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二十四节气歌和其含义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历中代表季节变迁的二十四个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为了方便记忆,人们将其编成了歌诀。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更变,

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

下半年是八廿三。

诗歌的前四句涵盖了二十四节气中每个节气的名称,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后四句交代了节气与日期对应的规律,即一年中每个月都有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对应的日期和预测的日期相差不会超过一两天,上半年每个月的节气一般都在6日和21日,下半年每个月的节气一般都在8日和23日。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来制定的,每一个节气对应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位置,相当于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每个节气的命名各有其特点,或反映季节变迁,或反映温度变化,或反映天气现象,或反映物候农事。反映季节变迁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反映物候农事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大到可以预测未来半个月的气候气象,指导农业生产,或作为一个传统节日被庆祝,不同地区的民众各自形成了独特的节气风俗;小到关乎民众衣食住行的每个细节,老百姓可以根据节气变化来调整自己的作息和饮食,制订养生计划。举几个例子,比如“雨水”节气一旦到了,降雨量会渐渐增多,提醒人们要注意天气;比如“芒种”节气,字义上看指的是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以及谷黍类作物的播种,与这个时节的田间农事活动正好对应;再如“清明”,它既是一个节气,又是我国扫墓祭祖的重要节日;又如“大暑”,到了这个时候天气就会极端地热,人们务必要在这个节气之前做好防暑降温的准备。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