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娱乐休闲

千千阙歌c调吉他谱看这里!B站刷屏,抖音爆火?别吹了,这才是爷的青春



1980年,一天半夜两点,黄霑接到一个电话:你赶紧把旋律记一记,填上词,明天就录音。


对方是顾嘉辉,拖稿大王,三个礼拜写歌,作曲部分他就要用两周零六天半。


留给黄霑的时间不多了…


黄霑&顾嘉辉


那时没有传真机,顾嘉辉就在电话里口述曲谱,黄霑拿笔抄…


抄完一哼,几句歌词自然就蹦了出来: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淘尽了,世间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


短短20分钟,《上海滩》写好了。


写完之后,黄霑反而有点没把握,他没去过上海,黄浦江上到底有没有浪?


他找来一大堆资料,从半夜翻到天亮,都没结果,干脆把书一合,倒头睡了。


直到多年后,他来到上海,亲眼看到黄浦江,笑说:原来,船一开过就有浪…


黄霑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我们的童年里,有了港乐。


一首《上海滩》红遍大江南北,成了一代人的集体回忆。


那些年的港乐,是自带画面的。


那时候的电视台,还没有视频网站“跳过开头结尾”的功能,电视剧一集一集播,主题曲就听了一遍又一遍。


听不懂的粤语歌,也渐渐听出了亲切感。


“爱你恨你,问君知否”,是帅气潇洒的许文强,是貌美优雅的冯程程;



“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是为国雪耻的大侠霍元甲;



“依稀往梦似曾见,心内波澜现”,是憨郭靖和俏黄蓉,是草原驰骋、弯弓射雕…



那时候,街头有了录像厅,混着烟味和汗味的暗房里,反复播放着五光十色的港产片…


《当年情》的口琴前奏一起,狄龙、发哥、哥哥仿佛就在眼前…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是酒气溢出屏幕、洒脱豪情的快意江湖;



“傲气傲笑万重浪,热血热胜红日光”,铿锵磅礴,那是家国情怀;



“人生是美梦与热望,梦里依稀,依稀有泪光”,是飘逸,是淡泊;



“跟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是妖娆销魂,风情万种…



那些年的国人,还从未听过这样的歌曲:曲调深受粤剧影响,编曲却是学西方的,难得的是,歌词古雅,竟有久违的,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蕴…


根据黄霑的博士论文,香港粤语歌坛诞生于1974年。


在经历初期的探索酝酿,80年代开始,逐渐发扬光大…


而那些歌曲背后的人,更是令人大开眼界。


“辉黄”组合,曾承包港乐半壁江山,无数脍炙人口的经典,都来自他们。


谁能想到,写出儿女情长、豪情万丈的黄霑,竟然是个动不动飙粗口、开黄腔的“小黄人本人”…


顾嘉辉&黄霑


乐坛教父罗文,带头拍全裸写真,专辑封面上,公然露出美臀。


演唱会上,他穿着高跟鞋,衣服上有流苏、羽毛、晶片,闪闪发光,让人第一次领略到,男人的妖艳性感。



林子祥,永远留着小胡子,仿佛从来没有年轻过,一开嗓,就觉得他要唱断气…


但是不怕,再难飚的高音,他都上得去。


而当你以为他只会唱阳刚之歌,人家反手就是一首《分分钟需要你》,温柔得不像话…



因为声带受损、飚不了高音的梅艳芳,细品着那句“慢歌唱唏嘘,快歌唱反叛”,逐渐成长为百变天后。


那个早熟的女孩,不温婉,不甜美,还很前卫叛逆…


但就是她,后来被叫作“香港的女儿”,就算歌被禁播,都挡不住她火。



张国荣,已在歌坛摸爬滚打好几年,见过冷眼,听过嘘声,辛辛苦苦做出的唱片卖一块钱…


终于,他杀出一条血路。


《风继续吹》《Monica》爆红,而词作者和演唱者都没想到,人们喜欢这些歌,四十年不变…



那是一个连张国荣都要挨足七年才能出头的时代…


黄霑说,从八十年代开始,香港变成海峡两岸最能自由表达的华人普及文化重镇,港产流行曲开始传遍海外,连最不可想象的“非粤语地区”,也有人学唱。


那时候的歌手,千人千面、个性张扬…


他们那么不同,却又如巨大拼图里独一无二的一块,缺一不可。


港乐最好的时代,来了。


从左到右:甄妮、邓丽君、徐小凤

从左到右:许冠杰、关正杰、谭咏麟、陈百强





乌鸦是听着港乐长大的。


如果把时钟往前拨三十年,我的童年里,港乐意味着什么?


