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其实是阴历(日历),二十四节气其实是阳历(太阳能)。
今天农历,其实是清顺治年间的《时宪历》,是由德意志传教士汤若望同志搞出来的,冬至日的测算是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准。与中国古代的平气法测算二十四节气完全不是一码事。
平气法就是把一年的天数,平均划分为24份,每一份,就是一个节气。说白了“平气法”,就是平均时间法,每个节气相隔的时间是固定的。并以此为根据,确定阴历月份。历史文献出处:公元前139年的《淮南子~天文训》。
虽说汤若望同志在大清顺治年间制定了《时宪历》,但这丝毫不影响24节气作为中国古代基于太阳对大地照射角度的年度周期性变化而制定的中国阳历的原创性。24节气已于201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遗名录。
24节气最早起源于上古时代人们对北斗七星斗柄方向随季节更替而周期回旋的规律。
“斗柄指东,天下皆春”,就是说子亥(凌晨一点)之交时分,北斗星斗柄指向正东方,这一天即为春分。其余三个方向为夏至(南)、秋分(西)和冬至(北)。
但是这种观测很难把握精准度。后来周公在洛阳营建新都成周时,为辨识天地四极方位,在登封设置观景(影)台,通过观测日照在地面投影长度的周期变化,来确定十二时辰的正午时刻基准和正南方向的基础记录,后来发现正午时分日影长短的年度变化规律,这种观测法对于24节气的编测而言,比观测北斗星柄指向精确度更高。
西汉年间已经出现了铜制圭表,汉武帝年间编订的《太初历》已经明确将黄河流域观测点圭表观测日影记录作为校准冬至日的依据。
古人因为时代环境限制,不懂得地球自传和围绕太阳公转的原理,其编制历法的精密度也不可能像现在一样精确地编出千万年以后都合拍无误的日历。
但是古代有古代的笨办法,就是根据圭表观测进行年度修正,所以朝廷编发历法常常有修改,正如民间俗话“老皇历翻不得”。
如果一个王朝的国祚足够长,能有一百年的稳定观测,那么按百年档案记录最后推算出一个按太阳照射角度变化周期的阳历年天数为365.25天并不难,不需要复杂的数学公式,只需做万位数的加法和除法即可。
汤若望同志按照西方近代科学测算冬至日为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和中国古代以观测圭表正午时分(中午12点整)阳光下的影子最长的那一天定为冬至日,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无非是将观测精度做了大幅提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