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古帕白
继《少年派》之后,围绕高中生活播放了另一部家庭剧《小欢喜》。
网友们对剧中情节的直观感受是“太真实了”,豆瓣得分更是高达8.0。故事发生在北京三个家庭里,有普通中产,有单亲,也有官二代,家里的孩子有调皮捣蛋的“学渣”,也有乖巧努力的“学霸”。
虽然情况各异,可是每个家庭都透露着一种相似的味道:失衡。他们的争吵、隔膜、冷漠、误解甚至爱,都处于失衡边缘,常常闹得鸡飞狗跳,让人哭笑不得。
在中国,高考不单是一次考试,更像是一面魔镜,反射着父母和孩子形态各异的内心世界,透露出错综复杂的多味人生。
站在高考的镜子前,或许我们能比其他任何时刻,都能看清父母子女微妙的心灵震动,看清大家在人生天平中寻找和解、化解失衡的努力。
天平两边,一边是父母一边是孩子,一边是梦想一边是现实。怎样选择砝码,才能获得平凡日子里的小欢喜呢?
捆绑型家庭的迷思
剧中的乔英子是学霸,父母离异多年,跟妈妈宋倩(陶虹饰)生活。宋倩是辞职下海的物理老师,干练强势,对女儿近乎苛刻,她的爱是自我牺牲式的:
放弃自我追求,一切为孩子让步,典型的把人生砝码都捆在子女身上。
但高额付出背后暗含的是索取高额回报:要求女儿同样放弃人生,按照自己设计的轨迹生活。
英子被沉重的爱置换走太多自由:房间被装上隔音墙,以及便于随时监控的透明窗:
英子的梦想是投身航天事业,酷爱天文,喜欢玩乐高,可在妈妈眼里这都是玩物丧志,浪费时间。
父亲乔卫东(沙溢饰)则对英子更加宽容理解,他尊重英子的航天梦,明里暗里给英子买天文望远镜和乐高模型。
可爸爸越爱孩子,宋倩就越害怕失去女儿的心,对前夫剑拔弩张,对女儿歇斯底里:孩子与爸爸好不容易吃顿饭,宋倩就在微信上夺命连环催;
发现女儿在爸爸掩护下偷偷玩乐高,气得当场把女儿的心血打翻在地。
英子哭着喊出“我讨厌你!”,宋倩崩溃大哭,她不明白全情投入为何换来厌恶。
与其说她看重英子的未来,不如说她在把婚姻的挫败和牺牲自我带来的焦虑,化作极度的掌控欲,渴望从女儿身上得到弥补,殊不知造成倾覆性的失衡。
在失衡的亲子关系里,英子活得异常艰难:考了年级第二还怯怯地担心妈妈会不会生气;爸爸送的生日礼物不敢让妈妈发现,大费周折地藏在朋友家;每次爆发矛盾都要搁置情绪先开解母亲,扛起本该由大人扮演的角色。
她被迫和妈妈周旋,试图找到母女间的界限和平衡,在夹缝中寻得一点快乐和自由。懂事、贴心、乖巧,却也隐忍、压抑、讨好,让人心疼。
按照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对父母教养风格的分类,宋倩无疑是“专制型家长”:控制,严格,冷漠,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不能容忍不同意见。家长累,孩子也累。
前不久,北大学神吴谢宇弑母三年后落网。据报道,母亲谢天琴是一个清高寡言、克制严厉的中学老师,丈夫去世后,她对吴谢宇更是以高压式态度进行培养。
吴谢宇确实不负众望:进入北大,拿奖学金,GRE成绩全球前5%。但他也被剥夺了脆弱和不完美的权利。
他曾经说自己很累,常常靠跑步解压,甚至对好友说想要自杀,可是没有人相信他这样完美的人身后也会投下阴影。于是他失衡了,终于打破了母子表面的和平,澎湃的暗流喷薄而出,淹没了理智,摧毁了一个家庭,两个人生。
苏珊·福沃德在《情感勒索》中说:“情感勒索者,会利用恐惧感、责任感和罪恶感,控制着你,双方一起被困在恶性循环之中。”
孩子与父母最好的关系,是人生的同行者。TA不是父母的共生体,更不是承载情绪和愿望的容器。只有当父母和孩子成为独立的人,亲子关系才会走向平衡。
疏离型家庭的悲哀
与乔英子家相反的是季杨杨家,杨杨爸爸季胜利(王砚辉饰)身居政府要职,他和妻子凭借多年来踏实的努力换来了满身荣耀,却也因为常年外调工作,使得季杨杨的成长中,“父母”一席始终是空荡荡的。
分离六年,儿子对父母的思念慢慢熬成了怨怼和冷漠,一家人渐渐形同陌路。
当季胜利夫妇终于调回北京,却发现自己早已失去了当父母的能力:虽然有心努力尝试弥补、了解儿子,却显得那么笨拙、生硬、无能为力,不堪一击:
儿子深夜不归,父亲大声呵斥他不和家里打招呼,毫无规矩;儿子说自己崇拜韩寒,想当赛车手,父亲狠狠甩出一句“韩寒个屁”,硬生生打断了沟通。
妈妈却看得很明白:杨杨从小辗转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舅舅家,他根本没有机会养成和父母打招呼和相处的习惯啊!
