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融八卦女主创
今天说话的人很牛。香港出生,美国长大。
27岁前,他从常春藤八大之一的哥伦比亚大学学士毕业,然后去哈佛大学念硕士。
硕士毕业后他成为华尔街某投行的副总裁,2年后他成为一家法国银行的副总裁,他的大幅照片曾被挂在法国巴黎银行总部的大堂内。
90年代他已年薪百万,是标准的精英。
他已稳稳踏入上流社会,克林顿支持他的工作,还和洛克菲勒的曾孙女喝下午茶,相约林青霞一起听昆曲儿...
但是,他的人生轨迹却在1996年发生改变。
他叫杜聪。
改变他的是一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蔓延的疾病——艾滋病。
提起“艾滋病”,不少人还是头皮发麻吧!
虽然可以用药物维持病情不恶化,但在医疗技术发达的今天,艾滋病仍然是不能治愈的“绝症”。
科学证明和艾滋病患者握手、交谈等行为并不会传染,但不得不承认,大家仍会带着厚厚的有色眼镜看待艾滋病患者,甚至谈艾滋色变。
我有个记者朋友说过,她有次去常州艾滋病监狱采访。
尽管当时做了非常全面专业的护理,采访时也保持安全距离,但是回来后还是好多天吃不下饭,一个劲地想洗澡,去医院检查得到安全的检测报告后才放下心来。
并非心里对谁歧视,只是很多人对艾滋病的恐惧早已超越了一切。
今天故事的主人翁杜聪并非艾滋病患者,但他为得这种病的中国人,做出了了不起且暖心的贡献。
放弃做“华尔街最出色的银行家”梦想,转身做慈善
故事要从1996年说起。
那一年,杜聪调职到香港,后来因为项目原因去农村考察。
因缘际会下,“民间防艾第一人”高耀洁带着他去了好多个河南艾滋病村考察。
谈及第一次去那里的印象,杜聪说:“你知道炎炎夏日里不寒而栗的滋味吗?那就是。”
有的村里,10个成年人有4-6个感染了艾滋病,因为贫穷他们的房子破败不堪,阳光照耀不到低矮的堂屋,里面非常阴暗。
不少艾滋病人都很年轻,但是躺在床上奄奄一息,有不同程度的疱疹、腹泻、发烧。
他们买不起昂贵的药物,只能躺在床上痛苦呻吟,看着自己衰弱、溃烂,丝毫看不到希望,有些人选择了自杀。
▲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被称为“艾滋病村”,村口都是坟头
看着这样一个个生命毫无尊严的死去,杜聪对着村旁的一块玉米地哭了!
当天晚上,他失眠了,一连好几个月经常会在噩梦中哭醒。
他重新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反思生命。
之前,他的梦想是成为“华尔街最出色的银行家”,相比眼前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个梦想太小太“自私”了。
他顿悟:“浮生若梦,行大爱才是真谛。”
既然决定了,就要立刻去做,自己等不了,千万的艾滋病人更等不了。
面对大家质疑,他说我看见了就要做这件事
杜聪是香港人,小学在教会学校念书,初中才和爸妈一起移民到了美国,也受到过各种歧视、排斥。
他拼命努力学习,用才华证明了自己,考上最好的大学,找到最挣钱的工作。
杜聪成为华尔街精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他要为艾滋病人而放弃华尔街的决定更是一件艰难的决定。
首先,他遭到了母亲极力反对:“我供你读哈佛,不是让你出来做义工的。”
亲朋好友也很困惑,放弃这么好的前程去做慈善。
大家都觉得阿聪中了邪:世间上这么多苦难不幸的人,救得过来么?
看见劝不动,有人就说,慈善怎么能当一份事业去做呢?你为什么不能边工作边做慈善呢?
杜聪说:“将来的事我看不见,现在的事,我看见了不能不管。而且我等不及了!”
因为这一句话。
杜聪开始比以前更忙、一文不挣、全年无休的慈善事业,一做转眼20年过去了。
用做金融的思路去做艾滋遗孤救助
现在的中国慈善事业,缺的不是钱,是有能力并且真正愿意花心思去做好这件事的人。
杜聪就是这样的人。
从河南农村回来他一直在想:“有这么多人需要帮助,我的力量却这么小,我该怎么办?”
如何尽到自己的最大力量去更好地帮助更多的人?
杜聪着实下了很大功夫,华尔街的工作经验给了他思路!
一、成立智行基金会
为艾滋病的人提供好的治疗条件,让他们活的有尊严,只是杜聪救助计划里的一小部分。
很多艾滋病人最大的希望是子女能够继续接受教育,不要重蹈覆辙。
有一个病危的母亲乞求杜聪说:“我不行了,希望你能照顾我的孩子,拜托你了。如果有人愿意资助我的孩子读书,那我就死得。。。安心了。”
杜聪答应她:“你放心,我会照顾你的孩子,让他读书!”
