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镇江旗酒吧的自制酿酒厂。
通讯员 袁敏 摄春运返乡潮渐入高峰。1月27日,重庆日报记者走访重庆火车北站发现,不少返乡者在扫描站内广告牌上的二维码,并转发上面的消息。
“年年想家,不如天天回家。”在重庆北站核心地段,随处可见这则广告。扫描其上的二维码后,便会进入重庆江小白酒业有限公司的招聘页面,提供普工、车间班长、技术员等岗位,薪资待遇4300元起。
江小白酒业宣称,2019年将增加1000个岗位,其中约有900个岗位在江津白沙镇的两个生产基地——江记酒庄及驴溪酒厂。
如此大规模的扩招,江小白有何底气?记者跟随江津区返乡人员的脚步,探访了江记酒庄。
从外出务工到留乡发展,照顾老和小
1月18日,一场180桌、近1800人的“坝坝席”在江津区白沙镇举行。参加这场宴席的,是来自江小白酒业各个岗位的员工,包括酿酒车间、包装车间、后勤采购等部门。
“以前在外打工,每年这个时候忙着抢票、赶车回家。还是现在安逸,就在家门口工作,春节能安安心心过节。”酿酒车间的工人古承泽,家住江津永兴镇。18岁离乡,他辗转过广州、深圳、潮州等多个城市,漂泊近30年。
古承泽说,在外地打工条件艰苦自不用说,关键是家中的老人和孩子没人照顾。
3年前,古承泽返乡,进入江记酒庄。“公司有食堂、上下班规律,我有更多时间照顾老人和孩子。”他还让妻子和大儿子也到酒庄工作,如今大儿子在酒庄当了叉车工,小儿子也考上了市重点聚奎中学。
像古承泽这样,一个家庭多位成员在酒庄工作的,在当地不在少数。
还有不少80后90后在江记酒庄挑起重担,活跃在各个岗位上。
江记酒庄包装车间的于海亮,在上海做了6年焊工。
“爷爷年纪大了,弟弟还在上小学,离得远了哪样都顾不到。村里条件也不算好,爷爷看病吃药、弟弟读书全靠我妈一个人支撑。”
半年前,于海亮回到白沙镇,在江记酒庄找到了工作。“现在工作稳定,我打算把积蓄拿出来在镇上买房,把爷爷、母亲和弟弟接过来一起住。”
回乡就业、留乡发展,江记酒庄成为江津当地人、特别是年轻人就业一个不错的选择。据统计,截至目前,江记酒庄约1200名员工中,江津当地人约占八成,80后和90后员工占一半以上。
一条全产业链,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年轻人为何愿意选择江记酒庄?
重庆日报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他们认为这里薪资不错,而且江小白在全国各地也有名气。他们都曾在外地看到、喝到江小白,“这是家乡的酒,重庆的味道”。
白沙镇拥有近500年酿酒历史,巅峰时与泸州、茅台等地齐名。为了复兴重庆高粱酒,江小白酒业已累计投入20多亿元,建成占地760亩的酿酒基地江记酒庄。全国闻名的江小白正是从这里出发,在2017年基本完成了产品全国化的布局,并出口到海外27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公司进入全国化量级,重视人才密度、超配人才,是江小白的经营理念也是公司当下的发展需求。”江小白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陶石泉说,公司在2019年新增千人工作岗位,正是着眼于长期的发展。
据悉,自公司成立以来,江小白不断从全国乃至全世界引进人才。目前,公司拥有5位白酒国家级评委、国家注册高级品酒师12位、高级酿酒师8位,达到了国内一线名酒企业的技术团队配置和技术储备。
2018年,江小白酒业正式启动了全产业链战略,与江津区政府、江津白沙园区、江津区农委签署“江小白酒业集中产业园”“江小白高粱产业园”两个项目投资协议。
计划中,江小白酒业的全产业链重点包含了江记农庄、江记酒庄和集中产业园三个主要部分。
其中,江记农庄旗下项目高粱产业园,项目规划核心面积5000亩,示范种植面积2万亩,规划辐射种植面积达10万亩。通过订单种植等方式,规模化扶持一批农户,在家门口实现增收。种植过程中,江记农庄可为当地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相关农田机械化服务;
江记酒庄则涵盖灌装酿造、生物技术研发、酿造蒸馏等,酿造生产身土不二的重庆高粱酒,推动传统中国酒的“老味新生”;
江小白酒业集中产业园则涵盖玻璃瓶、纸箱、瓶盖等配套企业、酿酒设备制造及研发企业、物流联运企业等,计划投资规模达30亿元。
“从基地种植、高粱育种到订单种植、农田机械化服务,再到生态酿酒、循环农业、农旅产业,可以在更广阔的人群范围内,解决当地农民增收难的问题。”江津区白沙镇相关负责人告诉重庆日报记者。
江津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的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年,江津区共有1.5万余名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成效显著。未来3-5年,白沙镇有望实现百亿级规模的产业集群,将更大规模地带动地方就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