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很少出现在互联网上。
从春节假期到现在,最有存在感的剧,应该是《人世间》。
根据中国视听大数据,上周《人世间》的收视率为2.611%,比第二名高出一倍还多。灯塔专业版今天的数据也显示,《人世间》的实时正片播放市占率达到20.44%,排第二的是《乡村爱情14》,为9.43%。
不过,与之相对应的现象是,这部剧在社交平台上的讨论度并不算高,这里的“不算高”,指的是和同期播出的其他剧,以及过去几年被公认为“口碑和热度兼具”的全民剧相比。
就在前几天的情人节,吴倩和张雨剑官宣离婚的消息在微博刷屏,#被人世间吴倩气死#“应景地”冲到了热搜第一的位置。词条下方的讨论分成两派,一派认为该词条有“蹭热度”的嫌疑,而另一派则认为,《人世间》的质量和热度,足以撑得起热搜第一的位置。
毋庸置疑的是,《人世间》从剧作层面来看,可以被划分到“好剧”甚至“经典作品”的范畴,豆瓣8.1的开分也同样指向这个答案。
但播放量和讨论度之间的反差感,难免让一个存在已久的问题再次被提出:年代剧真的无法让当代年轻人共情吗?在现在这个时代,客厅和互联网的差异还有办法弥合吗?或者说,真的需要弥合吗?
“两个”《人世间》
作为CCTV-1的开年大剧,《人世间》交出了与黄金时间相匹配的收视成绩单。
播出三周以来,《人世间》在中国视听大数据、灯塔专业版、云合数据、德塔文景气指数等各数据平台上都稳居第一位,在爱奇艺的站内实时热度为8663,也远高于同期其他在播的剧集。
不过,打开任何社交平台,都鲜少见到围绕该剧的热烈讨论。在微博的电视剧超话分类中,《人世间》排在100名开外,排名第一的是屈楚萧主演的悬疑甜宠剧《一闪一闪亮星星》。
两个用来对比的例子是去年同期播出的扶贫剧《山海情》和主旋律剧集《觉醒年代》。《山海情》在播出时,微博网友纷纷成为“金滩村精神葱民”,在“得宝”种出蘑菇后,他们激动地在微博上刷屏,跟主角们一起操心蘑菇的长势和销量。在豆瓣,《山海情》的打分人数是《人世间》的十倍不止。
《觉醒年代》在网络上的热度,则和播出时间存在一定的错位。在3月中旬剧终后的两个月内,该剧的舆论热度才逐渐体现出来,豆瓣评分从9.1上升到9.3,评分人数则增加了十几万,还激活了不少网友自发造梗的热情。
除了经常讨论剧集内容的微博之外,在抖音今日更新的娱乐榜单里,热度最高的剧是王子异和金晨主演的《不会恋爱的我们》,以及《盛装》里宋祖儿“手撕渣男”的剧情。喜剧在抖音也有一席之地,德云社的《瓦舍江湖》和《乡村爱情14》都有较高热度。在热度排行前五十的词条里,《人世间》只占一席。
豆瓣8.1的开分昭示着它进入豆瓣维度的“好剧”行列,但不足3万的打分人数,似乎也在强调一个事实:爱看这部剧的,和会在互联网上讨论剧集、在豆瓣打分的,并不是同一拨人。
《人世间》的高收视,证明了它的质量。剧本方面,该剧改编自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梁晓声同名小说,又请来十分擅长写中国家庭故事和生活剧的王海鸰做编剧。导演则是曾执导《山楂树之恋》《人民的名义》的李路。
演员阵容表里,也几乎都是目前处在演员口碑顶端的“中生代高质量演员”,且具有较高的国民认知度。萨日娜、雷佳音、宋佳、殷桃等主演都手握许多电视剧权威奖项。
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主任周星也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在他看来,《人世间》是“中国电视剧新阶段的代表”。
作为一部聚焦改革开放时代的年代史诗剧,《人世间》难免让人想到去年年初的《山海情》和《觉醒年代》。这两部剧之所以被反复提及,甚至成为行业内标杆式的作品,除了其本身的质量之外,更重要的是,它们穿透了年轻人的圈层,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现象级作品。
不过,今年的“开年现象之作”还是《开端》,时间循环的题材天然带有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与之相比,《人世间》似乎显得没那么“火”了。
反差缘何?
