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网络上出现了豆瓣评分9.4,受到好评,并在金钟奖上获得了六大奖项,帮助他进入了贾靖远第一部凤凰的电视剧。
在短短的10集里,剧情根据台湾真实“随机杀人”案件为原型,却将角度拉得更宽广,呈现了在精神病患者“随机杀人”后,凶手及家属,受害人和辩护律师三个家庭中,在面对新闻媒体和网络舆论的层层包围,如何面对内心创伤,走向自愈的过程。
这部电视剧,就是 《我们与恶的距离》 。
当我刷完此剧,随着剧中每个不同的人生和立场走完纠结人心的剧情,除却对于“善与恶的标准,人性的复杂与挣扎,甚至是死刑应否废除……” 等一系列引发的思考议题,我更深受印象的,是人们对于“刻板印象”的塑造,所造成的“不理解”不断加深和“无法沟通”的难度变大。
“刻板印象”,在于人们习惯于把人进行机械的归类,对事物形成的看法和个人评价,认为某种事物某种人具有特定的属性,形成“固有”印象,而忽视了人物的个体差异。
就如剧中主角“李大芝”,因其“凶手家属”的标签,一直饱受舆论和陌生人的谩骂谴责,迟迟无法开始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而贾静雯的扮演者“宋乔安”则因“受害者”身份,以致无论工作中的雷厉风行亦或婚姻中的不可理喻,却总被施加“同情”和“忍让”。
作为观众的我们,可以透过不同的视角去辨别不同人物的生活,从而不陷入偏见和不宽容中。
然而,剧情之内的人物,却无法脱离这种“刻板印象”的限制,体会到无论“被害人”还是“受害人”,在不同身份“老板”“下属”“父母”“孩子”等的转换下,会有不同的个性和生活,以及不同的立场利益。
忽略个体的差异性,造成剧中人物无法脱离自我对于“加害者”和“受害者”等的标签,造成认知狭隘,带有偏见。
而“刻板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随处可见。
在商业中,商家们乐于植入“刻板印象”,比如一谈到诺基亚,人们的首要印象就是“质量好”,而一说起肯德基,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就是白胡子老爷爷的炸鸡形象;“刻板印象”有利于塑造品牌文化,形成企业的超级文化符号,让消费者带来商业效应和品牌效果。
然而,一旦“刻板印象”运用到人际关系中,却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刻板印象的两面性
刻板印象,也可理解为“贴标签”,但是又不同于贴标签,因为标签容易拿走,但是“刻板印象”植入脑海,便很难消磨。
从正面讲, “刻板印象”可以简化了认知过程,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使人们能够迅速了解某人的大概情况,有利于人们应对周围的复杂环境。
从另一方面,由于这种“先入为主”的认知,会使人在认识别人时,忽视个体差异,失去更多认知层面多样性的“趣味”上。
就如我的一个朋友,来自美丽的新疆维吾尔族,作为少数民族,人们一听到她的户籍时,第一感觉就是“能歌善舞”,“长得漂亮”,每次聚会玩乐时,也都会打趣到:“扭两下脖子来看看”。
这其实就是人们对于不了解的民族的“刻板印象”,殊不知我这个朋友就是个“例外”,即不美若天仙,也不能歌善舞,普通的外貌,略显微胖的身材,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如果不是那挺拔的鼻子讲明骨子里不同的血液,不仔细观察,你也压根儿不会觉得她是个新疆人。
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语:“好看的人很多,有趣的灵魂太少”。
从某种程度上说,并不是“有趣”的灵魂变少了,而是我们习惯用“固化”的角度去看待身边的人,为他们贴上个性或者行为标签,以致于我们无法正确全面认识身边的人。
在过去, 人们对于女性的认知,潜移默化之中多在“柔软”“懦弱”“三从四德”“工作能力差”等标签化的刻板印象中,随着职场女性的逐渐增多,人们的认知被打破,然而对于职场女性的定义,却逐渐从“女强人”的刻板印象代入到“女魔头”中。
因而,一旦提到“女强人”一词,人们代入脑海的,更多的的是“雷厉风行”“话语直接”“不留情面”等感官印象。
学有所长术有专攻,不同领域需要不同的人才,随着职业的多样性,“女强人”形象,除却如商业领域像董明珠的干练霸气,早已多了其他领域如美容行业中的甜美温柔,而不再是单一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植入,会减少我们的社交成本和认知,却也使得“趣味性”和人的“多样性”认知减少。
因而,我们应该正确去认识“刻板印象”。人不同于物体,从外貌,体型,性格,经验,会随着时间的年轮,随时都有变化的可能性,人的多样性,本身就藏着“变化”。
