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秤这一手艺在大众生活中随处可见。
在孩时记忆中,常见修秤师傅挑着担子穿行在集贸市场、大街小巷,但随着电子秤的出现,如今却很难看到他们的身影了。3月15日。在安徽省五河县城关镇中心菜市的店铺门傍,一位老师傅正专注地制作着秤杆:刮杆、钻眼、嵌秤星、打磨……环环相扣,一丝不苟。他叫李国齐,今年69岁,自13岁学做杆秤以来,已经坚持了53年。新通图/李向前杆秤制作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根据汉族民间传说,木杆秤是鲁班发明的,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13两为一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添加“福禄寿”三星,正好十六星,改一斤为16两,并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书;直到20世纪50年代,国家才实行度量衡单位改革,把秤制统一改为10两一斤。新通图/李向前
“轻重得宜大权在手,偏正不倚天地良心。”这是国人比较喜欢的一句对联,过去经常贴在卖星秤的铺子门前,讲的是为人处事要像星秤一样权衡天地良心,要有信有义。“星秤”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杆秤。小小杆秤步入历史舞台已经两千多年,其制作始祖传说是春秋战国时的工匠鲁班。新通图/李向前
“缺斤短两的秤我从来不做,给再多钱也不做,做秤就是做人!”李国齐老人介绍,做一杆秤的工序有二十几道,除了开始的选料、加工,最后的抛光、打磨、包铜皮等,最主要的“核心技术性”工序就有五六道。首先要在秤杆上划上一条水平线,这就是所有秤花的基准线;然后给每杆秤定出最准确的“零度”,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定盘星”;再将基线等分,定出两、半斤、一斤等不同刻度,而每杆秤都要反复试验多次才能达到最准确的等分;随后要在刻度上钻出不同数字、形状的眼,再嵌上铜丝做出秤花;最后用丝刀、小锤等将秤花固定、磨光……新通图/李向前
制作杆秤是李国齐家祖传的手艺,从13岁开始就跟父亲学,以修理和制作杆秤养家糊口。20多岁李国齐进入县城的二轻局单位,但制作杆秤的店铺一直开着,上个世纪80年代杆秤的生意很好,再加上祖传的精湛技艺,养活一家人不成问题。而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始,杆秤生意便逐渐没落,不断地受到电子秤的冲击和挤压,以前每天可以卖出近五六十把,而如今一天能卖出五六把算不错了。新通图/李向前
“当年这手艺是不外传的,可如今我免费收徒,也没人愿意学。”谈起这门手艺的传承,李国齐语气中满是落寞。他曾将杆秤的制作工艺教授给自己的小孩,但没学多久,看着日益寥落的生意,三个孩子先后转行做起了其他买卖。新通图/李向前
曾几何时,走街串巷的商贩每人手里拿着一杆秤,待买卖来时,随手挂好秤砣,货物朝秤盘一丢,一提秤杆,“您看,秤高高的”。买家看着高高翘起的秤尾,生意也就做成了。这样的场景,或许将成为一道逝去的风景,随着电子秤的盛行,杆秤也将必然退出历史的舞台。新通图/李向前
(声明:凡带有“ntp”水印的图片,系新通图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