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体育运动

【华裔球员在南美】“温州人在巴西”杰出样板!一个只身漂泊巴西的穷移民到巴西富豪

巴西与中国虽然相隔遥远,却曾是历史上中国移民的目的地之一;其中,不少祖籍广东、浙江等地的华人家族,出现了许多工商业巨子;这当中,巴西黄豆大王、石化巨擘林训明是佼佼者之一。

作为一位成功的巴西华人实业家,林训明的事迹曾被美国《时代》周刊、香港《资本家》杂志等媒体广为报道,誉为“华人在异邦白手兴家的杰出样板”,此中隐含着什么不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呢?

从一个只身漂泊巴西的穷移民到巴西富豪

圭亚那共和国首任总统钟亚瑟

全世界大约有5000万华人华侨,而整个南美地区约有50万,占比1%。与其他地区稍为不同,华人移民南美的时间会稍晚一些,很多是晚清时期。不少人当年被连哄带骗、上了西方资本家的船,被“卖猪仔”一样送到了遥远的南美洲。

当他们踏上那片土地后,就被送到工地、矿山、庄园里过着奴隶般的苦难生活,而内忧外患的满清政府,自顾不暇,哪有精力去管海外华人的死活?很多南美华人,沦落到社会的最底层,即便是如火如荼的“黑奴解放”运动,当时的黑奴都已得到了解放,可那些华人还是得不到自由身,除了干不完的活,就是体罚和皮鞭,忍耐、忍耐、再忍耐,成了他们强力的精神支撑!

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奴隶制的契约工已不复存在,恢复自由身的华人,纷纷在南美这片热土上白手创业,很多没有资本的华人都是从小商小贩起步,再慢慢开店铺、工厂、买种植园。即便到今天,南美华人参政的也是少之又少,除了从事医生、金融、律师等职务外,普遍多是经商。

华人历来重视教育,拉美地区也出现一些华裔政治家,比如圭亚那共和国独立后,被推选为首任总统的钟亚瑟,他的祖籍地是广东大埔县。另外,曾任苏里南总统的陈亚松、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独立后的首任总督何才、秘鲁的前国会主席维克多·许会·罗哈斯;多米尼加前矿务部部长、总统技术部部长吴玫瑰等,均是华裔,可这些多是小国家,整个圭亚那的人口也就77万多,还不如中国大城市一个区的人口多。

驻圣保罗总馆陈佩洁总领事(左2)登门探望林训明夫妇

铺叙南美华人的移民历史,除了分享巴西大豆与石化巨擘林训明到巴西创业的大背景外,也在于说明一点,在二百多年时间里,拉美华人经历了太多苦难、血泪、抗争,才一步步为自己赢得了生存、财富与尊严。

在南美巴西,通过奋斗后立足并进入上层社会的华侨华人不少,比如巴西著名侨领毕务国,出生于山东文登市大架子山村,少年时曾就读于烟台蚕丝专科学校,上世纪50年代离别了香港,飘洋过海到巴西的圣保罗市,毕务国说这是“人生的第二次投胎”。2006年4月,毕务国因心脏病发作病逝,享年84岁,其生前全身心投入亚玛逊地区的开发建设,曾三次获得巴西政府颁发的十字勋章。

另一位有影响力的华人侨领,就是祖籍温州的巴西华人企业家林训明;是巴西植物油集团及巴西石化集团的创始人,林训明家族的无纺布厂、无纺布产量居全巴西第一,1992年其创办的石化集团资产就达1亿多美元。

海外华商是世界上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在地域上大集中、广分散”“行业高度集中,资本高度散”等特点。在拉美地区,知名的华商家族企业不少,除林训明家族旗下的巴西植物油公司、Petropar集团外;还有王亚南家族的秘鲁铁路投资有限公司;另外,在秘鲁从事农业、酒店的戴宗汉、戴贺廷家族;巴西从事养殖的沈鹏冲、沈鹏云家族;从事医药的巴西方大集团张胜凯家族等。

此外,像创办巴拿马中巴文化中心的陈奉天、陈中强父子;阿根廷的朱治华家族、袁建平家族;墨西哥的梁权暖家族、李华文家族,以及牙买加的叶重民家族等,都是拉美地区华人企业的佼佼者。

巴西著名华商林训明

林训明,祖籍浙江温州瓯海区茶山镇,不过,他的出生地是北京,生于1921年2月,他原先的名字叫林炯明。

父亲林立夫,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民国时期,林立夫曾当过议员、财政部、盐务署顾问,还办过报纸。1924年“北京政变”、军阀混战、国会也被解散;崇尚儒学的林立夫携家眷回温州、息隐家园,开设私塾。林训明是四个孩子中的老三,他的幼年是幸福的,因其天资聪颖、勤奋好学,9岁时会写文章,被乡人称为“神童”。

