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国内主持人行业,最专业的莫过于央视主持人,因为他们不仅是一个主持人,一定程度上还代表了我们国家的形象。
在当今这个时代,央视有着很多受人喜爱的青年俊秀,比如尼格买提、撒贝宁、陈思思等人,他们均以过硬的专业素养和幽默的主持风格博得大家的喜爱。
除了这些青年生力军,相信很多人对老一辈的央视名嘴仍然印象深刻,诸如康辉、朱军、董卿等人,更是很多人心中难忘的经典名人。
不过,央视还有过一位名嘴,他曾影响主持人这个行业,是央视最负盛名的主持人之一,他就是罗京,一个才华横溢却天不假年的央视知名主持人。
罗京主持《新闻联播》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罗京这个名字可能有些陌生,但如果问起他们的父辈,多少都会有些印象。这个主持过三千多次活动,却以零错误的记录著称的传奇播音员,在他四十八岁的时候因为淋巴癌去世。
至今,他罹患痴呆症的母亲还不知道儿子已经离开人世,而他的妻子也已经嫁为人妇。
2009年的6月5日,病情恶化的罗京因医治无效而离世,当这一沉痛的消息被公开后,喜欢他的人们无不扼腕叹息。罗京的遗体告别仪式是在北京八宝山灵堂举行的,他的亲人、同事、朋友,乃至于四万名群众都汇聚在八宝山灵堂,来送这位名嘴最后一程。
罗京追悼会现场
哀悼会的当天,罗京的遗体身着黑色西服,扎着一条彩色的领带,静静地躺在水晶玻璃棺材中,棺材四周簇拥着百合花和白玫瑰花,会场的气氛十分地凝重肃穆。
在灵堂内,罗京的妻子刘继红和儿子罗疏桐守护着罗京,两人早已泪流满面。此外,罗京的父亲、哥哥和其他亲属也都来到现场,只有罗京身患痴呆症的母亲没有出席仪式。
儿子手抱父亲罗京遗像
本来按照计划,灵堂将在上午九点向群众开放,但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群众早已将追悼会现场围得水泄不通。
不久,罗京在中央电视台的领导同事也都赶过来了,包括台长焦利、前台长杨伟光、主播邢质斌、康辉、李瑞英、王宁、李修平、张宏民、敬一丹,还有主持人赵忠祥、水均益、朱军、王小丫、董卿、白岩松、朱迅等人,大家都身着黑衣,神情肃穆。
除此之外,著名体操运动员桑兰也来到了现场,那时候的她已经半身瘫痪,但仍然坚持要送罗京最后一程。
追悼会现场康辉,李瑞英等人表情痛苦
那天前来参加追悼会的群众,多达四万多名,他们在八宝山公墓前排出了一条蜿蜒四五百米的长龙。这其中,不止有青年人,还有老人、孕妇和学生。他们也不都是北京本地人,还有很多人是从全国各个省份赶过来的。
喜爱罗京的人们,自称是“菠萝团”,他们都在手上系着黄丝带。另外,人们还用两百多朵白玫瑰花做成了一个花牌,并准备了一个纪念册,送给罗京的家人。
悼念活动一直持续到上午十一点三十分钟,因为按照北京的风俗习惯还有家人的意愿,追悼会必须在十二点前结束。所以,有很多群众因为没有看到罗京的遗容,久久不愿离去。
最后,还是央视新闻发言人郎永淳代表家属,向前来参加追悼会的群众鞠躬致谢,并向没有看到罗京的群众致歉。最终,罗京的遗体被火化,他的灵魂就此长眠八宝山。
罗京墓地
从罗京的追悼会来看,足以说明人们对罗京的喜爱,这位优秀的央视名嘴,用他短暂地一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回顾罗京的播音生涯,他之所以能够征服这么多观众的心,是和他那温文儒雅的形象和清爽浑厚的嗓音分不开的,这让他在央视这个高手云集的平台里,依旧有着极高地辨识度,因而备受关注。
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罗京在学生时代,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播音员,更何况还是一名央视播音员。这一切,都像是命运的安排。
1961年,罗京在北京出生,而他的父母都是四川人,只不过一家人长期在北京生活。六十年代的北京,还没有今日的繁华,但充满着生活气息。
各个胡同院落里生活着的人们,或许并不富裕,但却有着今日难得见到的亲切感。罗家周围的几家邻居,关系也都是十分要好,大家互帮互助,来往密切。
北京老照片
而随着罗京的长大,这个生的清秀乖巧,性格也十分文静谦逊的男孩,深受邻里邻居的喜爱。不久后,罗京的母亲还和邻居京家给罗京订了一门娃娃亲,女孩是从小就和罗京一起玩闹的伙伴。
