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朴树在一个节目录制现场演唱了经典歌曲《送别》,歌曲还没有结束,哭了起来。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朴树说:一生能写出这样的歌词死而无憾。那么《送别》又是一首怎样的歌,背后有着怎么的故事?
朴树演唱现场照片,图片来源于网络
1880年10月23日,李叔同出生于天津河北区李宅。由于祖上经营盐业与银钱业,李家在天津富甲一方。李叔同是其父亲68岁时与小妾所生,因为庶出,5岁丧父后,在家中的地位就不同于昨日。大约从这时起,内心敏锐的李叔同,就深深感到一种人生的孤零。又由于他的父母都笃信佛教,李叔同从小就学会了念诵佛经,受到了佛教的熏染。
1897年,李叔同18岁时,奉母亲之命,娶茶商之女俞氏为妻。哥哥文熙从家产中拨出30万元供叔同家用,这在当时是一笔巨额财富。他却买了一架昂贵的钢琴,开始学习音乐和作曲。那时候,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主持维新变法,一向关心国事、憧憬未来又极厌旧制度的李叔同,对这场变革感到很兴奋,积极鼓吹新说,并刻了一方“南海康梁是吾师”的印章,以示对变法的支持。不料,“戊戌政变”这场维新运动以失败告终。外界谣传李叔同是维新党,为了避祸,他带着母亲、妻子,迁居上海。由于他家在上海有钱庄,他可以凭少东家的身份任意支取生活费用,手头相当阔绰,他以富家公子身份,与沪上名流交往。1899年,李叔同迁居 “城南草堂”,与袁希濂、许幻园、蔡小香、张小楼结金兰之谊,号称“天涯五友”。其后,李叔同的文人雅士日子过得风生水起,五光十色。
李叔同自画像,图片来源于网络
就在李叔同年少意气风发时,却遭遇变故。1905年,年仅46岁的生母辞世,而李家坚持“外丧不进门”,不让李叔同母亲的灵柩回天津李家老宅。原本就对旧制度极为抵触的他,用新仪为母亲举办了丧礼。丧母后,李叔同度过了一段颓废的日子,而就在这段时期他看遍中国乱象,深知启蒙才是真正的救国之路。于是,在同年,李叔同东渡日本留学,在日本留学期间,他接受了西方写实主义的绘画教育,在审美思维和人生追求上也渐趋务实,一扫过去“学以致仕”的奋斗目标,逐渐确立了“以美淑世”、“经世致用”的教育救国的思想取向。并组织“春柳社”,演出话剧《茶花女》、《黑奴吁天录》、《新蝶梦》等具有进步思想的话剧。 留日期间,与日籍美术模特产生感情并结为夫妇。
1915年,李叔同在杭州第一师范任教。教书那几年,是李叔同一生之中,最为充实的一段时光。不过也正是从那时候起,他的性情就变得越发孤僻,越来越喜欢离群索居的生活,常常一个人掩门伏案,自顾写诗作画。这和当初那个“纨绔子弟”相比,已经是判若两人。此外,或许是身世沉浮之感,对于人生无常、生命倏忽、红尘飘荡,他越发有了深刻体验,每每下笔,都是素淡怅怜,正在这期间,他写下了那首著名的《送别》,从这其中,便不难窥见他当时的心境。也就是在那时,他写了这首著名的《送别》。
1918年,39岁的李叔同拜虎跑寺了悟和尚为师,取名演音,号弘一。
《送别》的创作有个轶事。有年冬天,大雪纷飞,当时旧上海是一片凄凉。李叔同 “天涯五好友”中的许幻园站在门外喊出李叔同和叶子小姐,说:“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说完,挥泪而别,连好友的家门也没进去。李叔同看着昔日好友远去的背影,在雪里站了整整一个小时,连叶子小姐多次的叫声,仿佛也没听见。随后,李叔同返身回到屋内,把门一关,让叶子小姐弹琴,他便含泪写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的传世佳作。
窥探当时李叔同的心境,这首《送别》应该并不是为具体的友人而写,而是一首无所明指的象征送别诗,用《送别》传达出李叔同送别朋友,感悟人生、看破红尘的觉悟。李叔同在出家前写给日本妻子的一封信,从信中可以感知,他的出世顿悟。
诚子:
关于我决定出家之事,在身边一切事务上我已向相关之人交代清楚。上回与你谈过,想必你已了解我出家一事,是早晚的问题罢了。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思索,你是否能理解我的决定了呢?若你已同意我这么做,请来信告诉我,你的决定于我十分重要。
对你来讲硬是要接受失去一个与你关系至深之人的痛苦与绝望,这样的心情我了解。但你是不平凡的,请吞下这苦酒,然后撑着去过日子吧,我想你的体内住着的不是一个庸俗、怯懦的灵魂。愿佛力加被,能助你度过这段难挨的日子。
做这样的决定,非我寡情薄义,为了那更永远、更艰难的佛道历程,我必须放下一切。我放下了你,也放下了在世间累积的声名与财富。这些都是过眼云烟,不值得留恋的。
我们要建立的是未来光华的佛国,在西天无极乐土,我们再相逢吧。
为了不增加你的痛苦,我将不再回上海去了。我们那个家里的一切,全数由你支配,并作为纪念。人生短暂数十载,大限总是要来,如今不过是将它提前罢了,我们是早晚要分别的,愿你能看破。
在佛前,我祈祷佛光加持你。望你珍重,念佛的洪名。
叔同戊午七月一日
出家后的李叔同,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后,再重温一次经典吧!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
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
惟有别离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