季胜利作为官员在职场中春风得意,作为父亲却在家中举步维艰。正是父母的缺位把孩子越推越远,让亲子关系滑向冰点。
更可怕的是,现实中有人朝夕相处却貌合神离,活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超级育儿师》中有个家庭,十四岁的儿子竟然一言不合就操起棍子吓唬妈妈,甚至拒绝与父母坐在一起吃饭。
而他们关系的失衡,正是源于对孩子行为的管控和心灵的漠视:
父亲习惯于军事化的命令又吝啬表扬,父子间无话可说,只有窒息般的沉默;母亲的话题匮乏到只有学习,就连在饭桌上她也能掏出数学卷,让儿子先看题再吃饭。
当儿子情绪失控,大吐脏话,母亲却熟视无睹,漠然走开了。父母眼里的“关心”只有学习、做题、考试,看似围着孩子转,实则根本没人在乎儿子内心真正的渴求是什么。
他只能用一根棍子和脏兮兮的房间画地为牢,隔离与父母交流的通道,可恨又可怜。郑渊洁说,如果和孩子除了作业无话可说,那是父母的失职。
交心的话语和温暖的怀抱是家人之间的润滑剂,唯有爱的流动能推动家庭运转的齿轮,生活的轨迹才能顺畅展开,否则只会让彼此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两败俱伤。
好的家庭都有平衡感
德国心理大师海灵格认为,健康的家庭就是一个自然和谐、有效运作的组织系统。当父母成为有智慧、知变通、懂分寸的掌舵人,家才会走得更远更稳。
- 每个家都需要“看不见的手”
一个“圆滑”的人像一只无形的手调节气氛,化解矛盾,让家庭关系愈发平稳和谐。
剧中季杨杨的妈妈就是一个有圆融智慧的女人,一家人在气球上写下心愿,爸爸却担心放飞气球不环保,儿子一脸扫兴。妈妈装作失手放跑气球,调皮地眨眨眼,规避了冲突和尴尬:
季胜利因儿子叛逆大为光火,她就条分缕析,换位思考,慢慢化解丈夫怨气。最终丈夫理解了孩子的处境,主动做出改变。儿子听到这席话,心里也仿佛坚冰遇春风。
家家都有冲突,但有了这只无形之手就不用担心摩擦,它会将家人紧紧粘在一起。
- 做牧羊犬型的家长
所谓牧羊犬型的家长,即“权威型家长”,既没有专制型家长的压迫生硬,也没有忽视型家长的疏离匮乏,而是达到一种“温和而坚定”的平衡,既能规范管理,又能呵护理解。
剧中方一凡的父母就表露过这种特质。方一凡年级倒数第一还面临留级,妈妈虽然心急火燎,但也开诚布公地和儿子聊了想法,还给了他鼓励的拥抱,让人感动。
父亲则一向从容,他和孩子约法三章,答应满足合理愿望,给予理解陪伴,同时也立下规则、摆明态度,和“虎妈”统一战线,学习问题决不妥协。儿子欣然应允,比横眉冷对、剑拔弩张效果好得多。
- 掌控自己的生活
黄磊谈《小欢喜》时说,我们首先要成为自己,再去想做父母的事。无论父母还是子女,将人生寄望捆绑在对方身上,只能获得无尽的失望和焦虑。一个人对人生具有掌控感时,才是最幸福的。
父母不该强行与子女“并轨”,子女也不能以原生家庭缺陷为由放逐自我,将所有痛苦归咎于父母。
我们都是不完美的父母,也是不完美的子女。但我们可以拥有对人生负责和掌控自己的力量,修补缺陷,尽力和解,让生命日臻完满。
愿所有家庭,都能在进退之间找到和解的平衡点,收获平凡珍贵的小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