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娱乐休闲

依靠耶和华,干货看这篇!行之四忌:强大行动的指南(9.4)

强调行动力的“敏于行”是仁学实践的核心要素,9.1讲敏于行的三项支点,利、命、仁,不可说,但是可行,仁学的行动力无不着力于三者。9.2讲行动力的基本方法,是要博,还是要专,这是仁学实践的基本方向问题。9.3行动力表现在对于礼的选择,依俭、泰的原则,选择适宜庶民发展的礼乐。9.4是仁学行动力的著名的“行之四忌”,即绝四原则,指出仁学的行动力专注于内在自主人格的成长,而非外在的物质化要素。此是仁学行动指南。

9.4 子絶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参考译文]孔子没有以下四种毛病——不悬空揣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唯我独是。

此章讲的是仁学“行之四忌”,此四者乃为“敏于行”之大忌,从此“不仁”者入手,可以窥探到仁学实践的特点,以及敏于行的内在要求。

第一是意,“意”指推测,是毫无根据的凭空猜测。大变动社会中,纷繁复杂,变化纷呈,要以“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理性主义来应对,谈何容易?世界呈现出非理性的状态,自然而然地,生存于其中的人们也会以非理性的方法应对,这是人的常态。如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背后议论人的差使,世间几人不为?又如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礼崩乐坏的逻辑混乱必然滋生出个体的“既欲其生,又欲其死”的逻辑矛盾,“恍惚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懊悔、无助的场面时时出现。这种臆想,使得仁学的实践脱离了扎实的日常生活的细节,离开的仁学的成长模式,使得仁学不能落地,无法实现仁学指向内在自主人格成长的迫切任务,“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此非臆想所能完成。意者,危害极大,此为四忌之首。若能戒除臆想,仁学实践的理性主义必然显现。

第二是必,“必”指武断,是不留余地的绝对肯定。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世界真理并不会自然显现,世间若无人的强大能动性,也不会有必然性,因此,事在人为,不为,焉知不可为?这也是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孔子仁学,确实是指向一个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世间的一切必然性,都不足以指导仁学的实践,因此,仁学的实践是,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没有任何必然性可为,正如西方传统所言,上帝死了,一切皆有可能。这里的上帝,指向必然性,完全依靠上帝教条的日子一支不复返了。

因此,依靠教条而应对大变动社会的挑战,必然背离仁学之道,子路就是个明显的例子。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教条主义害死人,子路即是明例,《论语》也一再以孔子为例反复强调远离教条。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第三是固,“固”指固执,是不知变通的拘泥己见。仁学理论虽然繁琐,但是,经过孔子的整理,其意义其实不难掌握,“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我欲仁,斯仁至矣。但是,仁学的实践其实是最难的,“无适也,无莫也”,它将所有的仁学已有的理论完全推翻,需要在实践中自我重构,任何是不知变通的拘泥,都将被礼崩乐坏的现实证明是错误的。

古代的先贤圣人的经验可滋借鉴,但并非我们行动的指南,“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周礼渊源流长,但也非机械复兴,而是需要进行周礼的革新,从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改之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原来的奢、易,革新为俭敬,从原来的贵族的奢侈品,改变为庶民的必需品。政治也需要改革,从原来的贵族的民免地耻的封闭政治,改变为开放的促进庶民有耻且格内在自主人格的发展,使民兴于仁,唯有如此,才能应对当时诸侯的激烈竞争,立于大国之间。

第四是我,“我”指主观,是无视客观的过于自信。仁学是一个不断突破、塑造自我的过程,“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因此,仁学是一个“有己无我”的过程,己是自己的客观存在,而"我"是主观臆想。

仁学的实践并非一个没有自我的过程,“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仁学的实践是从“己”出发的过程。但同时,仁学实践是需要舍弃主观盲目自信、自我封闭的过程。“仁者爱人”,仁者的实践是不断舍弃旧我,实现新我的过程,它是一个新人的塑造计划,实现从小人到大人的发展。

宋代大儒朱熹认为,这四者并非单纯的并列,而是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四者相为终始,起于意,遂于必,留于固,而成于我也。盖意必常在事前,固我常在事后,至于我又生意,则物欲牵引,循环不穷矣。”朱熹的解释具有一定的道理,但四忌中可四者同时出现,在变动社会的行动决策中,更多的是单独出现:社会变动因素太多,易生凭空猜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但知彼知己绝非易事,不留余地地绝对肯定符合人之常情;变动社会万事不居,凭自身经验行事应是通例,但变动社会之下,需要有《孙子兵法》中的“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这对应变者提出非常高的要求,需要有“智、信、仁、勇、严”的集成;“毋我”就更难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要超越“利”与“我”,需要有超自我的能力和境界,此非一日之功。此“绝四”,说者容易,行者实难,但仁学中的“敏于学”要有效果,必须以此为基础。可见仁学实践决非易事,孔门弟子大多日月至之矣,已实属不易。

仁学来解释经典,可以填补《论语》篇章间的空隙,让我们了解到完整的仁学,同时也能够见识到仁学的强大解释力,同时,也可以丰富仁学的内涵。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仁学的内涵,敬请加入视频慕课《论语启蒙:论语的法典化解读》,或参考《仁者无敌:仁的力量——大变动社会的生存之道》(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中人人格论:论的法典化解读》。以下是《论语启蒙》的课程简介。

现代世界被认为史上罕见之大变局,当今中国也处于快速的现代化进程之中。身处大变动社会之中,需要有相应的生存与发展之道,与中国传统大一统社会的生存方式相异。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中心,而仁学是儒家的核心,是孔门弟子为全面阐述仁学编纂而成。它是处于春秋礼乐崩坏大变动社会条件下的“仁魂义行”的生存智慧,提出在礼崩乐坏之下,遵循真理其实是可行的(“志于道”),但需要遵循仁学的生存和发展之道,其要点为尊重人的自然属性(“兴于诗”),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立于礼”),需要有遵循美德的技巧(“据于德”),能够克服遵循美德所带来的高昂成本(“依于仁”),强大的行动力是根本应对之道(“敏于行”),这样,就能够化解礼崩乐坏带来的惧、忧、虑(“成于乐”),这对于身处目前改革开放的中国也同样适用。本课程通过法典化解读《论语》阐述大变动社会生存智慧,即“志于道、据于德、立于礼、依于仁、敏于行、成于乐”,以此作为安身立命之道。


作者原创申明:本头条号的所有文章系作者独创,享有著作权,请勿抄袭。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