所谓的“士别三日,另当刮目相看”中的惊诧,也在于人们率先植入的“刻板印象”改变后的惊叹。就如我的朋友曾分享过的:“在没去非洲之前,我以为非洲很落后,那里的人都很懒惰,去了之后,才发现和自己的想象完全不同,非洲人很勤奋,也很从聪明,他们充满勇气,热爱改变。”
随着时间的推进和经验的改变,个体也是在时刻变化和流动的。在人际交往中,一旦我们运用刻板印象去相处,会造成关系的固化,从而失去多面认识身边人的乐趣。
因而,增添生活的“趣味性”,我们未必需要去追逐远方的星辰大海,相反,在触手可及的生活中,改变自己看待周围人的“刻板印象”,有助于延长人际交往的不同层面理解,更多发现身边人的闪光点。
换位思考,加深理解
站在不同的立场,会有不同的思考和看法,消除“刻板印象”,需要我们能够理解“刻板印象”从何而来,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从而加深对对方的理解。
李普曼在《舆论》中认为,刻板印象是人们“头脑中的图像”,作为认知模型存在,主导我们一切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过程。我们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会借助脑中既有的经验去理解,这样的确会让我们更快地消化我们接受到的信息。但我们的刻板印象总是有局限的,因而它会在一定程度上会误导我们,当我们急于求成地想把新鲜的信息归纳到记忆里有过的结论中去,会忽略很多事实细节,也就很容易犯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的错误。
比如在工作中,你看到老板不苟言笑,神情严肃,由于先入为主的认知,以及过去遇过严肃而暴躁的人,就在心里不由自主断定老板也是个脾气不怎么好的人,以致于自己每次听老板说话都战战兢兢,每次开会都不敢跟老板对视。
但是老板是不是真的不善解人意?还是我们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造成的误解?
换位思考,就是在角色互换中,尝试去考虑他人,这样的思维,间接地在打碎我们原先的认知模型,暗中与“刻板印象者”的建立起接触。老板有老板的立场,在工作中学会克制,不和员工嘻嘻哈哈哈,以免员工在工作中和他称兄道弟,没大没小,从而失去管理权力,是他做好老板的职业要求。
正因为换位思考,产生接触从而加深理解,有助于我们消减“刻板印象”。大部分的“刻板印象”,是人们先入为主的“自我印象”,一旦我们换位思考,就会发现在每个身份立场中,取而代之的表现和反馈也就不同。
学会观察,转换角度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个人和事物,会有不同的解读。当你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它,就会有不同的“趣味性”。
就如摆在我们面前的几何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就会有不同的视角与认知。当一个人在你面前“斜嘴笑”时,有人会认为他在扮酷,有人会觉得他透露着“轻蔑”,甚至还有人可能会认为“他脸部抽搐”。
“刻板印象”,很显然,在于单从一个角度直立观察,而忽略了另外的解读和视角。消除刻板印象,增添人际中的趣味认知,要学会从不同的视角和角度去观察别人。
《我们与恶的距离》从观众视角上,也是在传递着不同视角,讲述每个角色每个重要关系人的立体人生,从“人”的多元性去建立他“作为一个人”的真实感。
就如剧中的律师王赫,很多人不能理解他为凶手做辩护,甚至在第一集就看到他被泼一身粪,只因为他帮助凶手辩护,连原本支持他的妻子,最后也质疑,为什么要帮一名凶手辩护,这对于受害者家属,这显然在阻碍“正义”的审判。
但是,面对凶手家属,作为“人权”辩护律师的他,想要去探究凶手最终精神混乱杀人的原因,从而杜绝更多的社会案件,他帮助凶手家属走出创伤,直面问题,却又俨然成为他们的“救世主”。
《与恶》的导演林君阳接受专访时,也说过“我没办法告诉观众一个标准,让大家产生一模一样的感受。我能做的是让每个角色都挖深了、做实在了,至少让看戏的人相信,这个人是存在的。”
可见,人的“多元性”,在不同的视角会呈现不同的解读。而唯有“挖深”了,才能显得“真实”。学会观察,从不同的角度挖深别人,了解他们。而一旦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真实”又会有所不同。
有一件事,你认为朋友为什么总是那么“固执”,无论怎么商量都不会变通,不愿妥协,从而觉得他是一个“固执”的人时。
换个角度,看看“固执”这个的符号,在另外的情境中,另外的角度里,它是否有不同的优势和感觉?
