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娱乐休闲

【饮马河】专题长春之“水”何处来(下)

第五,从饮用的河里取水,缓解“缺水”。

在新立省水库投入使用的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长春各县是以粮食增产为目标,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生产的时期。

作为长春城市正式水源地的新立城水库,由于伊通河上游大量开垦农田,修建了许多小型塘坝、水库,致使本该向新立城水库汇集的自然水被大量拦截,因此水库的实际蓄水量一直偏低。同时,由于地质情况和大坝工程质量不高,新立城水库运行十几年后,已无法满库容蓄水,难以向长春城市提供充足的源水。20世纪70年代初,在人口增加的情况下,长春城市再度缺水。

在这种情况下,长春市有关部门把目光投向了饮马河。1975年,从饮马河引水修建第二净水厂的计划获得国家计委批准。

饮马河上的石头口门水库水量充足,水质也好于新立城水库,在当时可以满足长春城市的原水供应,但是因为财政状况不允许,该计划虽然获得批准,却不能马上施工。

说来也巧,就在国家计委批准长春市修建第二净水厂、从饮马河引水的第二年(1976年)春天,长春遇到了异常干旱的天气,自从春天下了一点儿雨后就一直干旱。到了7月份,新立城水库有效汇水面积减少了近一半,库容仅有300多万立方米,向长春城市供水几近停止。净月潭水库贮水更少,仅可供郊区化肥厂生产使用。而南湖水源污染严重,不能供居民饮用,仅能够维持“一汽”热电站短期生产用水。当时缺水的局面,已经严重影响到长春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业生产。而长春市当时还不具备足够的财力启动从饮马河引水修建第二净水厂的工程,即便项目动工,也会因较长的施工周期而难解燃眉之急。所以,长春市采取应急措施,一面推行严格的节水措施、发动各单位掘自备井,一面发动城乡人民,于天寒地冻时节开掘出一条明渠,把石头口门水库所汇集的饮马河之水引入长春城区。

这项工程于1976年10月动工,每天出动七八万人进行施工,最多时达到10万人,终于在1977年6月7日通水。由于这条水渠是全市城乡人民义务劳动完成的,遂定名为“工农干渠”。这条干渠以当时的九台县卡伦乡南部的“五一水库”(今卡伦湖)为中继水库,从石头口门水库通过明渠引水进入“五一水库”,然后从该处提水,通过明渠送入长春市区东南净月乡的鸭子湾水库,再经自然河道流入幸福乡一、二、三号电灌站渠道,最后汇入南岭水厂河东取水处。输水线路中除了原有明渠和自然河道外,新挖输水渠道总长32.5公里,工程土方量230万立方米,投资500万元,日提水10万立方米。1977年通水后,有效地缓解了长春城市断水的困境。

工农干渠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后,吉林省水利部门根据当时石头口门水库的库容,规定每日向长春城市提供原水22万立方米,每年8000万立方米。从此,石头口门水库成为长春城市用水的主要来源之一。

在得到饮马河的原水后,南岭水厂及市内配供水管网又得到相应的扩建。据1980年年末统计,全市日制供水能力达21.92万立方米,比20世纪60年代增加了一倍,比日伪时期增加了近3倍,用水人口普及率接近86.6%,人均日用水达97升。

工农干渠虽然暂时解决了长春城市几近断水的燃眉之急,但终究不是保证城市用水的长久之计。由于干渠是仓促挖成的,不仅跑漏水严重,沿途还免不了被盗取占用,外加土壁的坍塌堵塞,导致维护成本极其高昂,于是在1982年10月从饮马河引水的第二净水厂一期工程竣工后,干渠便中止使用了。

第二净水厂是当时全市“四大工程”之一,厂区位于长春市区东北的苇子沟,占地面积12.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总投资3800万元,建成后日制供水能力为10万立方米。工程分两期进行。1979年10月一期工程开工,主要由取水、送水、净水、配供水管网和输电线路工程组成。第一期工程竣工后,每日向市区实际供水7万立方米,使铁北地区低压供水状况得到根本性扭转。1983年,新立城水库所供原水再度紧张,南岭水厂日制供水量仅为15万立方米。此时,第二净水厂的水通过铁北干管向铁西和市区管网补充,对缓解市区供水紧张局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到1983年年末,两个水厂加上地下水的补充,长春城市日制供水能力达到31.92万立方米,用水人口达115.4万人,人均日供水量107升。

