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沃尔特去世”的消息传来后,一群人深受感动,喊着“天哪”聊天,感觉像是很久没有联系过的朋友。在你日常平凡的生活中,突然激活了对以死亡方式在一起的时间的回忆,使你拥有了那漫长岁月特有的气息。(莎士比亚)。
还有一波人完全在状况外,问:“他是谁?”在他们的世界里,这个人确实可能从来都没存在过,更谈不上任何刻骨铭心的回忆了。而这两波人,基本可以用年龄来划分,前一波人大抵是70后、60后或50后,后一波人是80后以及更后了。所以,“瓦尔特”又是一个能来划分年龄的人。我属于后一波人。我对他并不熟,对他的电影作品也没啥印象,对他的艺术人生也没多大兴趣,但我也是有共鸣点的。一提到“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这首歌,我一下恍然,那是小不点的时候跟着大人们起劲地唱过的歌。这也算回忆吧,回忆就是这么传承的吧。
面对前辈、长辈,大部分人的态度往往经历过大体相似的阶段,一开始是无条件崇拜,“哇,好厉害”;长大些,以为自己看到了并能主宰世界,就一边倒地否定,“啊,老土”、“真过时”、“我要是你,早就……”再成熟点,真的见了些世界,会觉得“其实,他还是蛮赞的”。面对前辈、长辈的青春记忆,如瓦尔特,很多人也会经历这样的态度转变。
就我而言,我已经能去欣赏前辈们的青春记忆了。1970年代,南斯拉夫电影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几代人,“瓦尔特”巴塔·日沃伊诺维奇代表了朋友,也代表了中国数代人对于远方的想象。这位“远方的朋友”,长相和身边人大不一样,深眼窝、高鼻梁,外国的楼房、街道、食物、商店,嘴里说着“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是啊,暴风雨就要来了”如此富有诗意的话,担负起天下兴亡。如今,尽管前南斯拉夫已经分成了6个国家,但在和瓦尔特在一起的青春记忆里,南斯拉夫这个名字一直存在。
如果有人以青春符号来研究社会代际,应该是件蛮有意思的事情。80后如我,也有很多已经符号化的青春记忆。那些符号,是四大天王、古惑仔、小虎队,是李雷和韩梅梅、小龙人、黑猫警长、灌篮高手,是周星驰、汪国真……那是和瓦尔特完全不一样的画风。青春记忆,就像是阿甘手上那个充满魔法的巧克力盒子,你永远不知道拿到的是什么口味。一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的青春记忆,但完全可以欣赏别人的青春记忆。瓦尔特,啊朋友再见,那股烈火般的青春,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