一个人在一件事上的固执,在另外一个方向,却可以变成坚持。转换角度,也就是转换另一种视角,避免进入“单一”的固化印象中,使我们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身边的人。
融入个体,撕掉标签
世界就是一个“万花筒”,为了更好的分类和群居,我们善于给不同的种群贴上不同的标签,就如“星二代”“九零后”,以及近期冒出来的“佛系少年”“油腻中年”。
很多理论解释过,“贴标签”的是简化信息认知。
人的思维方式是趋于简化的,越简单的越容易被接受。在一个高速信息化的社会,我们不愿意花费太多的时间和成本去了解或者探究。通过标签分类,可以快速地筛选和接纳你所需要的信息,这是最省力的认知方法。
随着标签的分门别类物以划分,随之诞生的是人们对各类的标签定义产生的“刻板印象”。
比如一提到“街头滑板”,人们冒出脑海的就是街头小混混,不务正业,一提到“纹身”,想到的就是“叛逆”“个性”,比如你是个白领,那你应该是端庄干练的样子,穿着制服,面带微笑;如果你是个工人,那一定是带着安全帽,穿着工作服的样子,我们总是被刻板印象束缚着,约束着,支配着。
上世纪60年代,社会学家莱默特(Edwin M.lement)和贝克尔(Howard Becker)在符号互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标签理论”(Labeling theory)。该理论认为,人犯错是不可避免的,当犯错的人被外界施加污名或贴上负面的标签后,旁人就会开始以标签为标准检视犯错者过往的行为,越看越想越觉得,嗯,他确实就是标签描述的这类人。
“中国式城管”,便是一个这样一个被检视错误的“妖魔化”标签,由于层出不穷的新闻报道,暴力执法和围追堵截的方式,使得网络舆论曾沸沸扬扬,如同海啸惊起千涛万浪般,使得所有“城管”都要背上骂名般。
然而,被放大的总是个别现象,城管这只队伍绝大多数是好的,只是少数不文明现象被放大。因为细化到个体,每位城管也是“人”,也有情感和理解。
我的朋友有一次公司活动,在公共场合摆摊卖披萨筹集公司活动款项时,就遇到过这么一位“善解人意”的城管,他并没有标签化的“围攻”和“打殴”,相反,他对于这种“卖披萨”筹款的活动显出好奇,在告知朋友此处不可以摆摊,需要到马路另一边后,还和朋友的摊位感兴趣地拍了照,并对她的活动表示支持。
朋友说,“由于此次经历,让他体会到每个妖魔化“的“标签”下,细化到个体,才能看到人性中的普通情感和共情力。而不是单一的刻板印象。”
消除刻板印象,要在“标签化”的划分中,融入每个个体,了解认识他们,而不是以“组群”划分,对每个个体固化印象。
结语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世界的多彩和趣味,在于各型各异的人们,你永远无法在形色各异的“万花筒”人群中,找到两片同样的叶子;同样的,一个人身上的特征个性,随着时间经验的改变,也会有不同的思考和想法。
消除“刻板印象”,能够让我们摒弃单一的看人看物的方式,拥有开放的心态,包容个体“多样性”的特征。“横看层岭侧成峰”,当我们不以一种固化的印象看待身边人,便能产生不同的意见和感受,使人际关系的情感不再单一,让生活变得更加“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