不管是不是玩笑话,但也可以看出罗家与街坊之间关系和睦,罗京也是受人喜爱的乖孩子。
罗京确实很讨大人的喜欢,可能是因为罗家家教严格的缘故,罗京生性低调腼腆,从来不惹是生非,学习成绩也很好。所以,在教养罗京的问题上,父母从来没有操过额外的心,这是一个省事的孩子。
不过,儿子本身虽然不费心,窘迫的家庭条件却成为了将儿子培养成才的障碍。罗京的母亲在这一问题上态度很是坚决,家里再穷再苦也要供孩子读书,哪怕是砸锅卖铁也在所不惜。
要说那时候的罗京有什么理想,倒也不是很远大,他只想着可以考上大学,报考一个理工类专业,之后做一个工人。这个想法很是朴实,也很真切。
然而,命运的转折在他读高中的时候来到了,那时候的罗京正在北京酒仙桥一中高二理科班读书。有一天,北京广播学院突然来他们学校招学生,而罗京的一个同学想要去报名,又想拉着罗京一起去。
罗京(右)年轻时照片
广播传媒这些行业,以前从来没有被罗京关注过,这也不符合罗京一直以来的愿想。但罗京生性随和,对未来的规划也不是很严格,于是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参加了选拔。
也许,上天已经注定,罗京就应该吃播音这碗饭。在参加选拔的时候,罗京以他独有的温和气质,还有清爽并富有感染力的嗓音,最终征服了评委老师,他成功被选中,反倒是他的同学落选了。于是,罗京来到了北京广播学院读书,学的是广播专业。
在当时,对于这所学校的学生来说,毕业以后作为播音员进入中央电视台是最理想的职业归宿。以前的罗京没想过这条路,而现在的他心里也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
在学校学习期间,罗京的表现十分优秀,各项成绩名列前茅。毕业阶段,罗京也精心准备了一篇与电视广播有关的毕业论文。
这样一个优秀的青年俊才,自然也吸引了各大电视台的关注,而对罗京最有吸引力的则是中央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最后,罗京选择了中央电视台,就此成为《新闻广播》节目的一名主播。那一年是1983年,罗京刚刚二十二岁。
罗京在镜头前主持节目
在来到《新闻广播》栏目后,罗京还是凭借自己独有的形象和嗓音魅力,很快就在单位成长起来。再加上他业务功底强、主持稳定,罗京成为同事里的佼佼者,一度与赵忠祥和宋世雄并称“播音三巨头”。
早期的《新闻广播》还是以录播的形式播出,直到1996年,才开始变为直播。此后,罗京开始和李瑞英搭档,他们两人默契配合,总是能完美地完成播音任务,使得他们成为台里的新榜样。
尽管罗京形象气质出众,也因此深受观众们的喜爱。但是,罗京在节目里,总是一副严肃的表情,不苟言笑。于是,就有人问他:“罗京,你会笑吗?”
这时候,罗京也会幽默一笑,然后说:“不是我不会笑,是摄像机它不让我笑。”
对于自己的工作,罗京总是看的很神圣,所以他不仅总是以庄严的神情面对镜头,更是不允许自己出一点差错。
罗京在岗位上工作了二十六年,主持了超过三千次的活动,但从来就没有读错过一个字,他也连续五年被评为“央视最佳播音主持人”。这一纪录,至今都没有人能打破。
罗京接受采访
随着罗京的出名,很多人都喜欢上了这个“俊后生”。在1991年的时候,国家领导人访问苏联,曾是外交官的李景贤就遇到了罗京。当时的李景贤负责访问团的服务工作,而罗京随从访问团做出访报道工作。
在知道李景贤是主管苏联事务的官员后,罗京主动找到了李景贤,说:“我不下几十次随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做电视报道工作,以往每次都由外交部组团,在工作的间隙,总要找外交部的同志聊一聊,以便了解出访国家的具体情况。请您在得空的时候,也和我聊聊苏联的情况。”
看到罗京主动找他攀谈,李景贤也是十分高兴,对他说:“我和全国亿万观众一样,都很喜欢您的播音,能与您聊天,我感到很荣幸。而且从广义上说,我们还是同行。”
对此,罗京有些不解,而李景贤解释说:“我搞外事工作,您从事外事报道,咱俩搞得都是外交工作。”
罗京恍然大悟,也高兴地握着李景贤的手说:“好啊,原来我们还是同行。”
在接下来的访问工作中,总是能看到李景贤和罗京走在一起,俩人时不时地就讨论起苏联的一些情况。李景贤也夸赞罗京说:“有这么一种说法:在央视新闻联播的主播中,男有赵忠祥和罗京,女有邢质斌和李瑞英......”
