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望着远山,只见高耸的亲岭,朦胧的视野中只有一点轮廓,直到气温下降,才想起今天已经是“大雪”节气了。
祖咏的《终南望余雪》突然浮现眼前: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也不知大秦岭落雪了吗?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冬季的第三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此时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节气时更大了。小雪时,雪随下随融;大雪时,雪随下随积,也就是雪“坐住了”。
“大雪”并不等于“雪大” ,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数据表明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全年下雪最大的节气,既不是“小雪、大雪”,更不是“小寒、大寒”,而是在春季“雨水”节气。大雪节气,气温显著下降、降水量增多,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
大雪时节,北半球各地日短夜长,因而有农谚“大雪小雪、煮饭不息”等说法,用以形容白昼短到了农妇们几乎要连着做三顿饭的程度。
我国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
“一候鹃鸥不鸣”:“鹃鸥”即寒号鸟,大雪节气,此时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
“二候虎始交”: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正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所以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
“三候荔挺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即民间所说的“马兰草”,此时它也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人常说,“瑞雪兆丰年”。严冬时节,若有积雪覆盖大地,可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流侵袭而降得很低,为冬作物创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所以有“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农谚。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冰都冻住了。此时的北方已经是银装素裹,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堆雪人、滚雪球。而南方此时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景象,但因天气寒冷,外出时宜穿厚羽绒服等御寒服装。
中国人的每个节令都有很多讲究,这其中自然离不了吃食。时至大雪,是“进补”的大好时节,有俗语云:“冬天进补,开春打虎”。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民间还有 “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未曾过年,先肥屋檐”之说,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都要忙着腌制“咸货”,无论是家禽还是海鲜,用传统的制作方法,将新鲜的原料加工成香气逼人的美食,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许多居民的门口、窗台都挂上了腌肉、香肠等,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可见吃肉冬补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因为冬天吃肉不仅吃起来过瘾,更能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足够的热量以抵御严寒。
在北方,民间还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度日。大雪节气喝完热乎乎的红薯粥,既美味又健康。 大雪节气前后,柑桔类水果大量上市,适当吃一些可以防治鼻炎,消痰止咳,也可喝姜枣进行汤抗寒。
今日大雪,适逢降温,天气预报说今晚有雪,也许明早起来,就是一派“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景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