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丹麦的童话故事中,美人鱼想念王子,不得不流泪,珍惜身边守护着的某某。(那是什么?)(莎士比亚。)(另一方面,莎士比亚。)(另一方面,莎士比亚。)
时间久了,美人鱼的眼泪就变成了一颗一颗的珍珠。而罗马人干脆将珍珠的形成与爱神维纳斯拉上关系,传说当爱神从充满泡沫的蚌壳沐浴完毕,走出来时,身上滴下的水珠被爱神散发出的动人光彩凝结成了晶莹的珍珠。无论中外,珍珠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看作是高贵、神灵,美丽的象征。《庄子》里曾说到,黄帝游赤水,登昆仑,不慎遗“玄珠”,寻而不得,后被象罔所得。《汉书》里也说,汉武帝曾派人出海购买“明月大珠”,买来的珍珠直径约有两寸。民间更有“千年蚌精,感月生珠”、“露滴成珠”等说法。
在我国汉代,获取珍珠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丝绸之路,向西方国家购买;一是直接在近海处采捞。据《广志》记载:“莫难珠,其色黄,生东夷。有明珠,称夜光。有大珠径寸,或围二寸已上,出黄支。有至圆珠,置之平地,终日不停。”《南越志》中也说,海中有大珠,明月珠,水精珠。由此可见,早在汉代,古人已经知道海内生珠,也知晓了捞珠的方法。
说起来,古代的夷人和越人在近海采珠的历史非常悠久了。但见之文献,叙之较详则是在汉代。汉朝的疆域很大,已达南海。汉时的合浦(今广西南部)就是当时采集珍珠的主要场所。据《汉书·孟尝传》中所记载:“合浦沿岸地区土地贫瘠,百姓以采珠为生。”这也说明在当时已存在明确的社会分工,已经有一群人专门从事“采珠”,以此为生,成为一种行业。
“合浦还珠”的故事:
很久以前,当地官吏贪赃枉法,不顾渔民安危,驱使他们冒死采珠,而采来的珍珠却中饱私囊。结果一夜之间,海里的珍珠全部“徙走”,以至合浦地方竟然无珠可采,使采珠人断了生计,甚至不少人最后饿死路边。
后来,来了一位新太守,废除了暴政,施德政。大约一年左右,那些“迁走”的珍珠又回来了,于是合浦这一带又有珠有采了。
当然,这个故事只是寄托了人们对赃官的憎恶,对开明政治的向往,珍珠迁走的事是绝不会发生的。很可能是因为潮汐或是水温,亦或是其他原因,导致一段时间内的珍珠产量大幅减少,这倒是很有可能的。
古人认为,珍珠是从“珠母池”中生长出来的。汉代人笃信,珠母池就在合浦东南八十里的大海之中。唐代人也认为合浦县必定有珠母池。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也记载:“合浦产珠的地方,名叫“望断池”,在海中孤岛之下,去海岸有数十里,池的深度有十余丈。”清代李调元在《粤东笔记》中也记载:“合浦海中的珠池分为七个区域,大池的名字是:平江、杨梅、青婴;小一点珠池名叫乌泥、白沙、断望、海猪沙。其中白龙池最大。”
我国自唐代就开始了珍珠采集的管理,南汉、宋,明都设有官方机构组织,监督采珠工作。
唐代刘恂在《岭表录异》甲记载:珠池在海上,池底龙与大海相通的,池水深不可测。采出的珍珠一般如豌豆大小,像弹丸大小的也时有所得。而直径一寸,光彩夺目的珍珠则极难遇到。沿海居民把小蚌中的蚌肉取出,用竹篾串起来晒干,叫作“珠母”。
容桂地方的人将“珠母”烧烤后用来下酒,在蚌肉中也可以见到像粟粒大小的细珠。因而当时人认为,无论大蚌小蚌中的珠都是自蚌中“胎”生的。
可以想象,在技术那么落后的古代,潜水采珠是一件多么艰险的事情。
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叙述得十分详细。他记载:当时的蜑(dàn)人潜入海中捞取大蚌,剖蚌取珠。取蚌时,要用长绳系一个竹篮。蜑人携篮潜入水中,捡拾到了蚌即放入篮子,然后摇动绳子,让驾舟的人把装满蚌珠的篮子拽上海面。潜水的人也迅速上浮,回到船上。假如在水下不幸遇到恶鱼,则一缕血水涌上海面,船上的人悲恸哭号,知道采珠人已葬身鱼腹了。也有的人看到恶鱼迅速逃脱,只伤了胳膊、伤了腿的。
由于采珠是一件异常危险的事情,官府又拼命压榨盘剥采珠人。因而采珠人运用各种手段加以反抗,其中之一就是把采到的珍珠吞到肚子里。万震在《南州异物志》中就记载过这样的事:合浦善于游泳采珠的人,十几岁的年纪就下海采珠。官府禁止民间采珠,采珠人便蹲在水底把蚌剖开取好珠吞到腹中再浮出水面。
自古以来从事这项艰险工作的主要是蜑(dàn)民。
蜑人,即古巫蜑人,亦称蜒人、旦人、蛋人、龙人、鲛人、龙户人等,“自云龙种”。后来我们把流放在海域,终生生活在海上,不能上岸的人也称为蜑人。汉代《淮南子》中即有关于蜑民吹竽的记述,可见蜑民是能歌善舞、热爱生活、性格开朗的民族。
到了明代永乐年间,情况有了改变。人们开始用铁耙取蚌,但效果并不明显。到了清代开始改用拖沉网取蚌。陆谷在《菽圃杂记》中记述了这一改进的过程:
明永乐年,开始讨论用铁耙取蚌,但所得不多。最后得到了“今法”,即做一种特殊的网;用木材制成底口,两角有石做坠物,上边用当地麻绳做一个大兜,像个口袋的形状,用绳子系在船的两旁。这样让网兜张开,沿海底潜行。当船鼓动风帆,乘风而行时,海底之蚌就纷纷落入兜囊之中。兜囊沉重了,则说明蚌已经装满了。这种采蚌技术的运用,使蜑民免于葬身鱼腹,促进了采珠业的发展。
珍珠采集上来之后,首先要分类筛选。宋代李石的《续博物志》中记载:珍珠分九品。寸五分以上,至寸八、九分为“大品”;有光彩,一边有小平面,像个“覆釜”(倒扣锅)的叫“瑙珠”;之后又细分次于瑙珠的叫“走珠”;依次又分为“滑珠”、“磊螺珠”、“官雨珠”、“税珠”、“葱珠”。
对于采珠人来说,珍珠并不意谓着财富。
收购珍珠的商人往往采用欺诈手段,对采珠人巧取豪夺。碰上年份自然条件适宜蚌生长,珍珠产量增加的“熟年”,珠价不抵“耗年”的十之一二。蜑民冒死采集的珍珠,最后被奸商用一升酒或一斗粟就给换去一两乃至数两。转至京都,价格成倍增长,商人成为巨富。
由于贪官与奸商相互勾结,采珠人倍受盘剥,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千百年来晶莹的珍珠真的是由眼泪凝聚而成,当然这些眼泪不是美人鱼的,而是穷苦百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