承诺了就要去实现诺言,1998年杜聪在香港注册成立——智行基金会。
“智行”的含义是把智慧付诸于行动,帮助不幸的人。
智行基金会的理念是运用知识于行动,帮助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上学,并对弱势群体进行艾滋病的预防教育。
从河南到安徽、山东、广东4省7县24村,截止目前,智行累积资助超过2万名艾滋遗孤。
当中包括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其中有2500多名考上了大学,不少是名牌大学,交通大学、北京大学的,还有的去了美国念书。
二、建设实业去挣钱
除了用自己的积蓄,多年的慈善路上,杜聪也得到很多人的帮助。
有不少个人、企业向基金会捐款,但是随着智行基金会资助的孤儿越来越多,需要的钱也越来越多。
缺钱的时候,杜聪想过募捐。
这个方法快,也是很多基金会都会采用的方法,但不能解决长期的问题。
多年的金融经验,让杜聪有了建立一个可以长期有收入的企业的想法。
这时有一个叫雅高酒店集团的企业想捐20万给智行。
杜聪提议说,如果你捐了20万给我们,这个钱用了就没有了。
不如将这20万做一个社会企业的投资,帮我们建一个环保袋工厂。
杜聪考察发现,这家企业,有100多家酒店,日均3万多个客房订单。
如果每个客房放一个环保袋,一天至少有3万件的销售业绩。
钱投进去了,现在每年可以创造了300多万营业额。
做慈善,不是买一堆苹果送人,而是像种了一棵苹果树,不断会有苹果长出来,每天都有苹果吃。
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为他们的未来寻找出路
做慈善不是一时的事情,解决贫困的方法是让他们能够有自己生存的能力。
从小的教育是必须的,但孩子们慢慢长大,不少孩子兴趣点不在读书。
智行也资助这些孩子去技校学手艺,有个一技之长,能够独立生活。
为此,智行基金会还专门联系全中国唯一一家专业的法式烘焙慈善培训学校“海上青焙坊”,并让它挂靠在智行基金会之下。
▲上海南京西路上的“Village127”咖啡馆,店里的面包师、咖啡师、厨师几乎全是来自艾滋病家庭的健康子女,店名取自河南村庄中最初受智行基金会资助的127名艾滋孤儿
四、让被救助过的孩子都拥有一颗爱心,去救助更多的人
杜聪及他的智行基金的价值观之一是要助人自助,回馈社会。
这源于资助艾滋遗孤几年后,杜聪发现由于生活在艾滋阴影下,很多小孩有很明显的心理疾病。
▲杜聪经常和孩子们在一起
越长大越严重,正常生活都会有问题。
思考了很久杜聪想了个办法,一方面给他们做心理疏导,一方面让被救助的孩子加入到救助点队伍里去。
他把每年资助的大学生暑期送回老家,一家一户地去说:“我也是这个村子长大的,我家里也有艾滋病,你也可以像我一样,也可以上大学,将来过好日子,不要放弃你自己。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要好好读书。”
看到这些孩子的真实成长经历,他们也觉得能看见自己的希望了。
现在有不少曾经被救助的孩子学成回乡创业,帮扶受艾滋病影响的老乡。
慈善是需要很多人源源不断地持续去做的事情,这样也让爱心能够传递下去。
20000个孩子的爸爸
杜聪在自己的微博里写道:
很久以前我就决定
做这件事就不要受别人的影响
不管这件事我成功与否
我都像自己信仰的那样生活着
浮生若梦,行大爱才是真谛。
他的行为影响了很多人,他们也去了解公益,开始做公益。
在很多人的眼中,从华尔街精英转身成为公益人,杜聪“过的并不好”,他48岁没有家庭、没有孩子,并且因为经常高压工作还有严重的高血糖高血压。
他把全部的生活都献给了公益事业。
智行基金对受助对象不设名额限制,只要孩子符合客观要求,就可以成为资助对象。
20年来,累计资助20000个孩子成长、成功,资助资金累计达到2亿元。
2万名孩子,出生在艾滋病威胁的家庭,因为杜聪,有尊严地活着。
杜聪没有孩子,但他却以“家长”的身份参加了不少婚礼。
有的孩子长大了生了baby,管杜聪叫爷爷,他很享受这样的天伦之乐。
杜聪,在这条道路上,还在坚定走着。
曾看过一篇文章,文章讲述其实月薪5000元就可以名列全球top7%得人群,其实想想房价、物价等生活成本,大多数人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他们为生活负重前行,如果再有点病痛,更是苦不堪言。
能为慈善做贡献的,不论大小,我都想点个大大的赞。
关于杜聪,的确被他的行为触动到了,因为他的纯粹。
放弃千万年薪和上流社会的身份,为艾滋病群体奉献自己的一切,因为他觉得这是自己的使命。
当你的人生觉得这件事值得去做,那就去做,并且做好。
人类因行动而伟大。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