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之夜,78岁的石天海老人一直在琢磨一件事。在零点钟声响起之前,他必须亲自放鞭炮,开心日子,使一个人的年变得柔和一些。
石天海是白水县北塬镇却才三社人,自幼饱受贫穷的折磨,早早的就担起生活的担子。16岁时,他开始拜师学艺,成为方圆有名的铁匠。回忆起那段光辉的历史,石天海显得很骄傲,也很自豪。他说,农业社的时候,因为有铁匠的手艺,他在石堡川友谊水库干了很多年。后来,他把铁匠铺搬到村上,经常为村民打造一些农具。很多村民至今都记得,由于石天海的手艺好,干的活既轻巧又耐用,所以深得大家的敬重。
干了40多年的铁匠活,石天海又开始精心务农,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地努力着改变艰苦生活的困境。90年代末期,响应政策号召,他栽植了10多亩地的苹果园,还喂养几十只山羊。老伴很多年前去世后,他忙里忙外,千方百计地抚养着几个儿女长大成人。
2013年的一天,一场意外事故改变了石天海的生活。在给羊割草返回途中,由于车速过快,转弯时碰到了路边的电杆上,当时,左腿就没了。
生活中,石天海能拉、会唱,是个乐观的、永远闲不住的人,失去了一条腿,以后的日子可咋办呀?很多人都为石天海老人担忧。大儿子多次叫老人与他同住在一个院子,可倔强的老人说啥也不愿意,坚持一个住在老院子。“娃娃都有娃娃的事,我一个人凑合着能生活,没必要给娃娃们添负担。” 他嘿嘿一笑说:“真到哪天动不了了,儿女们鲜鲜的伺候几天,就知足了。”
自从失去了一条腿,石天海老人的生活变得很单调,早上起来,一个人扒拉几口饭菜,就拄着拐杖,骑着电动三轮车,在村部门口找人聊天,晚上又凑合着吃两口。每遇到过年热闹的时候,他总是锁着门,不愿意见人。连着几个年头,院子里静悄悄的,没放过一串鞭炮。
知道石天海老人的情况后,今年,白水县残联专门为老人安装了假肢。
除夕晚,在大儿子家吃过年夜饭后,老人就拄着拐杖,回到自己住的院子。他打开电视,边看春晚边 盘算着,零点的钟声响起时,他一定要亲自在院子里放串鞭炮,冲冲喜气,也庆祝自己有了新生活。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时,老人急忙找出一长串鞭炮,把电视声音放得老大老大,拄着拐杖站在院子中间,等待着新年的钟声。零点,他准时点燃了鞭炮,院子里噼里啪啦鞭炮声响起。瞬间,整个村庄鞭炮声四起,烟花炮竹照耀得村子婉如白昼。
大年初一一大早,石天海就早早开了门,等待着晚辈前来拜年。屋里的炕头上,摆放着几碟花生、糖果,炕头正中的墙上,贴着一张毛主席像,很是引人注目。炉子的炭火烧得正旺,老人拿着旱烟锅,悠闲地坐在轮椅上,屋里屋外都显得宁静而又祥和。
见有人来,老人从轮椅上拄着拐杖坐起,笑呵呵地招呼来人多抓几把瓜子。石天海说:“现在党的政策实在太好了,做梦都没有想到”。他比划着说,原本想着这么大年龄了,装个假肢根本没必要,没想到,国家没让掏一分钱,来回不但管吃饭,而且还给了60块钱的路费。遇上了这种好事,石天海老人至今也想不通。
石天海扳着手指头算着:“养老每个月有85元,二级残疾还有80元,自己在院子种点菜,儿女们拿点米面、零食,这日子已经很好了!”
装上假肢到现在,老人还是有些不习惯:“总感觉沉得很”。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努力着练习适应。他说,有个假肢好歹美观多了,再过几天,孙女要在县城乔迁新居,他准备拄着拐杖,在县城多转几天,好好感受感受如今的好生活。
文/图 西安晚报记者石俊荣 通讯员石小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