罗京和邢质斌播报《新闻联播》
不等李景贤说完,罗京赶紧打断他:“您可千万别这么说,赵忠祥老师是我的前辈,而我才是电视主播队伍里的一个新兵,不敢望其项背。”
李景贤于是问罗京:“你最佩服赵忠祥哪一点?”
罗京回答:“处理生稿的能力。”
李景贤不明白,罗京解释说:“所谓生稿有两种,一种是开播前不久才拿过来的,主播只能匆匆看一会,就要开播。另外一种是在开播过程中递过来的,甚至只能扫几眼就要读稿子。”
李景贤吃了一惊,问他这种紧急情况怎么处理。罗京回答:“全凭主播的功底,从认出生僻字,到读句流畅,还要读出感情,往往只有几秒钟的时间。一个主播本事的大小,会立刻暴露在全国观众的面前。而这方面,赵忠祥老师本事大了去了。”
李景贤明白过来,他旋即又问:“在处理生稿的时候,你有没有出过错甚至洋相?”
罗京很爽快地说:“不老少!不是什么字都认识的,随嘴随念,哪能都读的顺畅。最惨的是手写稿,有的稿子用黑笔改,用红笔涂,看着脑壳就发懵。”
罗京年轻时旧照
李景贤又说:“我听说读错一个字要罚五块钱?在读生稿的时候出错,会罚的轻一点吧?”
罗京哈哈一笑:“您消息还真灵通!还罚,每念一次生稿,得掉几斤肉。”
他们两人就这样一直聊着,聊完了工作又聊苏联,谈话十分投机。在随后的交往过程中,李景贤也更加感受到央视主播的不容易。
有一次用晚餐的时候,罗京一连四次离席,一顿饭吃的断断续续,毫无滋味可言。但是,罗京却对此说:“今晚难得吃顿饭。老板总是搞突然袭击,动不动就把我拉去干这干那,一天能吃一两顿饱饭,我就谢天谢地了。”
还有一次,两人刚进餐厅落座,就有人来找罗京,罗京无奈地说:“我们这一行,和你们那一行不一样,不是人干的。”
旋即,他又笑着说:“刚才开个玩笑,咱都是搞外交的,喜欢幽默。”李景贤也被他逗得笑了起来。
我国著名外交官李景贤
因为这段经历,李景贤和罗京积累起十分深厚的友谊。而在后来,得知罗京因病去世后,李景贤显得十分伤感,在他与朋友谈话的时候,总少不了聊这位故友。
有一位年轻的朋友对李景贤说:“我是听着罗京的声音长大的。”
而另一位年长的朋友则对李景贤说:“我是听着罗京的声音变老的。”
这两句话听到李景贤的耳朵里,让他更加觉得伤感,只得感慨:“他的生命如此璀璨,犹如流星在夜空划过,虽短而无憾。”
罗京的离世,对播音事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而对他的家人来说,一个幸福的家庭因此而残缺,被迫走向另一个结局,也让人感慨落泪。
罗京的妻子名为刘继红,与罗京同为北京广播学院的学生,刘继红是罗京的学妹。那还是在1990年,彼时的罗京在央视已然工作了七年的时间,已经年届三十的他却一直没有成家。
在那年的春天,罗京本来是回母校拜访恩师李钢,意外遇到了在李钢家请教问题的刘继红。
刘继红接受采访
在见到罗京后,对于这个声名远扬的师兄,刘继红十分敬佩,也向他请教了几个问题。在谈话中,俩人都被对方吸引住了,刘继红对这个尽管名声在外却十分谦和朴实的师兄十分仰慕,而罗京也对这个虚心上进又青春洋溢的师妹萌生好感。
看出端倪的师母心中欣喜不已,第二天就给刘继红打电话,问她对罗京的印象。刘继红看到自己的心思被看穿,内心又是羞涩又是激动。当师母提出要给两人做媒时,尽管刘继红是愿意的,但她却担心罗京看不上她。
没成想,罗京也对她情意深长。此后为了与刘继红见面,他总是来李钢家做客,期待着与刘继红的重逢。每次见面,罗京心里也是十分欣喜,与刘继红热情交谈,并在见面后贴心地送她回寝室。
就这么相处了一段时间,罗京终于向刘继红告白了,而刘继红也答应了下来,两人就此坠入爱河。
不过,对于情窦初开的刘继红来说,这段爱情并不像她想的那样甜蜜。罗京的工作性质注定了他与刘继红之间,不会像一般情侣一样能够整日黏腻在一起。
罗京和妻子刘继红合影
正处在事业上升期的罗京经常性加班,或者总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时间久了,刘继红动摇了,她开始质疑这段恋情。在情人节的那天,两人本来约定要一起共度情人节。
