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粉青,干货看这篇!哪种釉色价更高?

康健盛世的百年间,景德镇官窑单色釉瓷的制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创造了大量举世瞩目的艺术杰作。

在这其中,清代官窑青瓷最能反映出康雍乾三代的杰出艺术成就。青瓷本身就是中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种,唐代越窑、宋代龙泉窑、官窑、汝窑、耀州窑皆属青瓷范畴,它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变化。其本身所具备的历史厚重感已是其它颜色釉瓷器难以匹敌的,这也是青瓷在当下有良好市场表现的原因。若以价格论英雄,青釉瓷器必是清代官窑单色釉瓷器中的翘楚。

青釉瓷缘何市场走红

在颜色釉官窑瓷器的拍场竞赛中,我们发现青釉瓷的成交价格稳居前列,远远甩开了代表皇家的黄釉官窑瓷和以红色为尊的红釉官窑瓷,这究竟是何缘故?我们专门请教了著名陶瓷鉴定家、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杨静荣先生。

杨静荣表示,青釉瓷器在我国传承年代久远,古人们向往并喜爱发色温润如玉般晶莹剔透的青色釉,故青釉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唐代越窑、宋代龙泉窑、官窑、汝窑、耀州窑皆属青瓷范畴。其次,青釉的品种和产量非常之丰富,颜色如豆青、冬青、粉青、淡青、天青、虾青、橄榄青、蟹甲青等等,而造型也颇为广泛,盘、碗、瓶、尊、觚、碟、盖罐、盆、洗、缸、托等等。康雍乾三代,皇帝对青瓷的烧造也都十分重视,所以御窑出产的品种和数量也都比较大。有如此之好的群众基础,再加上如此众多的品种和烧造数量,青釉瓷器在清代颜色釉瓷器拍卖中无论价格还是数量均名列前茅这一现象就不难解释了。

雍正青瓷釉质最佳

清代青釉器物较多,除顺治外各代均有青釉瓷器传世。康熙朝重启青瓷风尚。清三朝官窑青釉瓷可根据颜色的深浅分为豆青、冬青、粉青三大类。豆青颜色最重,冬青次之,粉青最浅。而从这三种青釉中又衍生出淡青、天青、虾青、橄榄青、蟹甲青等数种新色釉,最深的蟹甲青发色几近墨绿,光泽感极强,而最浅的淡青发色近乎于月白。

雍正朝是清代瓷业生产的鼎峰时期,这一时期的青瓷釉质最佳,制作工艺最为娴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乾隆时期的青釉,釉质润泽,此后各朝的青釉则就越来越稀薄。乾隆之后,青釉不复辉煌。嘉庆官窑豆青釉器物基本保持了乾隆时的烧造水平,但釉色不及乾隆时匀净鲜艳,施釉不匀,釉厚处泛绿,釉下有明显的斑点。道光青釉呈色不纯净,施釉不匀,釉厚处泛绿的现象比嘉庆时更为明显。道光灰青釉的釉面滋润,釉下有细密的米黄色开片,传世品以瓶较为常见。咸丰青釉有粉青,釉质不纯净,施釉不匀,釉下有细密的开片,传世品有花觚等。同治青釉豆青色深,施釉不匀。灰青多仿官釉。釉面有大块的开片,釉质粗糙,施釉不匀。传世品以瓶类较为常见。光绪青釉有东青、粉青、豆青等,其釉质均好于同治器物,釉质较细,釉面光亮,有近代瓷的痕迹。

乾隆青瓷造型工艺最佳

杨静荣认为,颜色釉官窑瓷器的艺术价值,是要将釉色和造型相结合考量的,而在唐英督窑期间的雍正乾隆时期,官窑瓷造型层出不穷,局部变化较多,往往一种器形多种样式,而乾隆时期的转旋器也是精巧至极鬼斧神工,有的外瓶转内瓶不转,有的颈转瓶身不转。这种高难度的造型和登峰造极的工艺在青釉官窑瓷器中体现的最多,其青釉色往往还能分层,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十分丰富,故更具有美感。2009年那件以4770万港元成交的、享誉全球的清乾隆粉青釉浮雕芭蕉叶纹镂空缠枝牡丹图长颈胆套瓶,就是最好代表。乾隆时代官窑青瓷的造型工艺,是清三代中的最佳者。

粉青釉市场认可度最高

杨静荣介绍,清三代的粉青釉和冬青釉是青釉中最为珍贵的品种,因为即便在故宫,粉青釉和冬青釉瓷器的传世品也不是很多。作为以铁为主要着剂素的高温釉色,因釉色青绿中含粉白,如青玉般清丽,故名粉青。从市场认可度来说,在清代单色釉官窑瓷器中,青釉瓷器的地位已经超于其他各色釉,而粉青釉官窑瓷器则居清代青釉官窑瓷器的榜首。从市场保有量上看,清代康雍时期的粉青釉官窑瓷器数量少于乾隆时期粉青官窑瓷器。据不完全统计,市场上仅见23件康熙时期粉青釉瓷器,仅12件成交,雍正时期有所增多,市场上拍123件,成交79件,而乾隆时期粉青瓷器上拍总是为327件。成交200件。且天价、高价多出自于雍乾两朝。