1988年,第二净水厂二期工程竣工,实现了20万立方米的日制供水能力。而后又经过1991年至1992年的改造和扩建(形成了三期工程),二水厂最终的日制供水能力达到30万立方米,超过了南岭水厂。饮马河成为长春城市用水的一个主要水源。由于二水厂在建设期间得到了日本政府的资助,经国家批准,厂名改为“中日人民友好水厂”。

工农干渠中止使用一年后,也就是1983年,新立城水库原水再度紧张时,市政府又组织人力对干渠加以修整,于当年秋季输水近70天,然后便完全弃用了。工农干渠的寿命虽然短暂,但它在长春城市自来水生产和供应的历史上却开启了引入饮马河水的第一页,深深印在长春人民的心中。工农干渠自修成后,每年解冻期间向长春市输水,对缓解当时城市供水危机起到了关键作用,至1983年共计引水9832万立方米(1977年未记载、1982年未运行)。

六 “引松入长”让城市水源“扩容”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长春市的领导者和规划者从城市的长远发展出发,谋求解决城市供水问题的根本出路。1979年,国家召开了全国城市工作会议,要求省会级以上城市作出城市规划。规划人员在起草长春城市规划时,继承了历史上“松辽运河”的方案,提出了引松花江水作为长春城市自来水原水的设想,即“引松入长”。这个设想被省市领导采纳,列入长春市“七五”经济建设计划中,并在1985年确定了引水路线方案。

此后又用了10年时间,对“引松入长”方案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评估、论证、批准,并向世界银行贷款等,最终确定了此项工程为“引松入长供水与环境工程”,包含引水、制供水和污水处理等二三十项分工程。这些工程从完成后的用途上,共分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松花江引水输送到石头口门水库,再从石头口门水库送至市区南岭水厂,即引水部分。第二部分是调整制供水布局,新建一座净水厂(即第三净水厂),在南岭水厂接收松花江原水后,分担南岭水厂原来净化新立城水库原水的任务,以及把净化好的水配供给用户,即制供水部分。这部分还包括配供水管网的规划、敷设和管理等,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又增建了第四净水厂。第三部分是污水的截流和处理,新建污水处理厂承担这一任务。

此时的长春市,因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又进入新一轮的缺水状态。此前,得益于两处水源的开发及第二净水厂的投产运行,原水供应量、制供水量一直上升。从1985年到1990年,在日制供水能力上,1985年为32.62万立方米,1990年达到45.62万立方米,增长40%;在日平均制供水量上,1985年为30万立方米,1990年达到43.7万立方米,增长46%。其中工业用水,1985年每日为11.7万立方米,1990年达到每日16.4万立方米(不含自备水源),增长40%;生活用水,1985年为每日14.5万立方米,1990年达到每日23.3万立方米,增长61%。但是,城市人口供水普及率却增长甚微,1985年为84%,1990年为84.7%,同长春城市的实际需求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据有关部门测算,1990年的城市日制供水能力比规划的日平均城市需水量短缺6万立方米,而同日最高需水量相比差距更大。1991年短缺得更多,日平均制供水量46.8万立方米,在设备超负荷供水的情况下,较最低限度城市日需求量仍缺少10万立方米。当时据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调查计算,1993年年末,长春城市日缺水将达到13.6万立方米,而且由于地形和供水设施大小、新旧程度不同,在配供水方面存在很多不平衡现象,全市约有30万人和100多家工业企业将处于更加严重的缺水状态。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反映,楼越盖越高,水压越来越低。老百姓形容缺水情形是“一楼稀稀拉拉,二楼滴滴答答,三楼干干巴巴”。这时的缺水,主要是原水不足导致的。