但是,因为台里临时加班,罗京爽约了。刘继红一个人坐在咖啡厅,看着别的情侣卿卿我我,难过得落下了眼泪。
这件事让两人的矛盾迎来爆发,刘继红向罗京提出,自己要准备毕业论文,这段时间就不要再见面了。刘继红是要给自己一段时间来思考,还要不要维持这段感情。
而就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刘继红来到中央广播电视台实习,这时的她才体会到了电视台工作的不容易,也终于能够理解罗京。渐渐地,刘继红对罗京的误解,都转化为对他的思念,她迫切地想要见到罗京。
罗京录音照片
终于,在一天下班的时候,刘继红站在电视台门口,默默地等待着罗京。等到罗京和同事一起出门的时候,一眼就看到了门口站着的刘继红,他欣喜异常,还热情地向同事介绍说这是自己的女朋友。
这下,刘继红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但内心却是甜蜜的。刘继红问罗京:“为什么这段时间不给我打电话?”
罗京挠挠头,说:“你不让我打我不敢打啊,我怕打扰你写论文。”
这下,又轮到刘继红感动了,从这时起,刘继红的心里就认定了,自己要嫁给这个男人。
历经三年的爱情长跑,罗京与刘继红终于喜结连理,两人在婚后住在一间一居室里,生活尽管清贫,却也十分甜蜜。刘继红在毕业后没有去电视台工作,而是选择了留校任教。
罗京和妻子刘继红合照
相比起丈夫,她的工作就要有规律多了,也就有时间经营他们的爱情。刘继红擅长做菜,每次罗京下班回家,都期待着能吃到妻子做的饭菜。
刘继红还是一个善于制造浪漫的人,她给自己的菜起了很多温馨的名字,比如凉拌皮蛋叫做“心心相印”,糖醋排骨叫“骨肉相连”,芹菜叫“真情永远”。看得出来,刘继红是真心爱着罗京。
知道妻子喜欢浪漫,罗京也会很贴心地表达自己的心意。一有工夫,罗京总是会买一捧鲜花回家,当看到妻子幸福的笑容时,罗京也会一扫一天的疲惫感,心生许多甜蜜。
每天早起上班,如果罗京走得比较早,他总是会帮妻子挤好牙膏,这一微小举动也被刘继红看在眼里,暖在心里。
周末休假的时候,家里大大小小的活都是罗京一手操办,这也是他心疼和爱护妻子的表现。
1995年,刘继红生下了一个儿子,更为这个温馨的家庭添加了不少欢乐。在给儿子起名字的时候,罗京想到了一首古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于是,罗京给儿子起名为罗疏桐,就是希望孩子能够成为一个有着高尚品格的人,这是一个三十四岁才喜得爱子的父亲,对孩子最大的期许。
罗京一家三口亲密合影
随着孩子的到来,罗家的生活压力也大了很多,罗京又处在事业上升期,没有太多时间照顾孩子。此时,刘继红更是辞职做起了全职太太。
看到妻子为家庭做出这么大的牺牲,罗京的心里也是十分不忍,他只有更加努力地工作,另外更加爱护妻子,来弥补自己的歉疚。
等到新世纪来临,罗京的事业更上一层楼,做到了中央电视台新闻编辑部副科长。要看着苦日子一点点熬出了头,不仅是罗京心里高兴,刘继红更是欣慰,并为丈夫而自豪。
然而,不幸却降临在了这个幸福的家庭。在2008年的时候,罗京出差在外,感到身体不舒服,就打电话让刘继红给自己挂了一个专家号。
等到罗京回来,夫妻俩人一起去医院为罗京检查身体。检查报告是刘继红拿回来的,在看到结果的那一瞬间,刘继红痛哭出声。罗京患的是淋巴癌,病情十分危险,需要尽快治疗。
2008年是奥运年,全国人民都沉浸在迎接奥运的欢喜中,而一直热爱足球的罗京也将作为火炬手参加传递圣火的仪式。得知病情时,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只有十天时间了,罗京选择隐瞒病情,继续工作。
罗京参加奥运火炬传递
而在当年的8月31日,罗京一如往常一样出现在了电视荧幕中,喜爱他的人们并不知道,这个依旧以高水准坚持工作的男人,实际已经病入膏肓。此次播音,将是他最后一次出现在这档节目中。
在完成人生最后一次主持工作后,罗京向领导递交了请假条。二十多年来,这是他第一次向单位请假。随后,罗京开始前往医院治疗,此时他的情况很不乐观,癌细胞已经扩散。
