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所有的陶瓷都以白色为基调,所以中国陶瓷有几千年的历史,但白釉陶瓷最难燃烧。中国白釉陶瓷在历史的不断改善和演变中经历了青白釉、卵白釉(秋部釉)、蛋白釉色、象牙白釉和白色
宋元明清之后白釉瓷器才真正接近真正的白瓷。那么为什么白釉瓷器的发展过程如此的艰难,那么最早的白釉瓷器是什么颜色的呢?白釉兔系罐,唐
口径10.5cm,底径10.3cm,高17cm
故宫博物院
白釉瓷器最早可追溯到东汉,古代的白釉瓷器可不是白色的,而是青白色的,因为瓷器胎土中含铁元素过多,白色瓷器变白的过程就是对铁的提炼过程,所以白瓷是在青瓷发展起来的,青瓷和白瓷的区别在于胎釉中含铁量的多少,如果含铁量下降到1%以下,就能烧成白瓷。成熟白瓷的出现大约在隋代,它比青瓷的出现晚约四百年。
白瓷虽然在北朝时期已经开始出现,但真正烧制成功则在隋代。与北朝相比,隋代白釉瓷器的烧制工艺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从隋大业四年(608年)李静训墓出土的一批白釉瓷器看,较之北齐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出土的白瓷,釉质已有较大提高,全不见早期白瓷白中闪黄或闪青的痕迹。如果以北齐范粹墓出土的初期白瓷为起点,到隋李静训墓为止,历时33年,白瓷的烧制技术终于成熟。唐代邢窑白瓷、宋代定窑白瓷、元代枢府卵白釉、明代甜白釉、清代德化窑都是在时代变迁中逐渐发展的。白瓷虽然在东汉以及北朝时期已经开始出现,但真正烧制成功则在隋代。与北朝相比,隋代白釉瓷器的烧制工艺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隋代白瓷的烧造成功,为唐代白釉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朝白瓷
邢窑始烧于隋代,唐代为繁荣期,盛产白瓷是唐朝白釉瓷器的代表,,因这一地域在唐代隶属邢州管辖,邢窑白瓷胎质细腻,釉色洁白。邢窑白瓷中的细白瓷,体现出唐代邢窑白瓷“似雪类银”的素雅与优美。
邢窑白釉罐,唐
高13cm,口径7.4cm,足径6.1cm
故宫博物院
五代是定窑瓷业的快速发展时期,制瓷工艺比唐代更为精细,碗、盘类器采用匣钵装烧,器口朝上摆放,因此口沿满釉,而底足多无釉,此碗即是代表。
定窑白釉“官”字款碗,五代
高6.6cm,口径17cm,足径6cm
故宫博物院
宋代北方著名瓷窑。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始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北宋,金、元时期逐渐衰落。北宋定窑以烧造白釉瓷器为主,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
卵白釉印花“太禧”铭云龙纹盘
高2.3cm,口径17.8cm,足径11.4cm
故宫博物院
卵白釉瓷是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一种白釉瓷的统称。因为底款有枢府铭文,所以卵白釉也叫枢府瓷。卵白釉瓷器其胎体一般比较厚重,釉呈失透状,色白微泛青,恰似鸭蛋壳色泽,故称“卵白釉”。其主要装饰手法是模印,题材比较简单,常见的有云龙纹、芦雁纹、缠枝花纹等。因卵白釉瓷器的花纹中间常模印“枢府”两字,故又称“枢府釉瓷”。
“枢府”是元代掌管国家军队大权的重要机构“枢密院”的简称。在元代白瓷上模印“枢府”字样的瓷器一般被认为是景德镇为“枢密院”烧制的专用瓷器。除“枢府”字样外,在元代卵白釉瓷上还见有“太禧”、“东卫”、“福禄”、“白王”等铭文,更多的则不带铭文。 元代景德镇窑卵白釉瓷器的创烧,为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甜白釉的发明奠定了基础。元代卵白釉瓷器在元代墓葬、窖藏、沉船及元大都遗址中均有发现。1984年安徽歙县元代瓷器窖藏曾出土109件卵白釉瓷器,而且均带有“枢府”铭文,是一次性出土“枢府”铭卵白釉瓷器最多的一次。
明永乐甜白釉僧帽壶
甜白釉是明永乐宣德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创烧的一个白釉品种,其特点是白如凝脂,素若积雪。之所以称“甜”,是因其洁白的釉色给人一种甜美之感。又有人称其为“填白”,是指在此白瓷上可填彩绘画。
德化窑白釉暗花胆式瓶,清
德化窑古代著名民窑之一,以烧白瓷著称,窑址在今福建省德化县。德化窑的瓷质优异,胎、釉浑然一体,色泽光润明亮,如脂似玉,洁白之中又闪牙黄,被称为“象牙白”、“猪油白”,为当时中国白瓷之代表。清代德化窑继续烧制白瓷,但产品以日用器皿为主,诸如梅花杯、八仙杯、花瓶、文具,釉色白中透青。象牙白其瓷胎是用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瓷土制成,其中氧化钾含量高达6%,烧成后玻璃相较多,胎质致密,透光度良好。德化白瓷的釉色莹润明亮,白如凝脂,阳光映照下,隐现粉红或乳白色,因此有“猪油白”、“象牙白”之称。
可见中国白釉瓷器是经历了从不白,到黄白色,到青白色,到今天我们心中理解,眼中看到的白色瓷器,这就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在发展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