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中国足坛有一个好玩的现象,虽然留洋球员在成年国家队难觅踪迹,但我们的国奥、国青队却总是不乏海归球员的存在。这不新一期的国奥集训名单中,又有姚道刚、严鼎皓等四名在海外联赛效力的球员,即使在国家集训营的名单里,我们也发现了一名叫黄威的留洋球员。有年轻球员在海外联赛效力似乎是件好事,不过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这些年轻人大部分都效力于同一个国度——葡萄牙,而俱乐部最常见的也就是那么几家——贡多马尔、吉马良斯……
吉马良斯是葡超俱乐部,贡多马尔是葡萄牙锦标联赛级别(葡萄牙联赛第三级别)的俱乐部,而他们的B队则在征战第四级别联赛。据不完全统计,本赛季中国球员已有10多人次出现在葡锦标的赛场上,而在葡四级的比赛中也活跃着黄创、李彪、张旭等球员。难么,中国球员为何喜欢在葡萄牙练级?而葡萄牙又能接受如此数量的中国球员?
首先,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便是,全世界没有任何一家俱乐部会忽视中国市场的存在,每一个中国球员的背后都是一个庞大的仍有潜力待挖掘的商业市场,而签约中国球员必定是打开中国市场的捷径之一。记得欧洲一位著名经纪人说过,“假如中国但凡是有一名卡索拉或者大卫·席尔瓦级别的球员,一定不会仅仅是阿森纳或者曼城的追逐,那位球员将会是皇马、巴萨、曼联等全数豪门的念想。”可惜鉴于自身实力,中国球员对于欧洲俱乐部大都是一个烫手的山芋。英超需要劳工证,意甲、西甲和法甲对非欧盟球员的数量都有严格限制,相比中国年轻球员他们宁愿去淘换一些南美年轻小妖。而在德甲,中国球员在竞争中完败于日韩。
而葡萄牙联赛对于非欧名额没有限制,理论上,一支葡萄牙俱乐部可以完全由中国球员组成。在这种条件下,许多中国商人也开始投资葡萄牙俱乐部,像吉马良斯、贡多马尔或多或少都有中资背景,而葡锦标球队托里什人的老板便是中国人陈祺,晏紫豪、刘军帅、曹盛、陈哲超、李海龙、孙兆靓、郭靖等球员都曾在托里什人效力。此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历史原因:韦迪的葡萄牙留洋计划。联赛限制少,中资背景球队众多,再加上前人的拓荒,习惯于抱团取暖的中国球员对葡萄牙联赛趋之若鹜也就在情理之中。从另一个方面考虑,对于球员,去别的国家留洋葡锦标可以成为跳板,而回国这段经历便给了这群“海归”镀了一层金;对于俱乐部的投资人,无论是给球员“镀金”还是“出口转内销”,这笔买卖都稳赚不赔。这种看似“双赢”的局面也造就了留葡大军的日益庞大。
但还是那句话,由于球员实力有限,中国年轻球员的比赛质量并不如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高。
单欢欢和黄威虽然在葡超俱乐部,但一个在踢U23联赛,一个则跟着B队踢第四级别的比赛,姚道刚等人也只是在踢葡锦标也就是第三级别的联赛,还并非绝对主力。而葡锦标的水平又如何呢?葡锦标是一个拥有80支球队的庞大联赛,分成8组,经过复杂的赛制决出最后的升降级球队,如此庞大的联赛体系也标志着球队水平的参差不齐。唐诗在效力贡多马尔期间,是球队的绝对主力,各项赛事出场33次打进13球并贡献多次助攻,此后他加盟中甲的梅州客家,结果并未捞到上场机会,其后来在中超的表现也印证了葡锦标联赛的水平似乎并不是那么可信。
但即便如此,葡锦标对中国年轻球员仍是有不小的锻炼价值。或许葡锦标有些球队的水平还比不上中超、中甲,但由于国内年轻球员的赛事体系并不完善(青超的最大年龄组为U19,未配备完善的U23联赛,中乙俱乐部数量有限),暂时进入不了一线队或者只能打预备队的年轻球员(尤其是20—23岁)便选择去葡萄牙闯一闯,毕竟那里赛制完善,可以接受真刀真枪的历练。在葡萄牙杯赛中,葡锦标的球队也可以和一些葡萄牙传统强队进行交手,对于球员球技的增长有很大帮助。此外,鉴于葡萄牙良好的足球氛围和历史悠久的足球传统,训练水平较之国内也有不小的领先。
葡萄牙联赛曾培养出菲戈和C罗等巨星,但不知中国的A席、B席又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