在“引松入长”蓝图确定并公布后,面对日益严重的缺水状况,长春人民急切地盼望着这项惠民工程早日上马。

“引松入长”工程的引水规模是按2000年长春城市日需用水量100.34万立方米确定的,每年需要从松花江引水3.08亿立方米。所以,引水部分的工程是这项庞大工程中的关键。

引水工程的提输水线路横跨吉长两市,龙头工程的引水口设在吉林市距松花江丰满水库大堤15.2公里的马家江段。引水管线沿松花江岸道路向北,至温德河口后西行,穿越公路、铁路到达船营区欢喜乡老爷岭,在这里的山体开掘引水隧洞;管线出隧洞后继续西行,进入大绥河加压泵站加压,再向西南进入岔路河,然后通过自然河道向西北流入石头口门水库。这段引水线路总长为53.04公里(不包括自然河道)。进入水库的松花江水经过自然调节后,由提水泵站提水,再次进入输水管道,中途经过加压,最终被送入长春市南岭水厂,这段线路全程为40.54公里。两段引水线路合计总长为93.58公里(不包括自然河道和水库)。

“引松入长”工程浩大,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春城建史上的第一大工程,所需资金量巨大,所以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完工后,从松花江年引水量1.54亿立方米,新增日制供水能力30万立方米,长春市的日总制供水能力达到80万立方米;二期工程完工后,年引水量达3.08亿立方米,再增日制供水能力30万立方米,使长春市的日总制供水能力达到110万立方米。

1993年第三净水厂在长春市西南郊奠基,1994年引水管线工程中的老爷岭隧洞工程开工,一期工程陆续展开。经过6年的建设,一期工程于1999年基本完成,引水管线实现试通水,2000年提前开始输供原水。

与1976年的情况十分相似,2000年入春以后,长春市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旱灾,1月至7月的平均降雨量只有133.7毫米,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少93毫米。从6月至7月中旬,日平均气温是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平均降雨量则是1951年以来的最低值。受此影响,长春市当时的“两大水缸”——石头口门水库和新立城水库库容从开春起就严重不足,蓄水量比上年同期减少2.5亿立方米,降至历史同期最低点,城市又面临着无水可供的困境。如果继续下去,城市居民生活将会受到严重影响,经济损失难以计算。鉴于这种严峻的形势,市委、市政府决定启用“引松入长”一期引水工程。

5月5日,一期引水系统正式开机运行,每日将50万立方米松花江水送入石头口门水库。这些水经石头口门水库调节后输入长春,占当年全市日制供水量的83.3%,成为当年长春市自来水原水的主要来源,解除了当年长春的断水危机。2000年,长春市区自来水用户已发展到524523户,用水人口为177.4万人,用水人口普及率为92.5%。

继春旱之后,2000年夏秋的雨量依然偏少,石头口门和新立城两座水库的蓄水仍然不足,难以满足漫长冬天里的城市用水需求。当时,市委、市政府考虑到入冬采暖期到来后用水量还要增加,城区会再次面临断水的危机,于是决定提前启动“引松入长”二期工程。从8月开始的4个多月时间里,长春举全市之力完成了二期工程的主要工程,完成了常规情况下需要18个月才能完成的施工任务,于12月31日实现通水。其中,仅用2个月时间就敷设完成了从松花江到石头口门水库增设的55公里引水管线,在沿途2个泵站增装了4台(套)机组设备。

二期工程投入使用后,整个“引松入长”工程的日引水量达到90万吨,解决了当时长春城市自来水原水供应紧张的问题,也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春市用水短缺的问题。截至2001年年底,全市有管径100毫米以上各种供水管线1120公里,供水面积达125平方公里;日制供水能力达到106.6万立方米,日均制供水量为75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9%;供水人口普及率为91.5%,居民生活用水标准每人每日达到173升。

在“引松入长”工程的保障下,长春城市的日制供水能力一直保持在100万立方米以上,实际日制供水量为近100万立方米,人均用水量也不断提升。 (作者孙彦平为吉林省民俗学会副理事长)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