那必然是,一本精心呵护的歌词本。


贴着明星的贴纸,自创的花里胡哨的美术字,再配上认真抄录的歌词。那态度可比写作业虔诚多了。


必然还有,一盒盒自制曲目的卡带。


原卡带是从同学那里借来的,从中挑选最喜欢的,拿录音机翻录下来,凑成一盒卡带,就是专属于自己的心水歌单。


电视剧《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


那些年,谁家没有贴过“四大天王”的海报…


点歌台里,来来去去就是那几首,歌神的《吻别》、华仔的《一起走过的日子》、哥哥《沉默是金》、叶倩文《祝福》《潇洒走一回》、陈百强《偏偏喜欢你》《一生何求》…


大街上,男人们梳起黎明的发型;


谁都会比“我对你爱爱爱不完”的手势;


表白,那得半生不熟学上几句《每天爱你多一些》…



学生时代的我,对港乐有多痴迷?


可以省下一星期的午饭钱,斥巨资(九块八一盒)买磁带;


CD流行时,放学后就背着书包在音像店里流连,搜罗港乐遗珠。最大的成就感,是向朋友安利他们不熟悉的歌手。


还有,从各种八卦杂志里,窥探那个远在千里之外的土地上的人和事。


而因为太遥远,道听途说的故事,都变成了传奇…


电视剧《想见你》


那些年,有人为谭咏麟还是张国荣厉害,争得面红耳赤。


双方粉丝互撕对方偶像海报,公园偶遇互吐口水,颁奖礼上给对方喝倒彩,其激烈程度,不亚于今天网上粉丝互掐。


正如后来黄子华所说,这是香港有史以来最大的“撕裂”,光是说“谭咏麟和张国荣”就值得打一架,“应该是张国荣和谭咏麟”…


闹到最后没办法,谭咏麟宣布退出颁奖礼,张国荣宣布退出歌坛,才得以收场。



那些年,有个叫Beyond的乐队,居然写歌致敬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


歌词是这样的: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接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


据说曼德拉后来听到这首歌,不禁潸然泪下。


歌曲唱出了抗争和希望,原来在香港做的音乐,可以跨越千山万水,让远方的人不再孤独…


Beyond乐队 从左到右:黄家驹、叶世荣、黄贯中、黄家强


那年,有个叫陈慧娴的姑娘,24岁已大红大紫,但她却选择在这个时候,连开六场演唱会,告别歌坛,去美国读书。


歌迷们红着眼,看她在舞台上轻轻摆手,一曲《千千阙歌》唱出了离别愁绪,也涌动着意难平…


同场伴舞的,还有陈小春和谢天华


五年之后,陈慧娴回到香港,歌坛早已换了人间,旧梦难拾。


2003年,她在推出专辑《情意结》后,再次宣布退出歌坛。


命运从来弄人,她没有想到,这首主打歌在十九年后,被网友打捞出来,成了爆款,火遍视频平台。



就在陈慧娴转身离开去读书的那一年,20岁的王菲,以王靖雯的名字出道。


这个来自北京的女孩,对改名的事挺介意,但没办法,那年的香港人,居然觉得“王菲”这个名字土…


人在他乡,唯有奋力拼搏,她苦练粤语,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唱出了爆款《容易受伤的女人》…


再后来,她改回了原来的名字,在音乐上做自己。


那才是真实的她,随性、率直、通透,也正是这种特质,把她推上了天后的宝座。



这是九十年代的香港歌坛。


男有“四大天王”霸屏,李克勤、许志安、郑伊健…一群人在抢着当“第五大”。


女歌手,梅艳芳、王菲、郑秀文、林忆莲、彭羚、梁咏琪、陈慧琳…每一个拎出来,都很能打。


那是神仙打架的年代,各大颁奖礼、TVB台庆,星光熠熠…



那时候在香港出道当歌手,简直是生不逢时。


顶流们不仅强大,还争相内卷,每年都要像学生交作业一样,交出漂亮的成绩单。


没办法,在乐坛厮杀,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一张专辑里,没有拿得出手的经典,上不了金曲榜,就会被乐评人批,人气下滑,如果唱歌跑调忘词,那简直要被摁在地上鞭打…


但也是这样的时代,才卷出一茬又一茬优秀的歌手,也培养出了一批挑剔的听众。


大家都是见过世面的,看过天赋异禀的歌手拼尽全力,后来才会硬气地说:现在的某些顶流,凭什么我要忍你?