康熙粉青釉色泽为浅湖绿色并微闪蓝,釉质极为莹润,施釉较薄。雍正粉青釉面细腻匀净,并有光泽,呈色极为纯正,器底多施与器身一致的青釉。

乾隆粉青官窑瓷器的釉质细腻,釉色纯正,釉面光洁平净,釉下有细密的浅黄色开片。达到很高的艺术审美度。此时的粉青瓷器多造型复杂,制造难度大,成型亦难。早在2005年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外粉青釉浮雕芭蕉叶镂空缠枝花卉纹内青花六方套瓶以4492万港元易主,在2009年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玲珑八宝欧洲私人清宫御瓷收藏专场”上,一件清乾隆粉青釉浮雕芭蕉叶纹镂空缠枝牡丹图长颈胆套瓶以4770万港元成交,创下单色釉瓷器的世界拍卖纪录。据悉,同类造型纹饰的长颈胆套瓶还有一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苏富比拍卖的这件胆套瓶是由欧洲私人收藏家在20世纪60年代收集的。40年来从未曝光。

冬青釉瓷器以康熙朝最佳

冬青釉瓷器则是创烧于明永乐时期的一种高温色釉,釉色青中闪绿,苍翠欲滴,釉质肥厚,釉面玻璃质强,故有仿龙泉窑之称,清代冬青釉以康熙朝为佳,却比较少见,康熙冬青釉的色调比永乐时略微浅淡,施釉薄且匀净,釉面平整无开片,器底多施白釉,器里器外均为一色冬青釉。在香港佳士得2010年秋季拍卖会上,一件清康熙冬青釉刻祥云纹马蹄式水盂现身,这件作品原是徐氏艺术馆的旧藏,在1981年和1988年两次于香港苏富比明清瓷器专拍中拍卖,后由静观堂收藏,1996年秋,在香港佳士得静观堂珍藏专拍中再次易主,时隔十五年重出江湖,以422万港元成交,也是当下市场上价格最高的清康熙冬青釉瓷器艺术品。雍正冬青釉的呈色有深浅两种,淡淡者泛白,稍深者偏绿,施釉均匀,釉面滋润细腻。乾隆冬青釉的呈色略深,釉面有较大的开片,施釉较匀。传世品有瓶、尊、壶、洗、碗、盘等。早在2002年秋季,北京翰海的拍卖会上,一件高18.3厘米、器型规整的清乾隆冬青釉暗刻夔龙如意耳尊估价180万元,以319万元成交。该器釉--面润腴,色泽清幽,暗刻刀法利索、流畅,夔龙置于湛若秋水,隐隐然,有潜龙于渊之象,实为大美。

雍正豆青釉过千万元大关

杨静荣介绍,在三种主要的青釉中,豆青最常见,价格也最低。它本是宋代龙泉窑青瓷釉色之一,发展至清代已经有所变化,康熙豆青釉色匀净,呈色深浅不一,浅淡者多。雍正豆青釉柔和淡雅,色淡者若湖水,色深者略泛黄,釉面凝厚。2004年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会“龙凤传珍”专场上推出的一件器形巨大的清雍正豆青釉双龙耳大瓶,以其纯正的釉色和完美的器型,拍出了1864.3万元的天价。接下来的2005年,由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推出的一件清雍正豆青釉浮雕兽面饕餮纹天球瓶以1176.1万元成交。此外,清代豆青釉官窑瓷的高价十之八九出自于雍正一朝。乾隆官窑豆青釉的色泽较深,施釉不及粉青、冬青匀净。传世品较康熙少,较雍正略多。

康熙民窑豆青釉器物较为常见,釉色青中闪黄,有龙泉窑翠青的味道,也有淡青色,器表多有刻印花纹,施釉不及官窑匀净,釉面也欠滋润。雍正民窑豆青釉器物颜色偏灰,不纯正,器物表面多有暗刻及模印纹饰。乾隆时期民窑豆青釉多泛灰,釉层较薄,施釉不匀,器物多有模印纹饰。总体来说,清三代民窑豆青釉瓷器与青花装饰的器物比较常见,纯粹的豆青釉器物较少。

天青釉是仿汝窑珍贵品种

天青釉又名“雨过天青色”,是一种幽淡隽永的高温釉。我国古代陶书描写的“青如天,明如镜”正是这种釉色特点的写照。宋代汝窑的釉色为天青。色调淡雅,釉面多无光泽。清代景德镇御窑厂仿自汝窑,烧造天青釉瓷器,以清三代最为著名,呈淡灰蓝色,分为釉面有开片和无开片两种,有开片者居多。康熙时期的天青釉瓷器色泽纯净,釉质细腻,釉层肥厚,釉面匀净,没有宣德天青釉的桔皮纹。雍正天青釉色泽青翠,有汝窑天青的韵味,也有梅子青的呈色,釉面匀净,釉质细腻。乾隆官窑天青釉呈色纯正,青中微微闪白,釉质莹润,施釉较薄,釉下有细密的鱼子纹。传世品有洗、瓶、盘、碗等。

北京保利2008年春季拍卖“者般颜色一海外藏重要清瓷及雅玩”中,一件高38厘米的清乾隆天青釉长颈瓶以246.4万元成交。该瓶造型端庄,釉色灰青泛淡蓝,光洁莹润,古朴拙雅,是一件实现了“者般颜色作将来”的乾隆御窑单色釉精品。天青色本是仿汝窑的颜色烧制,而唐英曾在《陶成纪事碑》中说道“仿铁骨无纹汝釉”,《格古要论》亦曾言,“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即表示仿汝窑若无蟹爪纹则更为精美,上拍的这件长颈瓶此瓶通体无纹,想必是在唐英主持下的御窑厂对“无纹”汝釉的成功烧制,传世者极罕。

(作者石晨)

在这里,我们每天解读景德镇陶瓷艺术的资讯、热点,主推较具收藏潜力的景德镇艺术名家的艺术精品,欢迎你点赞,评论并转发!欢迎关注订阅号:江西陶瓷艺术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