在收视表现和舆论反响这二者的“反差”背后,一个无法忽视的客观现状是:在客厅看剧的人,和在互联网聊剧的人,早已经不是同一批了。
剧集观看渠道的改变,将观众一分为二。虽然分屏时代已经到来,但是在以家庭为单位的环境里,大屏仍然是观剧的第一选择,也是中老年观众所熟悉的观看方式。在这种情况下,讨论的场景也随之发生改变——在客厅看的剧,也在客厅完成讨论,这种讨论更多地发生在较为私人的场域。
另一个客观因素是档期。剧集春节档的优势就是“合家欢”,在这个能将全家人聚拢在同一场域的特殊节点,能够弥合代际差异、寻求观剧人群的最大公约数,像《人世间》这样的年代剧的确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当电影春节档撞上冬奥会,社交媒体的关注度难免出现倾斜。事实上,在整个2月播出的剧集中,除了《人世间》之外,《盛装》《江照黎明》等同期播出且质量尚可的剧集,网络讨论度同样平平,几乎没有引发全网讨论的爆款剧集出现。
客观因素之外,更值得被讨论的是《人世间》本身,以及它所代表的一类正剧。
多位从业者都曾告诉毒眸,《觉醒年代》所引发的网络效应,是“一个例外”。剧评人杨文山则直言:“归根到底,我觉得大家还是过度夸大了年轻观众对于正剧的喜爱,不是所有的严肃议题都能化用成‘YYDS’这样的流行表达方式。《人世间》毕竟是茅奖作品改编剧,它的核心受众要么年龄层偏大,要么是关注中国社会发展变革的一些人,这些人在网络上的声量相对不大。”
《人世间》有“讨论门槛”。这个门槛一方面缘于剧集的时代背景离年轻人很远,诸如改革开放、上山下乡、大三线建设等重要事件,几乎都是00后和90后的父辈们所经历的事情,很难被从未经历过的人所感知,也缺乏代入视角。
“你得了解中国的社会发展史,对阶层分化、区域发展不平衡等议题感兴趣,不然就是看一家人家长里短的故事,那不是这个戏的重点,自然也很难沉浸其中,”杨文山表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部戏表现的就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并把它具象化在周家与他的街坊邻居身上。”
另一方面,则缘自剧情本身的“弱传播度”。近几年来在社交媒体上热度比较高的作品,一般都有极致的人物关系冲突、具备当下性的社会话题、涉及性别的议题,甚至“嗑CP”等容易引发讨论的元素。而《人世间》似乎不对此做任何尝试。
对此,编剧王海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互联网时代,年轻人是主力,要写他们爱看的。但对我而言,我关心的是自己对什么有创作冲动。不要试图迎合,迎合没有出路,迎合永远滞后。”
年代剧,不必刻意年轻
如果将剧集产品按照其意义简单地划分为“满足即时需求”和“承载社会价值”两种走向的话,《人世间》无疑属于后者中的极致。
从一些单个内容维度来比较,虽然都是讲述一个家庭,但它不像《乔家的儿女》或是《都挺好》那样,聚焦一家人的关系和各自的生活,而是将家庭放置于整个社会背景下,并借此折射出社会的变迁;如果把锚点定成“改革开放”的话,两个比较近期的对比样本是《启航:当风起时》和《大江大河2》,前者更“青春”,后者则是“小人物的奋斗史”。
《人世间》的“史诗气质”很明显。这种基调与原著本身有关。在导演李路看来,《人世间》是一部厚重的百姓生活史,这样用文字展现中国近五十年社会和人性变迁的作品,在文学史上是极少的。虽然日常化的家庭叙述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宏大叙事,但整体基调还是相对沉重的。
这也正是年代剧的核心魅力所在。作为一种对时代背景依赖较强的剧集品类,年代剧最根本的架构,就是其所讲述的故事和塑造的人物,都处在社会变迁之中,无论是家庭还是个人,都是反映社会结构变动的一扇窗。
而年代剧的任务就像黑格尔所讲的史诗一样,“是把这些事迹叙述完整。”在周星看来,《人世间》是横纵两个坐标系上都有着充分表达的作品,像一本“百科全书”。
李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提到,最初看中《人世间》的原著,也是因为“更想拍一部相对宏观的、史诗气质的作品”。在《人世间》里,“周家三兄弟”的故事分别嵌合进整个社会背景当中,命运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浮沉。
不同于之前大部分讲述改革开放的年代剧,《人世间》聚焦的地区,是在改革开放的文娱内容中经常被忽视的“落后地区”。被网友戏称为“剧中最大反派”的“水自流”和“骆士宾”所代表的,是乘上了这阵东风的“成功者”。“他们带着改革开放的季风回到黑土地,与发展停滞的重工业基地相撞。”李路提到。
纵向来看,在《人世间》所讲述的长达五十年的时间跨度里,包含了“上山下乡、三线建设、知青返城、恢复高考、出国潮、下海、走穴、国企改革、个体经营、棚户区改造”等影响极为深远的社会动向,落点则是“历史留在每个普通人身上的痕迹”。
从这个角度看,它究竟是否能“火遍全网”,倒显得没那么重要了。毕竟大家讨论剧集的载体一直在变化,社交媒体的使用者也在不断换血,就连“年轻人”的定义也在跟随时代发生变化。
虽然不必将网络讨论度上升到衡量一部剧的重要维度,但像《人世间》这样的年代剧,究竟是否应该拥抱年轻观众,或者说应该怎样去贴近他们,这仍然是个值得研究的命题。
周星将年代剧和年轻人的靠近分为“异常感”和“通常感”。所谓“异常感”,指的是与当代年轻人完全不同的生活背景,所带来的新鲜感,甚至“猎奇效应”;而“通常感”,则是挖掘不同的时代环境下,能够与年轻人共通的情感。
在剧作层面之外,比较容易的尝试是新生代明星的启用。这个趋势在今年即将播出的年代剧里也有所体现。
讲述祖孙三代女性的居委会工作的《胡同》,时代背景从解放初期到改革开放,一直到21世纪,就启用了赵露思、关晓彤、侯明昊等新生代演员。前日刚刚官宣的《梦中的那片海》,也因为肖战和李沁的再度合作引发网友讨论。
周星认为,演员的更新换代是必然趋势,这种趋势也被反映在年代剧当中,新生代演员也需要借助好的作品成长。不过正如毒眸之前在此前的文章中所言,他们的出现究竟能带来多少加成,会不会模糊剧集本身的讨论焦点,目前仍然是未知数。
一个绝对不会出错的方式,就是信任年轻观众的审美。正如李路所言:“不要低估任何一代年轻人,80后别低估90后,90后别低估00后。先说好不好看,别说你多高级,好看就看,不好看再‘高级’的人家都不看。”
文 | 张嘉琦
编辑 | 张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