受鼓舞。
从精神层面看,战友是我这辈子最大的财富。为什么是一辈子而不是半辈子,更不是一阵子呢?要回答这个命题,从根本上讲,那就是我们是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的人民子弟兵的性质,决定了纯洁的战友情能代代相传,终生受益。
战友精神体现了开拓创新奔小康,与时俱进求发展的精神。与时俱进的精神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站在时代前列,在实践中勇于创新,其关键在于认认真真抓落实,实事求是,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今天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也在随之改变、提升。社会经济越发展,对人们的理想观念、思想觉悟、道德水准的要求越高,就越需要战友精神,弘扬正能量。同时,社会的发展也为战友精神的体现提供了更充分的物质基础和更广泛的社会关系基础和空间。
2017年4月,172团2炮连战友在杭州聚会。
左起:徐跃平、吴友斌、方敏、薛才生、徐德兴、孙土良、潘国际、武勇。
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召唤在一起。你来自边疆他来自内地,我们都是人民的子弟。战友,战友!这亲切地称呼,这崇高的友谊,把我们结成一个钢铁集体,钢铁集体!战友战友目标一致,革命把我们团结在一起,同训练,同学习,同劳动,同休息,同吃一锅饭,同举一杆旗……
这是《战友之歌》歌词。如此亲切的称呼,诠释了战友的兄弟深情,歌颂了战友情浓与血的战斗友谊,同甘苦共患难,包容理解是战友精神的核心,战友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战友精神是沉淀在心里挥之不去的永恒记忆!
2019年4月172团2炮连战友在武汉聚会。
左起:徐德兴、孙土良、方敏、徐跃平、王伦法、陈颖儿。
当过兵的人就是不一样,宁折不弯意志刚强。即使脱了军装,人们也不难看出,那个人有过当兵的岁月。这种特殊的职业,少不了必备的气质,一切成为历史,成为记忆。但对于一个当过兵的人,却永远忘不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三
战友精神,内容丰富而厚重。战友精神是红色资源的一部分,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发扬革命传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对党忠诚,令行禁止。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无数先烈以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忠诚,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发展条件。
1979年3月16日,对越自卫反击战部队凯旋回国,
图为172团2炮连4名连干在广西边境合影留念。
左起:方敏、严正刚、薛才生、石庭良。
在艰苦战争岁月里,“共产党员跟我上”是那个年代最常听见的口号,冲锋在前,牺牲在先,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的行动,胜过万语千言。这种感召力,激荡出对党的忠诚,是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是经得起生死考验的。
热爱祖国和人民,旗帜鲜明讲政治。当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有令即行、有禁即止,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只有对党绝对忠诚,才能跑好属于我们的“这一棒”。
其次,英勇顽强,无私奉献。战争是残酷的,军人是奉献的职业。我入伍时在58师172团2营营部当通讯员。参军第一堂政治课就是学习杨根思连长不朽的“三不怕”精神。老团长、志愿军老战士,长津湖战役的一等功臣,今年92岁的古文正老人,他1947年参军,是华东野战军1纵1师3团的战士。老人跟随部队,先后参加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众多著名的战役。他曾经给战友们讲亲身经历的战斗故事,讲杨根思的英雄事迹。如今的幸福生活,是一大批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出生入死换来的。
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长津湖战役一等功臣,
现年92岁172团原团长古文正及荣誉证书
中国人民解放军
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
朝鲜在国内为杨根思立起了一座纪念碑,朝鲜人民感激他的贡献,感激他用生命所做的一切,而志愿军也追授杨根思为特级战斗英雄,他所在的连队(中国人民解放军58师172团3连),被命名为杨根思连。
英勇顽强,无私奉献,是军人血性胆魄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军履行职责使命、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在和平年代,人民子弟兵同样冲锋在前,用血肉之躯建起了钢铁长城,98年洪水、汶川地震等等,每一次灾难来临,总能看到军人那熟悉和温暖的身影。
第三,执行命令,守时而为。《南征北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拍摄的第一部军事故事片,体现在画面上的战争气势十分壮观。它主要讲述了在1947年时我军和国民党为争夺土地而不惜一切代价去打仗的故事。凤凰岭阻击战斗,镜头交替表现敌我两军同时从南北两侧上山,自然日光造成“阴阳割昏晓”的效果。解放军抢先几分钟占领了凤凰山顶,等待国民党部队的到来。的确,敌人来了,尽管敌人很强大,解放军抓住战机,靠争分夺秒军事行动和英勇顽强战斗精神,抢占有利地形,最后夺取胜利。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胜利。任何一个成功的人,他都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守时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尊重。守时让别人觉得自己是一位诚实守信,有责任的人。守时是一种文明,守时也是一种美德。
