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差异的十万个原因
不给糖就捣蛋!(网络照片)
万圣节是西方的鬼节,但过节的人没有一点害怕的意思,甚至被认为是教导孩子们不要怕鬼的绝佳时机。
每到万圣夜(10月31日),当打扮的鬼模鬼样的大人们开始举办狂欢派对,小孩子们便提起趣怪样貌的杰克南瓜灯挨家挨户“Trick or treat(不给糖就捣乱)”去了。这与中国鬼节(七月半、清明节、三月三、十月初一)时必定要祭祀祖先、庄重肃穆的传统,可谓大相径庭。
其实,相异的又何止中外过鬼节时的风俗习惯。中国鬼与外国鬼的大不同,你又知道多少呢?
中国:人扮鬼还是鬼扮人?
重果仁的原始信仰中除了敬天,最重要的恐怕就是畏鬼神了吧。
有关“中国鬼”的来源与形象,古人已经说得很明白:《礼记》有云,“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曰命。其万物死皆曰折。人死曰鬼”,“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说文解字》则说,“人所归为鬼。从人,象鬼头。鬼阴气贼害,从厶。凡鬼之属皆从鬼”。
简言之,所谓“鬼”就是人死后,有鬼头、人身,带有奸邪害人属性的“阴气”;从“鬼”的字也大多与迷信、鬼神有关。
“鬼”的字形演变。(vividict.com 网页截图)
不过,“鬼”字虽为象形字,但它可不是对鬼的外貌进行了简化、抽象。它的本义是:祭祀仪式上巫师戴着恐怖面具扮鬼的样子。好奇的童鞋们不妨参考下还没有经历严重变形的甲骨文中的“鬼”字,它很形象地描绘了一副巫师头戴面具的形象。
“鬼”的字源解说。(vividict.com 网页截图)
除了人喜欢“装神弄鬼”,许多文学作品中的鬼还被赋予了浓浓的人情味,并且它们非常热衷于扮人。例如,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就为我们描绘了许多光怪陆离、性格各异的鬼,装扮成人的样子。
聂小倩与宁采臣上演人鬼恋。(资料图片)
日本:写作“鬼”读作妖怪
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虽然很大,但“鬼”(おに)一词在现代日本的意思和中文的“鬼”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鬼”的日语训读为“おに”(o ni),是从“おぬ”转变而来的。“おぬ”(o nu)有“隐而不见”的意思,所以我们大概可以推知:最早“日本鬼”和“中国鬼”没有太大差异,都是指人眼不能看见的神秘形体。不过,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日本鬼”的形象却发生了变化。
今天的“日本鬼”形象大约是在平安时代形成的。由于丑和寅之间的方位称为“鬼门”,所以霓虹人据此发想,将牛(丑)与虎(寅)的特征加入了鬼的形象,于是有了具体雏形。后来在佛教的影响下,罗刹的意象也被引入进来。
日本的鬼。(资料图片)
金角大王:我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网络图片)
日语中的“鬼”通常是指一种像野人、兽人一般非常强悍凶猛的妖怪,特征是披头散发且长有尖角,有着骇人獠牙的血盆大口,铜铃眼,肌肤常为红色或青色,上身赤裸,下围虎皮,身躯高大强壮,爪牙锐利,以一把巨大的狼牙棒为武器。常有人看着日本“鬼”,会联想到《西游记》里的“金角”、“银角”兄弟俩,以及牛魔王。
当然,日本的鬼不止这一种,大抵上各种妖怪也可统称为“鬼”,具体可参考《百鬼夜行抄》浮世绘里面千奇百怪的“妖怪”。
《百鬼夜行抄》浮世绘中的日本“鬼”。(网络图片)
中文所称的人死后留存在世上的“鬼魂”,日本则常叫做“幽灵”(ゆうれい),最经典的形象莫过于大家喜闻乐见的“黑长直”贞子啦。
贞子担当棒球赛开球嘉宾。(网络图片)
欧美:上帝和“鬼”有什么鬼关系?
谈过了东方的鬼,咱们再来聊聊西方的“鬼”(Ghost)。
Ghost 的英文释义。(youdict.com 网页截图)
古代人相信人拥有灵魂,并将之写作 Gast,中古英语中拼写改为 Gost,后又在现代英语中改为 Ghost。Ghost 原本泛指活人或死人的灵魂,相当于来自拉丁语的 Spirit (精神、心灵)。直到14世纪时,词义才变为专指死人的灵魂,即“鬼魂、幽灵”。不过,词组 Holy Ghost (圣灵)一词中的Ghost依然保留了原意。
《圣经中》的 Comforter(保育师)、Holy Ghost、Holy Spirit 都用来指代“圣灵”,英皇钦定本中的 Holy Spirit 则都写作了 Holy Ghost。如果有人问起你,“上帝和‘鬼’之间有什么鬼关系?”。请大声回复他,“当然有关系,你连‘Holy Ghost’都不知道吗?!”一定能显得逼格满满。
至于被中国人翻译成“吸血鬼”(Vampire)、“魔鬼”(Demon)、“胆小鬼”(Coward)、“懒鬼”(Lazybones)、“酒鬼”(Alcoholic)、“色鬼”(Lecher)……等等众小“鬼”们,它们和 Ghost 其实没有半毛钱关系。不过,有吸血鬼、魔鬼元素的故事确实和东方神神道道的妖魔鬼怪们有得一拼。
可爱的鬼精灵 Casper 。(网络图片)
说了这么多“鬼”,单知道世界上有“鬼”,却不知道有这么多鬼的你,知道万圣节该扮成什么鬼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