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interchange新闻客户端
春节假期过后,苏州市消极全习保护中心锣密鼓地收紧,江南可行性、太平江的曲调声从排练厅流出,在建筑物的各个角落游荡,主创组会议也经常从现场开到微信上。
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献礼作品,原创苏剧现代戏《姑苏人家》已经进入排练阶段。这是继文华大奖获奖作品《国鼎魂》之后,苏剧传习保护中心的第二部大戏。这部戏会如何呈现苏剧之美?对于苏剧传承的意义何在?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专访了传习中心主任、苏昆名家王芳。记者:《姑苏人家》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苏剧传习保护中心把它作为第二部大戏是出于什么考虑?
王芳:《姑苏人家》是一部献礼片,也是江苏省重点创作扶持剧目。作品从新四军代军长陈毅托子等故事中获得灵感,以苏州乡村深宅里普通女子的视角,展现在战争席卷而来时共产党人的生活、斗争状态,百姓对共产党人的认知理解以及由此对自身带来的巨大冲击和改变。简单地说,是把历史的大风云投射到一户人家,把戏剧冲突集中到一个人身上,用以小见大的张力表现宏大主题。
记者:同样是现代戏,同样用一个人物的命运表现大时代,同样讲述江苏故事,这和传习所的第一部大戏《国鼎魂》似乎一脉相承?
王芳:《国鼎魂》表现的是潘达于为国家守护大克鼎、大盂鼎,并在新中国成立后捐出宝鼎的故事,体现了华夏子孙守护文脉的高尚品格,也表现了中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祖国安定的渴望。《姑苏人家》同样是一部小角度、大主题的作品,关于剧情目前还不能说太多,因为剧本还在打磨修改中,唱腔也在一边排练一边修改,争取四月份有一个初步的样子。
记者:创作班底呢?也是《国鼎魂》的主创?
王芳:基本是《国鼎魂》的创作班底,比如编剧仍然由李莉主持,导演为杨小青,舞美设计是胡佐,灯光设计由周正平操刀。通过《国鼎魂》,大家在共事时有了默契,这会让《姑苏人家》的创作磨合更顺畅。《国鼎魂》获奖无数,现在看来,这部戏作为舞台艺术精品是立住了,我们有信心把《姑苏人家》也制作成一部艺术精品,这对于苏剧来说太重要了。
记者:有多重要?
王芳:昆剧、京剧、黄梅戏等等大的剧种,在全国都有好多个剧团,但是苏剧只有我们一个传习保护中心,我们就是“天下第一团”。锡剧、淮海戏等等虽然是地方剧种,剧团不多,但是传承从没中断过,苏剧传承曾经出现过几十年断档,传习中心成立时,昆曲申遗成功都已经有15年了。这10来年苏剧先后推出了《柳如是》《满庭芳》《国鼎魂》,现在又在创作《姑苏人家》,对于“天下第一团”来说,每部新戏都是“一脉单传”,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记者:同样在苏州,昆曲是人类口头和非特质文化遗产,而苏剧却不太被外地观众所了解,那么苏剧的艺术魅力在哪里?
王芳:苏剧虽然是苏州的剧种,但是它却是“滩簧之母”,有300多年历史,影响了沪剧、锡剧、甬剧、姚剧的产生和发展。苏、昆两个剧种渊源极深,曾出现过“苏昆互养”的情况。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昆曲极不景气,活跃在上海的苏剧团收留了一批“传字”辈昆曲艺人,延续了昆剧一脉,而昆曲则滋养了苏剧,使这种类似于评弹的坐唱艺术,彻底摆脱曲艺飞跃成为戏曲。我刚毕业那些年,昆曲仍不景气,下乡演出一周,五六天演苏剧,一两天演昆曲,因此我们常说,经济上苏养昆,艺术上昆养苏。 从艺术风格上来说,昆曲更加高雅大气,适合表现帝王将相、风云变幻,苏剧则更有苏州特色,像小家碧玉,适合表现才子佳人、平头百姓。
记者:这种风格倒正好适合《姑苏人家》,现在排练的进度如何?
王芳:这样重要的剧目全团上下全力以赴,创作和排练常常从早上九点持续到晚上十点,灯光、舞美、服装等也在同步推进,我们希望在3月前把整个剧捋一遍,然后再细心打磨,在4月中旬初演,然后在七一前正式推出。很多人听苏剧,觉得这段唱腔像沪剧,那段唱腔像锡剧,殊不知这些唱腔原本就是苏剧这个“老母亲”的。但是我们也不希望苏剧都是“老腔老调”,特别希望通过《国鼎魂》《姑苏人家》这样的现代戏,推动苏剧唱腔的创新,毕竟苏剧断档了几十年,人才梯队和艺术创新都欠了账。
记者:也就是说,苏剧仍然濒危?
王芳:是的,苏剧仍然濒危。大家知道,昆剧分传、继、承、弘、扬几辈,而苏剧传习中心单独成立后,“弘”字辈只有我一个,和我搭档多年的张唐兵老师原本是唱锡剧的,后来又从昆剧院调来了翁育贤,她是“传”字辈的。苏剧演员总共也就30来人,50岁以上的两位,然后就是30岁、20岁的年轻人,因为方言的变化,大家需要从补课苏州话入门,学习苏剧的音韵道白。老一辈的人都是兼演苏、昆,只是继、承两辈老师都已经七八十岁,虽然人数有20多人,但是既能口传又能身授的并不多,去年还有5位老师去世,太让人心疼了。 老的老,小的小,就是苏剧人才梯队的现状。我就希望“大宝贝”们身体健康,“小宝贝”们快快成长。大家团结起来,凝聚力量,能让苏剧度过这个难关。为了这个使命和责任,我们所有人都很拼很努力。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在这里我想为苏剧、为《姑苏人家》拉个票,请大家多关注苏剧,为我们的前行注入力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