1933年,父亲去世,没有积蓄的家境急剧中落;读初中的林训明只好辍学,开始自立,到外面做事,肩负养家重担。14岁那年,他到浙江省的“农民银行”当一名练习生,一干就是四年。1939年,慈母去世,18岁的他,到“中油公司”的温州分公司当一名职员。

“中油”主要从事植物油生意,抗战胜利后,总部迁回上海;因工作出色,林训明被提拔为主任核稽,是公司最年轻的主管。林训明信奉一条古训——“人无信不立”,将其作为自己人生自律的信条,故而把自己的原名“林炯明”改为“林训明”。

1949年,“中油”迁往台湾;林训明与公司副总裁张德成商量后,向公司递交辞呈,结束了长达12年在“中油”历练的日子。随后,他随张德成一家去了意大利罗马。林训明原本想赴美发展,却因签证未成,退而求其次,于1951年来到巴西,于巴西的南大河州首府愉港市(Porto Alegre)落脚。

愉港市到处可见的高丘人民族英雄塑像

愉港,是巴西的十大城市之一,环境优美,气候适宜,是巴西富人聚居的地方。这里,80%以上是欧洲移民的后裔,也被称为“巴西的小欧洲”。

只身漂泊到巴西愉港的林训明,举目无亲,双手空空,经老上司张德成介绍,他在一家华人开设的油厂当协理。二年后,也就是1953年,生活稍安定下来的林训明,把远在香港的未婚妻王丽君接了过来,二人完婚。也就是这一年,日后称为林训明事业好帮手的朱孔惠也来到了巴西。朱孔惠是原“中油”财务总监,亦是林训明之前的老上司。

巴西历史上是葡萄牙的殖民地,1500年,葡萄牙人“意外”发现了巴西,因此,巴西也是世界上九个以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之一。

当年,林训明被安排去乡下采购黄豆,对他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克服语言关上的困难,当时他不会说葡萄牙语。也因为买黄豆,日后,林训明、王丽君夫妻迁居到盛产黄豆的圣罗莎城,在这座号称“圣玫瑰”的地方一干就是7年。

每到黄豆收获期,收购商总是竞相杀价,被层层盘剥的豆农苦不堪言;有句格言叫“利己的人最先灭亡”,林训明心中不忍,他不单不参与杀价,反而提高黄豆的收购价格。

另外,有银行工作经验的他,还帮助、动员豆农去银行贷款,扩大生产。当年,巴西国家银行在当地设有办事处,不过却没有开展农贷业务。也正是林训明的举动,银行门庭若市,业务大振。帮助别人等于帮助自己,林训明既赢得了很多豆农的心,也建立与金融机构良好的业务互动关系,油厂的原料源源不断,也为他日后创业打下很好的人脉基础。

林训明、王丽君夫妇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圣罗莎城有家德国人开的小油厂,一年黄豆开市时,因没钱买豆,油厂面临“无米之炊”,那个德国裔老板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却苦无对策。得悉此事,林训明主动找上门,并表示愿意借给他黄豆,以解燃眉之急。

起初,德国人不敢相信,竟有这等好事,事实上,他不晓得林训明在豆农心目中的信誉有多高。通过从豆农那里借豆,那家小油厂开工了。感激的德国人,遂邀请林训明与他合作办厂,至此,他成了油厂的股东。

1955年,德裔老板移居里约热内卢经商,也放弃了油厂经营,并将它盘给了林训明,也让林训明日后成就巴西“黄豆大王”有了一个根基。当年,林训明接手那家名叫“高乔”的小油厂,仅有7名工人、1个职员、4台榨油机,日处理黄豆仅有7吨。

由于当地农民信任林训明,“高乔”油厂不是担心没有原料,而是黄豆“泛滥成灾”,豆农都愿意把黄豆卖给他,可他的工厂、仓库四处堆满了黄豆,他又不忍心退回。无奈之处,林训明想到了一个破解之策,那就是出口。

当年,巴西有四大黄豆出口商,林训明难与他们抗衡,于是他采用了“合纵连横”策略,与多家油厂联合起来,终于获取了出口权。(注:为保护国内产业,当时巴西政府规定,每出口一万吨黄豆,须供应国内油厂二万吨)正因为策略正确,背后有油厂支持,这一年,林训明包揽了全巴西的黄豆出口。

林训明曾就读的瓦市小学

巴西的黄豆种植,以前是一年一熟,头年10月下种,羿年5月收获,可这个时间又逢雨季,豆农经常遭受损失。针对这种情况,林训明帮助农民改良豆种,而且还从国外引进良种猪,创办猪场,搞起了生态农业。猪的肥料及养殖的收入、加上引入黄豆新品种,不仅黄豆实现了一年两熟,很多农民还从养殖上获益,大大增加了收入。

可对于林训明来说,建种猪场是桩赔本的买卖,但他并不在意,黄豆赚点钱就好了,为了巴西农民,补点钱算啥!

