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曾幻想过自己是个天才,过目不忘,学习起来又快又好。
或者有一天,发明了一种装载所有知识的芯片可以植入大脑,这样就能省去很多痛苦的学习过程。
天才的世界似乎永远是个谜,因为天才的高度太难企及,我们就创造了很多影视和文学作品,试图还原他们的生活与思考。
今天,HS研究酱就为你盘点了5部讲述天才的影视剧,一起来了解那些“世界级天才”背后的故事。
《美丽心灵》
A Beautiful Mind
《美丽心灵》 A Beautiful Mind
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病痛活下去
——约翰•纳什
影片上映于2001年,讲述了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博士生约翰•纳什年纪轻轻便发表了著名的博弈理论,而之后却饱受精神分裂症的困扰,一度严重影响他的研究与家庭生活。
尽管他需要竭尽所能才能够分清现实和幻觉,但最终在妻子的支持和自己十几年的不懈努力下,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作为一名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电影主人公约翰•纳什的博弈论几乎操控了我整个学期,现在想起来那些被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支配的日子,依然会忍不住发抖。
看了这部电影后,竟然有点庆幸自己曾经学过他的理论,毕竟如果接触过大师的作品,哪怕是皮毛,也会让我觉得与这个天才产生了一些联系。
影片的精彩之处在于后半部分的奇妙反转。前半部分的约翰•纳什似乎在经历着一场顺遂的人生,尽管在学校不太合群,但他有一位不离不弃的室友,室友还有一位可爱的侄女,同时毕业后被军方看中去破译苏俄的密码。
然而这一切在后半段却被告知全部来自纳什的幻觉,就连观众这时候都宁愿相信纳什所看到的,毕竟天才怎么可能犯糊涂。
直到有一天,纳什发现室友可爱的小侄女在这数十年间从未长大,他才明白这些人都不是真实的。之后,他开始了漫长的和自己的幻觉从搏斗到和平相处的过程。
精神的力量可以有多强大?在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已经如此混乱不堪之时,他依旧没有放弃任何好转的可能,没有放弃一个智慧生物对世界的观察力和思辨力。
生物的肉体是何等脆弱,但人类之所以被认为是有智慧的,就是因为坚持理性的思维让人坚强。
《万物理论》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万物有理论,唯爱无尽头
——史蒂芬•霍金
2018年3月14日,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作为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他的离世引发了社会大众的一致怀念,这个时候重温这部电影,了解这位天才背后的情感世界也是非常合适宜的。
这部影片的名字叫《万物理论》,乍一看还以为是讲述霍金的研究理论的纪录片,但是影片中鲜少看到复杂难懂的宇宙学说,大多是爱情里的鸡毛蒜皮和细水长流。
所以影片为什么想要起这样一个名字呢?影片导演詹姆斯·马什解释说:“万物理论也可以是爱的理论——如果你这样认为:爱就是一切的话。”
霍金的生活好像是静止的,因为他常年保持着一个姿势。但作为一个脑子里装着宇宙的人,他内心的复杂与情绪的跌宕实在太难表达。
简让霍金第一次产生了用任何物理现象无法解释的心情,他们因为互相吸引而走到一起,最终因为生活的强大阻力耗尽了彼此爱的能量。
就像宇宙,曾经星河灿烂,它从一个奇点爆发出来,诞生了时间和空间,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凝聚成恒星,恒星能量耗尽无法抗拒引力的时候,恒星会向内缩塌,变成黑洞直到消失。
最后霍金写出了《时间简史》,做为世界上最了解时间的人之一,他也无从得知自己的时间还剩下多久。据说霍金观看了影片的首映后,助手帮霍金擦去了满脸的泪水。
《心灵捕手》
Good Will Hunting
只有知识,并不能让你幸福
——威尔•亨廷
电影的主人公威尔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才能,他在麻省理工学院做清洁工时,看到了数学教授兰勃写在黑板上的数学难题,他默默的写完答案悄悄离去,深藏功与名。
而这位美国版“扫地僧”却并不以自己强大的数学天赋为傲,相反,这份天才对于威尔而言,却更像是一种诅咒。由于童年时期遭遇虐待与抛弃,使他将自己的内心封闭了起来,无法同他人建立一段能够互相理解的关系。
然而,威尔的内心封闭并非由于童年的悲惨遭遇而造成的不自信,相反,他在酒吧舌战哈佛学生,在法庭上引经据典的为自己辩护,在心理诊所疯狂diss试图与自己沟通的心理医生。
他戴着玩世不恭的面具,向着这个社会的规则一次次的发起挑战,然后再利用的自己的天赋异禀一次次的怼回去。
同时,他害怕面对人性中那些无法以逻辑和理性加以推算的情感,所以他只能使用高傲和知识的武装隔绝和他人的沟通。
影片中,兰勃教授和西恩教授代表了对威尔人生价值的两种不同看法。兰勃教授认为威尔的使命和价值就是为数学的发展作出贡献,他的观点代表了普罗大众所相信的价值。西恩教授则认为,体验与感受是才是寻找自己的方式,知识能够帮你认识和对抗这个世界,却不能帮你感知这个世界。
我们处在一个推崇知识的年代,但知识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威尔从理性上明白自己过去所受的苦难并不是自己的错,但当这句话带着关怀和爱从西恩教授的嘴里说出来时,它就变成了一种体验而不是知识,才具有了直击心灵的力量。
社会规则、大众观念、知识和理性并不是一切,人生是需要有爱、情感甚至伤痛这些体验才能完整。
《生活大爆炸》
The Big Bang Theory
连谢耳朵都改变了,你呢?