第四,言而有信,说到做到。自古以来,信守承诺为人所崇尚,从“一诺千金”“一言九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成语获得证明。信守承诺是友谊得以巩固的基石。为人处事首要的一条就是讲诚信,在诚信的道路上,路会越走越宽,前景会越来越光明,有了好的人品,才能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样的人也值得我们真心深交,因为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战友品质,无论是对家人、对同事、都是以义相交,真诚相待,说到做到。不说大话、空话,不信口开河,不言而无信。
“保持军人的热血和闯劲”。浙江省江山市知名企业家凤舞九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松清战友(左),2018年荣获江山市首届“十佳退役士兵”奖。
第五,团结友爱,助人为乐。重情义,讲团结,善助人,是军人的基本品质。在军队中造就的就是集体主义,从战斗小组、到班、排、连谈心谈话蔚然成风,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讲的就是团结互助,相互协作精神。发扬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优良传统。在平时生活中,对亲人、对父母、对战友也是关怀备至,无不体现亲情、友情,即使到了地方,已经养成的这种优良品质和作风也不会丢掉和改变。
2019年3月战友合影,左起:李树生、洪方东、许忠发、黄志坚、方敏。
第六,坚持运动,注重养生。讲卫生,爱干净,主动作为。如叠被子,摆放物品,打理室内卫生,总是有条不紊,做到整齐划一。早起,主动打扫营区和厕所卫生,做好事不留名;晚睡,在小油灯下,孜孜不倦学文化,写日记,争当学习模范。
无论在部队,还是在地方,无论春夏秋冬,还是严寒酷暑,能够坚持体育运动,注重锻炼,这就是军人的良好习惯。
第七,坚持原则,做事有序。办事一是一,二是二。遇事有报告,办事有反馈、结束有总结,处事有分寸。从当兵参加第一次班务会开始,班长就教你如何学会讲话,如何表达个人意见,到主动发言总结自己学习工作;从传递口令、信号,到报告敌情信息;从口述战斗命令,到战斗结束总结,无不体现军人的严谨、干练、简要、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战斗作风。这种军人特有品质和作风,将受用终生。
1978年元月,172团2营炮兵连召开经验交流会,
图为连队干部与先进个人、先进集体代表合影。
第八,敢于担当,决不推诿。经过严格训练,在风吹浪打中摔打锤炼。有句顺口溜:苦不苦,想想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1971年,五十八师向东南沿海执行战备任务。野营拉练,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昼夜不停徒步行军80多公里,我和很多战友一样肩膀磨破了,脚板有泡很正常,甚至“三泡合一”(大泡中泡加血泡)。我连有个扬州籍16岁小战士,实在累得受不了。他说“苦不苦,4枚榴弹磨屁股,累不累看看两个肩。”后来在战友轮流帮助下,小战士一直跟随大部队前行。
军人无论遇到什么难事,如:失误、挫折、失败、或者胜利,都会直面应对,尤其是在战场面对凶残的敌人,个人处于生死关键时刻,“压倒一切敌人而绝不被敌人所屈服”的血性像烙印一般,流淌在全体官兵的血液中,传递在一代代军人的基因里。
第九,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士兵的津贴每月在六至八元的年代,一个月只花一元钱,剩余的寄给父母。在军营,衣服、鞋子破了自己缝;被子脏了自己拆洗,每个班都有一个修理箱,每个战士都有针线包,缝缝补补自己做,勤俭节约是风尚。我们都知道雷锋生前有个“节约箱”,是用破木板订成的小木箱,他把捡来的破铜烂铁,废螺丝钉、牙膏皮等东西都放在里边。需要的时候,他就从“节约箱”里面找出来,不能用的废品就拿去卖掉,卖的钱全部交公。这种勤俭节约传统铭记在心,并躬身实践。
雷锋生前向孩子们讲连队“节约箱”的意义
第十,紧张快干,办事利落。在军营,处处表现雷厉风行,紧张快干的战斗作风。如穿衣戴帽、列队出操、吃喝拉撒睡、行立坐卧走,一日生活秩序,无不体现一个“快”字。长时间在军营里养成了军人雷厉风行的习惯,退役到地方乃至到退休仍然能践行到工作和日常生活之中。
战友精神造就了事业成功,军人出身的成功企业家也不胜枚举。如:军校毕业的柳传志,当过五年汽车兵的王石,曾获全军技术成果一等奖、参加过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的任正非,曾任乌鲁木齐陆军学院教官的孙广信等等,这表明优秀企业家和军人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内在的共同特质。
历史长河川流不息,战友精神代代相传。对党忠诚、英勇顽强、勤俭节约等战友精神,作为一种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深深融入我们血脉的红色基因。进入新时代,我们传承战友精神,不忘初心,坚定报国之志、厚植家国情怀,积极投身于新时代建设的洪流中,为新阶段现代化幸福铜陵建设作出新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谨以此文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
作者: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