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晚年王位继承人的问题让他头疼。
按照长幼顺序,长子曹昂为原配丁夫人收养,是理所当然的首选,可是这孩子不幸在宛城战死。
丁夫人因抱怨被曹操废掉,以卞夫人为正室。
另外几个儿子当中,曹操最喜欢的是宠妃环夫人所生——能称出大象体重的曹冲。
曾有过立为魏王世子的想法,可惜曹冲福薄,生病早夭,死的时候才十三岁。
按照嫡庶有别,剩下的嫡子就只有卞夫人生的曹丕和曹植了。
曹丕虽然年长,才智却逊色于弟弟曹植。
曹操有意废长立幼,重点培养曹植,与吴、蜀交战,多次以曹植做为留守,足可见对他的信任。
曹丕之所以能最终胜出,源自于曹植的一大缺点,曹植喜欢喝酒,而又经常醉酒误事。
曹丕趁机设计陷害曹植,并开始联合世家势力,组团反对立曹植为世子。
曹植得不到世家势力、重臣的支持,身边的拥护者都是杨修等一些没有实权的文人,这个杨修又因为喜欢张扬炫耀,最终得罪曹操被斩杀。
反观曹丕身边的支持者,都是重量级人物——司马懿、陈群、贾诩、崔琰等,这些人经常为曹丕出谋划策。
比如说:
曹操命令曹植率兵出征,曹丕就把弟弟灌醉。
父亲曹操对曹植不满,曹丕就趁机添油加醋,诽谤曹植。
曹丕善于搞阴谋,和曹植的耿直磊落形成强烈的反差。
最终,曹操还是选择了善于玩弄权术的曹丕,立为世子。
曹丕篡汉建立魏帝国,史称魏文帝,对曾经和他争位的弟弟曹植依然不放心,百般刁难。
其中最著名的,非“七步诗”事件莫属。
大家都耳熟能详。
关于曹丕对曹植以诗索命,七步诗并非孤版。
《太平广记·俊辩》中也有一个版本。
某一日,魏文帝曹丕和弟弟曹植同辇出游,路遇两头牛争斗,一头牛斗不过对方,被挤到井边,最终坠井而死。
曹丕当即下诏,令曹植赋诗一首,要求诗中不能出现“牛、斗、井、死”等字,同时还要求骑马行走一百步之内,作成四十个字的五言诗一首。
如果做不到这些,就会“加斩刑”。
曹植不愧是文学大家,他一边策马开始行走,一边揽笔写出五言诗一首:
两肉齐道行,头上戴横骨。行至凼土头,峍起相唐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
这首诗写完了,马还没有走到一百步,曹植接着又吟诵了一首诗:
煮豆持作羹,漉豉取作汁。萁在釜下然,豆向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诗歌以燃烧豆秸煮豆子,形容同根所生却相互残害,暗示兄弟之间不要步步紧逼。
曹丕受了感动,从此放弃了除掉弟弟的想法。
依《太平广记》所载,《七步诗》是曹植的自怜诗,并不是在曹丕的胁迫下所作。
《太平广记》原文:魏文帝尝与陈思王植同辇出游,逢见两牛在墙间斗,一牛不如,坠井而死。诏令赋死牛诗,不得道是牛,亦不得云是井,不得言其斗,不得言其死,走马百步,令成四十言,步尽不成,加斩刑。子建策马而驰,既揽笔赋曰:“两肉齐道行,头上戴横骨。行至土头,峍起相唐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赋成,步犹未竟。重作三十言自愍诗云:“煮豆持作羹,漉豉取作汁。萁在釜下燃,豆向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诗的故事最早出自《世说新语》,后被《三国演义》收录。
陈寿的《三国志》中,并没有收录《七步诗》,也没有对此事件有片字记叙。
因此史家疑为后人伪托之作。
七步诗的作者是不是曹植,一直存有争议。
以诗索命,本身就存有疑点——曹丕不至于愚蠢到用这个办法吧!
洛神赋中的曹植
黄初四年(公元223年),曹丕徙封曹植为雍丘王。
黄初六年,曹丕南征归来,路过雍丘,还特意去看看曹植,为他的封邑增加了五百户。
曹丕病逝,儿子曹睿即位,是为魏明帝。
曹植很想施展一下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多次向侄子谏言。
曹睿对这个叔叔非常警惕,严加防范和限制,再次徙封陈郡,改封陈王。
太和六年(232年),曹植在抑郁中病逝,时年仅四十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