——谢耳朵
谢耳朵从小就是个神童,11岁进入大学学习物理,14岁毕业以最优等荣誉毕业,16岁拿到博士学位,16-20岁拿到第二个博士学位。
但是,与其说谢耳朵是个天才,倒不如说他是个怪胎。他的特长就是在不经意间将别人气个半死,“社交与情感”在他这里完全都是废话。他做事十分精明又吹毛求疵,敲门固定只敲三下;只坐在沙发的某个特定位置,且这个位置别人不能坐。他说话高度理智和僵化,讲话语言书面,像在写论文,不会和人好好聊天,经常无意识的炫耀自己的智商。而且对美国漫画及电影中的超级英雄极其崇拜,尽管天天在实验室研究弦理论,但也会为了动漫展半夜爬起来抢票。
早期的谢耳朵时常用自己的逻辑来要求别人,并且习惯直言不讳,而他能自由自在的存活至今,主要是依赖与朋友们的纵容,他一旦离开特定朋友圈和理论物理世界,他的那些任性就经常吃瘪。
观众们有时会可怜他在现实社会中屡遭不理解,但转念一想,谁让你是天才呢。
在我们看来,一颗聪明的大脑似乎能弥补一切社交障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正是因为谢耳朵的社交障碍,让我们找到了作为普通人和天才之前的些许平衡。
这部剧自2007年起拍了整整十一季,谢耳朵这个怪胎作为本剧的绝对主角,他的怪异行为为剧集提供了大量的笑料。
这10年来新朋友的加入,让谢耳朵逐渐增加了普通人的情感,产生了一系列的烦恼。越到后来,谢耳朵慢慢展现了他的温情的一面,找到了科技与宅之外的乐趣。
我们大多数人没有谢耳朵的高智商,但我们和他一样,隐隐希望做出改变,却又恐惧改变带给自己的不确定性。
也许你是正在自己的轨道上平稳运行的星球,但说不定哪一刻就能遇上另一颗星球,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三傻大闹宝莱坞》
Three Idiots
如果你害怕明天,怎么能过好今天呢?
——兰彻
这是一部可能会因为电影名字而错过的好电影。
印度的教育现状和中国有太多的相似,同样是因为人口众多,造成优质的教育资源非常稀缺,所以印度学生所面临的竞争和中国学生相比也是有过之无不及。但在影视作品上,印度人似乎更有勇气直面自己国家教育的问题。
除了这部《三傻大闹宝莱坞》,还有一部讲述印度家庭为孩子择校的电影《起跑线》(Hindi Medium),都是通过诙谐幽默的方式探讨印度的教育问题,也让中国人在电影里看到不少自己的影子。
影片的主角兰彻是天资聪颖,对工程学有着超高天赋和热爱,在大学里成绩一直是第一名。但同时他也是一个无时无刻不在挑战权威的人,与其说他是个天才,倒不如说他是一个大隐隐于市的高人。
他顶替一位富二代来到印度最著名的大学学习工程,四年的努力下来,文凭并不属于他,他能带走的只有在这里学到的知识和老友的回忆。但兰彻对于学习一贯秉持的理念是“反正都是知识,学就是了”。所以,真正优秀的学生绝不仅仅是靠老师教出来的,是靠对于学习的热情和自我分析能力才变得与众不同。
除了兰彻在影片里的一贯完美与清醒,影片中一众配角也同样精彩。兰彻的朋友拉朱从最开始的求神拜佛,毫无自信,到后来的敢于直面自己的恐惧,摘掉满手戒指不再寄希望于神明。片中兰彻所讲的道理是在拉朱身上才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最像普通学子的拉朱才是价值观的终极体现。
我们都对未知充满恐惧,考试后求神拜佛的事相信不少人也都干过。长辈的期许、同辈人的压力、机会的稀缺,都成了我们的枷锁。
影片中兰彻有个口头语叫“一切都好”(Aal izz well),这句出镜率最高的台词诠释了这种乐天派心态的关键——就算不能解决问题,至少可以平复心绪,打败恐惧,增加直面问题的勇气。
教育系统曾在我们身上烙下印记,让我们觉得拥有聪明的头脑就是一切。
在接受传统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慢慢的失去了定义自己的机会。孩子们渴望自己变得聪明。因为聪明的人总是不费吹灰之力便能解决任何难题,天才是不用付出太多努力的。天才一旦用功便会有超出常人的飞速进步。
然而,天才的人生也并非我们想象的那般顺遂,很多天才穷其一生都在定义自己、寻找自己,很多人也因为没有了解自己隐晦的情感需求,造成了极大的精神痛苦。
比如《美丽心灵》里的约翰•纳什,比如《心灵捕手》里的威尔•亨廷。许多不了解自己的人习惯于用成就来定义自己,当成就不再有意义,自我也就不复存在了。
“寻找自己”这个学分,天才尚不能顺利拿到,更何况是我们普通人。寻找自己也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与他人的每一次对话,每一次恋爱,每一次对于自己喜恶的发现都是了解自己的机会。
所以,放弃无时无刻的横向比较。
所谓天才,也不过是在特定领域特别突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