但是,带着家人的期望,罗京还是满怀信心地住进了医院。在接受了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他的病情确实有所好转。最后,他还获准出院。
对于刘继红来说,这似乎是一个好消息,她异常激动地面对着丈夫,对于罗京能够战胜病魔庆幸不已。
罗京和护士合影
然而,就在2009年的春节期间,罗京再次病发,又住进了医院。这一次,他的情况更加危险。在当年的5月29日,罗京迎来了自己四十八岁的生日,很多亲朋好友都赶来医院,为他欢庆生日。
那一天,是罗京住院以来最高兴的一天。而这次生日会,却成了他人生最后一个生日会。仅仅两天后,罗京病情再度恶化,经过四天的挣扎,罗京最终倒在了病魔面前。
罗京走了,一个曾经幸福欢乐的家庭就此出现残缺,一个曾备受关爱的妻子失去了自己的依靠,一个被寄予厚望的孩子失去了父爱。而更让人难过的是,一个年老智衰的母亲,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孩子了。
罗京追悼会现场他的妻子和儿子
老人家疾病在身,没有人敢于将这一噩耗告知她,但好在她意识不清,乃至于今日,她都不知道儿子已经离她而去。
相比于罗京母亲一直被蒙在鼓里,罗京的父亲是知道真相的。起初,在罗京因病情反复住院时,家里人对罗京父亲也是报喜不报忧,只说罗京在恢复中。
直到罗京病情危重,央视派工作人员通知罗京父亲,去见儿子最后一面,罗京父亲才得知真相。但那时,罗京已经去世了。
此后,罗京父亲的情绪几近崩溃,好长一段时间把自己锁在家里,谁都不见。
那时的罗京父亲,也不仅是难过,还有生气的情绪,他气的是身边的人没有一个给自己说真话,否则自己或许还能见到儿子最后一面。最后,慢慢接受了事实的罗京父亲,也加入到了“欺骗”罗京母亲的行列中。
罗京追悼会现场各界人士前来送行
在罗京去世后,刘继红也是长期沉浸在悲痛中,久久不能从中脱身。但对于刘继红来说,她不止是一个妻子,还是一个母亲。
罗京去世的时候,罗疏桐只有十四岁,正是成长的关键阶段。如果在这个时候,父亲离去了,母亲也倒下了,这个孩子的未来又将怎么办?
现实要求刘继红必须振作起来,而她也慢慢醒悟过来,人生的路还很漫长,她唯有坚强地走下去。
几年后,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刘继红认识了一个商人,并决定对其托付终身,儿子罗疏桐也将拥有一个新家庭。罗疏桐也支持母亲改嫁的决定,鼓励她追求自己的幸福。最终,刘继红重组了家庭。
在经历了丧父之痛后,已经渐渐长大的罗疏桐,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他曾就读于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高中毕业后罗疏桐前往美国留学,平时酷爱篮球的罗疏桐外边看着非常壮实。
罗疏桐(画圈)在美国留学时留影
虽然罗疏桐和父亲长相差别很大,但是她的母亲刘继红说,随着罗疏桐年龄的增大,他和父亲罗京的为人处事、做事风格越来越像,罗疏桐在性格上完全继承了罗京,在哪都非常受欢迎。
作为中国一代名嘴,罗京的一生也颇有传奇色彩。起初,那个对未来懵懂茫然的小伙子,不自觉地走出了人生的新境遇,我们也才有了这样一位让人印象深刻的央视名嘴。
人生的奥妙便在于此,不剥开那层糖纸,你永远不会知道里面裹着的是什么滋味的糖果。与未来的不期而遇,便是人生最好的安排。
罗京挥手告别
罗京与刘继红的人爱情,或许不够荡气回肠,但充溢着生活的真实感,让人感到亲切而温馨。本来,这首幸福的歌谣应该被久久吟唱,但命运的轨迹却并不因人的喜恶而变更。
罗京走了,他的家人依旧有享受生活的权利,对于刘继红的改嫁,又有谁能置喙呢?远在天国的罗京,想必也会祝愿家人的平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