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娱乐休闲

冷门佳片《冰风暴》:探寻美国70年代中产阶级的冰窟

70年代的历史是充满动荡与新变的一页,现代社会危机通过多国多样的社会运动被表现出来,对于美国来说,70年代滞涨的经济环境和精神危机使得社会更加寒风彻骨。在二战到六十年代期间,虽然美国的经济环境从频繁的经济危机与战乱中缓缓复苏,但战争与贫困所带来的劳资矛盾及一系列社会危机仍旧促使了包括女性主义运动、人民反战运动在内的各种社会抗争的发生。

70年代,美国在结束越战和经济衰退的影响下,能源紧缺、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等严峻的社会问题给中产及以下阶层的人民划开一道深深的口子,存在的意义和理性的价值受到极大挑战,人们逐渐对社会失去信念,并在巨大的压力笼罩下开始冲破传统的藩篱,追求时下的快感,诸如性解放、迪斯科文化及嬉皮士文化都成为这种精神转变的社会表征。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美国家庭对传统的婚恋观也提出了质疑,反传统的婚恋形式逐渐涌现,结婚率下降离婚率上升,性解放观念渗入城区,同性恋婚姻与换妻游戏是该时期婚恋中出现的显著特点。李安拍摄的影片《冰风暴》便讲述了在70年代初美国两个中产阶级家庭在感恩节前后发生的复杂情感故事。故事折射出70年代既存在美国家庭中的普遍现实问题与两性关系中暴露的精神症结。

影片开场采用倒叙的形式进行讲述,冰冷的车厢响起胡德儿子的心灵旁白:“他们愈有能力,就愈可能彼此伤害,也毫不自知。家庭就像是你自己的‘反物质’,你的家庭就是你生而在的地方,你死后的归处。其中的矛盾在于:你越被拉近,你就越觉得空虚。”这段独白指涉了影片所要探讨的家庭问题,它有关于“家庭的意义”乃至人的情感及本身存在意义。影片在接下来的戏份中又通过一节哲学课的发言重申了对“存在主义”命题的探讨,在这一情节中,对白所提到的杜斯托耶夫斯基所言的困境暗示了当前时代美国中产家庭中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这种问题建立在信仰与现实的关系上,李伯特接续的阐释在说明着一种存在主义的态度,人必须要根据时机做出确定的选择,而这种选择必然包含着善与恶的混合,正是复杂的感受让人真切的存在。

此后电影开始正式进入复杂关系的人物叙事,故事集中在两个家庭之间,两对中年夫妻和各自的两个孩子。镜头快速交代了每个人物之间的生活状况,本·胡德一家与珍妮·哈珀一家是关系要好的邻居,年近中年的本·胡德与妻子的夫妻感情经过时间的冲刷已经变得乏善可陈,而他本人却和珍妮·哈珀之间私底下保持着偷情关系。胡德的女儿温蒂和珍尼·哈珀的大儿子是情侣关系,私底下却试图和小儿子尝试进行性探索,而胡德的大儿子则喜欢上了一个富家女孩李斯特,始终担心着朋友会时刻夺走他的爱情。这种迷离的情感关系表现出七十年代社会在性观念上发生的叛逆性转变,人们用身体的享乐代替精神的追求,这种反传统的叛逆也体现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如影片中所呈现的青少年吸毒、偷盗行为以及对教育体制的攻击等。

而这种享乐主义的态度也成为摧毁精神世界的毒药,导演为了对这一命题进行表达将电影划分为两种视觉风格进行拍摄,分别是照相写实主义和印象派,而切割这两种风格的叙事界线便是冰风暴的来临。首先来说照相写实主义,这是一种流行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的一种绘画风格,该种美术风格力求真实,以照相机、摄影机等大众媒介所摄录的物质现实图像为题材,对其进行超级写实的绘画仿制。这种精确的“图像复制”运动正是彼时时代环境下迷恋与反抗现代性的一种体现。

此外,该种绘画风格因迷恋工业制品与极尽真实的绘画质感使得画面给予观众一种现实的疏离感。影片正是利用这种风格营造出了现实生活中在家庭关系中弥漫的陌生感,人与人之间存在着隔阂与背叛,沟通上的障碍使得人物不断处于失语的状态。譬如胡德曾经向妻子和珍尼试图闲聊自己在工作中的琐事,而对方并不愿意倾听胡德的诉说,妻子对胡德说“不要破坏氛围”而珍尼则用“我不想再多一个丈夫”堵回了胡德的碎语,在两性关系中情感世界不再是共同建筑的产物,我不想听你说话也正代表着我并不关心你的生活是如何,因此家庭关系沦为了一种假性亲密关系的外壳,其内部则是一片空虚的废墟。

影片在胡德与妻子吵架的段落中开始走向对危机的叙事表达,此时也正值美国总统身陷水门事件的政治丑闻,上到国家下到个人70年代美国社会沦陷在信任危机中被影片以冰风暴的天气隐喻出来。当胡德夫妇决定驱车去参加社交派对后,画面开始转向印象派风格的表达,此后影片对人物的情感世界开始以矛盾进行集中体现。父母的两性关系影响着孩子,因此在温蒂等人的交往关系中,道德感成为一种不被标榜价值的概念,她们渴望用身体与社会发生碰撞以此获得存在感,然而她们对于爱仍旧处于一个未知状态中。在温蒂与哈珀小儿子喝完酒脱光躺在床上时,哈珀的小儿子对温蒂说了一句“我爱你”,而温蒂反问他你是不是喝醉了,但他却予以否认。

这一情节实际上是导演利用少年之口站在存在主义立场对时代抛出的一个疑问,爱究竟是什么。而在胡德夫妇参加的换妻派对中,胡德与妻子以及哈珀的丈夫都在这样一种潮流形式中感受到了情感的挫败,这种新兴的潮流在解放的名义之下带给人的却是丧失意义的情感躯壳。影片将这故事的结局放置在了冰风暴来临的雨夜,画面以黑色线条和反光的镜面为材质,人们被冰冷的阴影所包裹着,电影以这样的方式告诉着观众在70年代丧失着精神信仰的中产家庭的悲剧,而故事的结尾则是以哈珀的大儿子的死亡为收场,这昭示着整个社会环境对以青少年代表的国家未来的影响,这种影响就如触电一般的连带反应,看起来人与电线还存在距离事实上伤害只是一瞬间发生的事情。

这部《冰风暴》在李安所有的电影作品中并不显眼,但对于李安而言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在自传中李安说到,正是这部电影让他的导演生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也是他自我认为的唯一一部完整被结构的电影故事,它淋漓尽致的展现出了美国乃至普遍家庭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李安在1997年拍摄这部电影事实上也是对70年代问题的一次回观,虽然如今的世界不再是曾经的世界,但无论是对20世纪末还是当下的社会来说,这样的悲剧似乎并未消失。中产阶级的冰窟是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烟疤,居于中间的人们一边受到时代发展的影响被带动着追寻物质的享乐,另一方面又不堪通过痛苦建立的存在感和理性的价值,而所有人也都是如履薄冰的走着,或许这个时代我们更加需要酒神的复活。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