“高乔”油厂最早时仅是初加工,榨出的毛油还得运往省城大工厂再精炼,可常年合作的省城工厂的老板,看到林训明生意越做越大,心生妒忌,撕毁合同拒绝为“高乔”油厂加工。怎么办?你不做,我自己来,日后,他创办了一家小型炼油厂,市场销路大好,还赚了大钱。后来,林训明收购了一些经营不善的炼厂,并于1960年创办了巴西植物油公司。到上世纪70年代,“巴油”日榨油量达5000万吨,林训明一跃成为世界著名的豆油大王;1975年,“巴油”被评为全巴西最大的私营出口企业,并受到盖泽尔总统的颁令嘉奖。

1988年12月,林训明与他是事业合伙人朱孔惠“分家”,平分资产,各自发展。当时,朱孔惠后代子女分得业务较为成熟的商业版图,如油脂、豆奶粉、食品、包装及进出口贸易等集团旗下产业;而林训明一方,则分得当年不太看好的版图,比如石化、农业、畜牧、林业等。

巴西石化

林朱分家,彼时67岁的林训明把它当成是自己二次创业的起点,日后的事实也证明,这也是他事业辉煌的新起点。

接管产业后,他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修剪枝叶”,对自己旗下的产业进行重新布局。他将南大河肥料公司、以及农牧公司持有的2万公顷土地出售,聚拢资金集中发展石化产业。

再后来,他又将石化领域旗下的聚丙烯厂股份出售,并专攻其产业下游,日后,通过全资收购HIMONT集团旗下化纤织物公司股权,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林训明又成为巴西石化巨擎,其中,无纺布的产能已居巴西第一,另外,他还在国外创建石化分厂,跻身于巴西大企业行列。

巴西著名作家为啥为他专程赴温州?

巴西著名作家布埃诺在温州市瓦市小学

2010年6月,为了给时年91岁的林训明写传,巴西著名作家布埃诺特意到他的祖地温州,从林训明幼时曾就读过的温州瓦市小学、瓯海茶山一小、温州二中等地,寻找校友林训明的足迹和故事。

该书日后出版,名为《林训明之旅》,布埃诺是巴西著名作家,也是研究世界各国在巴西移民的历史学家,而且是巴西国会议员。那他为什么要为一个来自温州的华人移民著书立传呢?

布埃诺表示,林训明是一位移民巴西的杰出人物,并且为巴西作出了杰出贡献,所以要采写他。过去,林训明曾有句名言:“我认为企业家对社会有责任!”

从“黄豆大王”到巴西“石化大王”,也许,普通人不了解林训明为移民国巴西作出了多大贡献?

近四个世纪以来,拉美大国巴西在每一个世纪都出现了一个产业的鼎盛期,比如十七世纪的蔗糖业,十八世纪的棉花业、十九世纪的咖啡业,而上世纪的鼎盛产业就是黄豆,而创造这个鼎盛产业的,与“黄豆大王”、著名巴西华人企业家林训明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2010年,林训明的长子林蔚堂在上海与普陀区领导会面

如今,林训明已是巴西华人的“四大家族”之一,在当地商界、政界有较大影响力,而林训明更是被誉为巴西乃至全球华人的楷模,并与很多中国领导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林训明老先生,今年已是98岁老人,他曾多次回国考察访问、考察,积极组织巴西侨界、商界发展对华贸易,每逢中国领导人访问巴西,他都参与接待。

成功后的林训明,为造富社会、保护环境,积极从事公益慈善,他购地造林,还慷慨资助巴西当地的慈善医院、巴西妇女防癌协会、以及一些文化团体。

1985年,离别家乡30多载的林训明与夫人王丽君回温州省亲,当时,他慷慨解囊,在少年曾就读的茶山一小、瓦市小学、温州二中分别设立以自己母亲的名字命名的“芝苑奖学金”。年事已高后,他虽不能每年亲身回乡颁发奖学金,但都会嘱托其长子林蔚堂,要求他继续做好在家乡的奖学金发放事宜。

2015年,林蔚堂参加在温州市瓦市小学举行的“芝苑奖学金”30周年庆典

2015年,在温州市瓦市小学(集团)举行了隆重的“芝苑奖学金”三十周年庆典活动,奖学金设立者林训明之长子林蔚堂回乡参加庆典活动。

年岁已高后,林训明已交棒予家族二代,林氏二代子女在投入家族事业的同时,也积极从事慈善公益活动。比如,次子林蔚然,就于1984年创设IEE学社,并首任主席。IEE成员,都是品学兼优的“企二代”,每年都会会聚一起,共同研讨学习企业治理经验。

短短篇幅,很难去一一详叙巴西华人企业家林训明的传奇故事,林训明也仅是凭借“敢闯敢冒、艰苦奋斗”的精神来巴西创业那个华商群体中的一个突出的个体。这一群体中,很多人勤奋低调,更愿意“闷声发大财”,他们也非常尊重巴西当地的社会习惯和风土人情,努力地融入当地社会文化,在这个热情的“桑巴”国度,积极为巴西创造价值,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