1995年,新秀歌唱比赛。


这个曾出过梅艳芳的比赛,已经好几年没有令人惊喜的新人了。


但这一届,很不同。


季军,是一个大大咧咧、爱笑的小护士,歌声却格外温柔、真挚。


冠军,模仿张学友超高难度唱腔,竟毫无破绽,于是被媒体称为“张学友接班人”。



他们识于微时,一起出道,一同走红,做了半生的知己,时至今日,依然是港乐圈里最耀眼的明星。


这就是杨千嬅、陈奕迅…


多年之后,有一首歌,这样形容他们的关系:刚好彼此得不到,永远有永远枯燥,各有各忙最初想要过的一生,已望到,我们已,刚刚好。



不知道从何时起,香港乐坛再也没有出过巨星。


但依然有这样一群人,替我们唱出心声。陪伴我们跨越千禧年,走过少年、青年,步入中年。


一出道就被吐槽不好看的女孩,刻苦用功,最后也能插上翅膀,高歌《我的骄傲》。


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她是港圈劳模,女版刘德华,凭实力红了20年,成为港乐最后一个天后。


前几年开演唱会,香港出动半个娱乐圈为她撑场。


容祖儿演唱会嘉宾: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郑伊健、杨千嬅、林俊杰、李克勤、张信哲、twins、关智斌、古天乐、谢霆锋、张智霖、草蜢、古巨基...


还有两个,十来岁的小女生,一个个子不高,一个脸宽有雀斑,唱功平平,却突然火得不行。


这是香港最成功的女子组合:twins。


娇媚可爱,青春无敌,唱出小女生的快乐与哀愁,痴心和努力,莫名动人。


以至于多年后的今天,阿娇拍烂片,也没人舍得骂她。


毕竟,她可是我们看着长大的小姐姐呀!



在寂寞无聊的青春里,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在社畜喘息的间隙,港乐真的给了我们太多治愈。


有一种不安,是:为何还没有初吻便要怕失恋,约会未完便挂念,傻得我晚上过分祈求明天,以为你会在眼前。


有一种卑微,是:在你悲伤一刻必须解慰,找到我乐趣,我甘于当副车,也是快乐着唏嘘。


有一种冷静,是:青春仿佛因为我爱你开始,但却我看破爱这个字。


有一种领悟,是:全靠当天喜欢过错的人,今天先会自我解窘,明白小小的失恋不害人,更加添我成熟感。


有一种选择,是:任他们多漂亮,未及你矜贵。


有一种痛苦,是:何不把悲哀感觉假设是来自你虚构,试管里找不到它染污眼眸。


有一种遗憾,是:爱得太迟,有些心意,不可等某个日子。


有一种决绝,是:没有心,别再拖,好心一早放开我…


……


明爱、暗恋、虐恋、失恋,自怜、嫉妒、诅咒…


感情里的弯弯绕绕、隐秘幽微,那些说不出来的细枝末节,港乐里都能找到…


不仅如此。


港乐里还有亲情、友情,有社畜日常、中年危机、“剩女”心声…


他们为少数群体发声,控诉网络暴力,关注环保问题,为该不该拆一条街提出质疑…


他们敢于表达,灵魂对自由的渴望。


那一首首乐曲,怀着包容和悲悯,抚慰着世间的痴男怨女,芸芸众生…


只是,听着听着,有些歌和有些人,就不再拥有姓名…


还有些人,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1993年,Beyond主唱黄家驹从舞台摔下来,陷入重度昏迷,几天后去世,终年31岁。


几个月后,已昏迷一年多的陈百强离开人世,终年35岁。


2002年,罗文去世。


2003年,哥哥、梅姐先后离世,《芳华绝代》成绝响。


2004年,黄霑病逝。


2018年,卢凯彤坠楼身亡,年仅32岁,At 17从此不再…






港乐最好的时代,无疑是过去了。


只是这些年,它时不时诈尸,或者借尸还魂。


B站刷屏的《处处吻》,抖音爆火的《情意结》…


综艺、电影,借着它卖情怀。


大湾区的哥哥们,带了一波波流量,《友情岁月》旋律一起,DNA动了…


电影《梅艳芳》上映,无数年轻人,被梅姐80年代的金曲圈粉…



最近,配合某综艺的开播,网上有一个话题:为什么我们需要港乐?


老实说,我也说不清,甚至觉得,谁说我们都需要港乐?


但我知道,当年它流行时,从来不是靠什么强硬推广,也没花过一分钱买热搜。


它不流行了,听众随缘,也始终有人牵挂。


听音乐,从来是私人爱好,人气有聚有散,不可强求…


但我相信,总有一些人和我一样,那些港乐带来的抚慰,早已与青春水乳交融,不分彼此,变成生命的一部分。


我们都在港乐坐标里,找到了不同时期的自己。



陈奕迅有一首歌,叫《苦瓜》。


歌词写得很有禅意:


大概今生有些事,是提早都不可以,明白其妙处…


真想不到当初我们也讨厌吃苦瓜,今天竟吃得出那睿智,愈来愈记挂…


说真的,现在听回那些老港乐,当年只道是寻常的熟悉旋律与歌词,愈发觉得深情、温柔、真挚。


当年的热闹繁华褪去,留下的都是无穷回味…


我们,都变成了有故事的人。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