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杨红09”船5月5日特写:“深海的哥哥”踏上了职业的新征程。
新华社记者潘泽
“我们走在没有经验的路上。永远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27岁的杨一帆没有想到,3年前“稀里糊涂”选择的第一份工作,会是探索未知的全新职业。跟杨一帆一样成为“蛟龙”号第二批潜航员学员的还有5位年轻人。2013年年底,他们从全国130余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踏入这一被称为“深海的哥”的新兴职业。
5月4日,这些年轻学员们结束了在西南印度洋和西北太平洋的3次副驾驶培训,即将迎来责任重大的主驾驶岗位培训。在完成3次主驾驶培训并通过相关考核后,他们将正式成为“蛟龙”号潜航员。
“蛟龙”号是中国第一台可以进军7000米深海的载人潜水器。如果从2008年它诞生算起,“蛟龙”号潜航员这个职业才走过不到10个年头。
其实这份工作不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光鲜——3个人蜷缩在内径只有2.1米的密闭球舱内,下潜至几千米深的海中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操作潜水器进入无人涉足的黑暗世界。
驾驶这一“深海出租车”更不像开车那么简单——越往海底深处走,潜水器的负荷就越大,潜航员要摸透在不同水深条件下潜水器的状态和性能,熟练使用机械手对海洋生物和矿产资源进行采样,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冷静应对深海中的各种突发情况。
除了熟练驾驶和操控潜水器,潜航员学员还要掌握相关维修技术和保障技能。据负责潜航员学员培训的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技术部主任丁忠军介绍,这6名学员在潜水器技术保障领域各有分工,有的侧重声学,有的侧重控制系统,有的侧重电力,还有的侧重观察通信。
“我们希望把潜航员培养成综合型人才,既可以操作潜水器作业,又能维护修理潜水器,还能做一些潜水器作业工具开发、作业能力拓展方面的工作,”丁忠军说。
在摇摇晃晃的甲板上爬上爬下拆卸组装电池组,在夜深人静的会议室绞尽脑汁研究图纸、思考故障原因,在潜水器研制单位脚踏实地学习基础理论……这一个个镜头的背后,是年轻学员们的艰辛与汗水。
“尤其对我们女生来说,干这份职业其实挺不容易的,和男同胞们一起扛着扳手干活,为了按时出航加班加点在水池里试验,一直忙到半夜,累了就拿个垫子躺在车间睡觉,”90后潜航员学员赵晟娅说。她和张奕是6名学员中仅有的两名女性。
尽管工作艰辛、任务繁重,但能够去未知世界探索发现,领略别人看不到的风景,这样的职业愿景始终激励着这些潜航员学员们坚守梦想。
“只要有责任心、有担当,相信我们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把这份人们较少从事的工作做成一份大事业,推动我国深海科学的发展,”杨一帆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